發行人: 蕭 蘋教授︱本期(14)︱發刊日期:2012年10月15日

製作團隊:陳怡如、彭采薇、葉欣華、許世融、黃鈺淇、蔡嬑佳

 
 
本期目錄

【狂賀】所內師生喜訊

【活動快報】「擅變掌握善變未來」 傳管所全新出擊

【人物專訪自戀狂瘋打卡? 王紹蓉獲AEJMC年會首獎

【人物專訪】不安於授業解惑 傳管所新進教師鄭安授

【所上快訊】Mac大軍報到 新電腦教室啟用

【學而實習之】課堂外的天空:公共電視實習分享

【學而實習之】國際編譯難不難?暑假實習分享

【學而實習之】傳播管理跨領域優勢  讓你和別人不一樣

【講座專欄】注意力至上 娛樂媒介改變你和我

【講座專欄】由經濟學看通訊傳播產業 讓眼界更寬更大

【最新消息】本學期傳播管理講座場次表


 
【狂賀】所內師生喜訊
 

賀! 本所王紹蓉老師獲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AEJMC)2012年會傳播科技組 教師組論文首獎
獲獎論文題目: Showing off Where I am? The Interplay of Personality Traits, Self-disclosure, and Motivation on Facebook Check-ins

 

賀! 本所102級碩士班 林瑋庭同學
錄取101年度公務人員 高考三級考試新聞類組

 

賀! 本所碩士班94級校友 黃伸閔學長
錄取101年度公務人員 高考三級考試社會行政類組

 

<傳管所師生同賀>

 
 
【活動快報】「擅變掌握善變未來」 傳管所全新出擊
 

▲2012中山傳播管理研究所招生海報

 
【記者蔡嬑佳/綜合報導】

又到了一年一度國內研究所推甄申請的時間,國立中山傳播管理研究所延續往年的慣例,在北中南各地舉辦多場招生說明會,今年從10月3日起至11月6日止,共舉辦9場招生說明會,及1場線上加映場。傳播管理研究所所長蕭蘋表示,因應課程結構的調整,系所名稱將於103年正式更名為「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成為全台灣第一所行銷傳播研究所,希望能夠吸引到更多優秀的學生報考就讀。


蕭蘋指出台灣現今的產業發展走向,以「行銷傳播」為主要的就業市場;同時,品牌化與全球化也成了現今的發展重點,因應時代潮流,傳管所也將朝跨領域整合。今年招說會為突顯系所特色,強調擁有跨領域的能力便能掌握市場脈動,經碩一同學發想便以「擅長變化」的「擅變」為主題,搭配標語「擅變掌握善變的未來」策劃一系列宣傳活動。

總召劉馨文表示:「傳管所整合商業行銷、傳播管理、社會行銷及數位行銷,讓同學在變化快速的時代潮流之下,能夠擁有多元能力,迎合時代需求,期待學弟妹對於傳管所有更多了解。」。 文宣品的設計概念,更以智慧型手機的視覺意象為出發點,表達求新求變的理念,海報中設計了一隻手抓住手機,呈現出在科技時代抓住時代脈動感;DM封面設計同樣以智慧型手機為主體,代表考生拿到DM的那一刻起,即得到抓住時代趨勢的入場卷。

公關組的組長黃盈慈也特別提到,今年招說會的特別之處,在於安排了線上加映的招說會,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考生,能夠觀看招說會的影片。此外,文宣品印製的數量、招說會場次都比往年多,希望能提升招說會的宣傳成效。活動組也趕上流行的腳步,拍攝傳管所微電影,以小品愛情故事為主軸,敘述女主角考研究所時,選擇報考系所的善變,為戀情帶來變數,最終因為男女主角都選擇傳管所,兼具傳播與管理特色,而化解分手危機。希望透過這部輕鬆有趣的微電影來紓解考生壓力,也期盼增加傳管所更多曝光。


傳管所自今年起課程設計做了重大調整,以美國西北大學的整合行銷傳播學程為典範,課程架構包含了專業化、多樣化、實務化與國際化,課程方面不僅有專業化的傳播理論課程,還有多樣化的行銷課程模組可以選擇,修畢一定學分數的課程,還能領到課程模組證書。

為了讓學生能和業界接軌,在實務化面向更安排學生在碩一升碩二的暑假到企業實習;平常學期間,傳播管理講座課程也安排了業界知名人士演講,像今年就特別聘請了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員施俊吉加入課堂授課,讓學生在學術領域也能掌握業界的變化。傳管所更享有管理學院豐富的國際資源,有ESSCA雙學位學程、OU-MAITM學位學程、ACT Program跨國學程、以及多項國際交換學程,供同學申請。


目前102學年度推甄考試的資訊已經公布,有興趣報考的學弟妹,可以到傳管所的招生部落(http://nsysuicm2012.blogspot.tw/)或臉書搜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查詢招生說明會的詳細內容、學長姐考試準備心得等。而無法親自參加招說會的學弟妹,就要把握網路零距離線上場,10月17日晚上10:00整準時在YouTube上線,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們,一同加入傳管所的行列

 

 

▲中山場招說會圓滿落幕,所長蕭蘋與碩一同學們開心合照,歡迎學弟妹的加入
 

中山傳管所招生說明會場次時間表:
1.高雄立功 10/15(一) 18:00~18:30
2.中正大學 10/17(三) 10:10~10:20管院115 /13:40~13:50管院454
3.台中偉文 10/17(三) 18:00~18:30
4.台北國家 10/20(六) 18:00~18:30
5.高雄碩士 11/06(二) 18:00~18:30

 

 
【最新消息】聆聽課程規劃 洞悉未來發展
同學們一邊享用午餐一邊聽所長講解傳管課程規劃
 
【記者黃鈺淇/綜合報導】

9月27日碩一新生與傳播管理研究所所長蕭蘋及老師們,舉辦溫馨的午餐課程說明聚會,詳細的為學生們介紹,今年所上課程的發展方向與重點。未來將以行銷傳播方向發展,並結合學術與實務的應用,也向教育部提出申請更改名稱為「行銷傳播管理所」。調整後的選課標準以及增加的課程模組內容,將更符合行銷傳播目標,也希望學生們在念完研究所後,擁有更多的專業知識。


首先所長蕭蘋先介紹今年的規劃,課程著重於跨領域的學科整合,將行銷管理與傳播管理整合,兼顧公私部門的行銷訓練,掌握最新行銷傳播科技的發展,結合理論的基礎與實務的運用。希望能夠培育出具有專業知識的優秀人才、擁有多樣化的能力、能夠快速因應職場的企業需求、以及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傳播能力。


103學年度碩士班入學生畢業學分數仍為37學分,其中所內應修學分(含共同必 選、核心先修)提高至「30」學分。共同必選為傳播管理講座,核心先修課程分為理論類別5選4 (大眾傳播理論、資訊科技政策與法律、行銷傳播策略、電腦中介傳播、消費者心理與行為學);方法類別2選1(傳播管理研究方法、質性研究方法);以及實務類別3選1(網路多媒體創意設計、策略寫作、廣告創意)。


此外,在專業選修課程中,分為數位行銷與社會文化行銷領域,不僅涵蓋內容更深更廣,也讓同學們有更多修課選擇。像是數位行銷包含近年來備受矚目的社群行銷、傳播科技與城市行銷,以及網路口碑傳播等。社會文化行銷領域則有廣告與文化、品牌行銷與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等,內容相當豐富。蕭蘋也特別提醒同學,研究方法須與未來的研究論文方法相符合,如量化或質化研究。而理論類別則有較多選擇,同學們可以自行規劃兩年內該如何分配選修。


至於實務類別,「花了一些功夫去業界找有名的人。」蕭蘋特別強調。像是這學期開設的網路多媒體創意設計課程,教室全部使用27吋的iMac和業界最新使用的Final Cut Pro軟體,花費了不少預算去加強教室設備。師資上更邀請到曾獲金鐘獎,目前任職於公視的于立平,以及曾擔任過導播的所上助理陳怡璇,相當精采。策略寫作課程則邀請到《中國時報》的前國際新聞編譯中心主任
閻紀宇,以及所上助理教授鄭安授,對於學生未來在行銷、新聞或各種大眾傳播的工作上都很有幫助。至於廣告創意課程,師資除了有專門研究廣告領域的鄭安授,更希望邀請到廣告公司的專家,來為同學講課。


最後同學們最關心的「寫論文找指導教授」問題,老師們也一一回答大家。所長蕭蘋希望指導的學生要有主見,研究的領域是廣告與文化、媒介內容研究、族群研究,特別偏好質性的研究方法。王紹蓉老師要求指導學生,必須修完她開的三門課,並且指導內容符合她的研究領域,以新媒介傳播科技為主。周軒逸老師研究的領域為廣告、行銷方面,要求學生必須修過他的課,且偏好量化研究方法。鄭安授的要求跟平常上課相同,研究領域為社會行銷、政策,專精於量化研究。李雅靖老師則擅長科技、政策、電子商務、新媒體科技的傳佈過程等研究。


聚會結尾,所長蕭蘋也鼓勵同學們,雖然所上老師要求比較嚴格,特別重視課前預習,和課堂參與,但是同學們不要有誤上賊船的感覺,因為老師們的要求對學生來說是一件好事。蕭蘋更以開玩笑的語氣說:「現在才想跳船,要小心溺水。」聚會便在老師們和同學們的笑聲中愉快結束。

 
 
 
 
 
【記者許世融/採訪報導】

在臉書(Facebook)瘋打卡、貼照片,就算只是吃碗滷肉飯,也要打卡上傳照片,若你有這樣的重度行為,小心!你有可能是愛炫耀的自戀狂。傳管所助理教授王紹蓉研究臉書打卡行為,發現越有自戀傾向的人,越喜歡打卡,研究結果榮獲美國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學會(AEJMC)2012年會傳播科技組教師組論文首獎。

王紹蓉以社群媒體研究《Showing off Where I am? The Interplay of Personality Traits, Self-disclosure and Motivation on Facebook Check-in》探討臉書使用者打卡行為。她發現,台灣人使用臉書喜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打卡的地點多半是餐廳或遊樂場所,打卡時也喜歡配上精美的照片,有時候甚至不是很高檔的食物,大家還是會拍照打卡,這樣的行為讓王紹蓉發現其中的矛盾之處,因此決定研究打卡使用者的人格特質。

「我們常喜歡講炫耀打卡,但炫耀很抽象。」王紹蓉表示,為將打卡的「炫耀」特質以實證方式展現,她決定以自我彰顯(self-exhibition)的概念來探討臉書打卡的展演行為,研究結果發現,自戀程度越高的使用者,越喜歡透過打卡來展演自己。

王紹蓉指出,過去研究多聚焦在臉書使用者行為,但她的臉書打卡研究結合了智慧型手機與臉書研究,隨著智慧型手機興起,這股風潮深深影響了媒體使用行為,因此,社群研究未來不應只研究社群媒體使用者,更結合智慧型手機,朝行動社群邁進。

今年正逢AEJMC一百周年,對於榮獲首獎,王紹蓉謙虛表示,她比較幸運,碰到的評論教授可能比較喜歡該領域,不過能得到傳播界知名學者肯定讓她非常開心,見識到大師的風範,對她而言也意義非凡。

 

 
▲王紹蓉老師致力於新媒體研究,為所上帶來學界最新知識。
 
 
【人物專訪】不安於授業解惑 傳管所新進教師鄭安授
 
 
▲鄭安授老師為馬里蘭大學資訊博士,研究資歷深厚。
【記者彭采薇/採訪報導】

如果你也是早起的鳥兒,每天早晨大約8、9點鐘到研究室讀書的話,你也許可以遇見一位穿著淡色POLO衫的高大身影,也正緩緩推開3052研究室的門,準備開始一天的研究工作。這位如此熱愛研究、志在教學的人就是傳管所今年新進教師─鄭安授。

鄭安授先後畢業於政治大學廣告系、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美國馬里蘭大學資訊研究所,還曾任職於台北市政府新聞處、行政院研考會等公務單位。其跨科際的背景,也是他選擇到所上任教的首要原因,認為不僅能配合傳播背景以及資訊科技的研究興趣,也能與管院的其他老師進行交流。除了這個原因,鄭安授也表示:「很喜歡中山大學清幽的環境,是個很適合作研究的地方,我覺得跟我的tone很合。」

問到第一次教學的感想,鄭安授表示:「比我想像中的好太多了」,聽朋友說台灣學生可能會很難教,學習態度被動、上課不發言等等的負面評論,原本還以為教學過程可能不太愉快,但實際接觸過中山傳管所的學生後,他認為中山傳管所的學生很純樸、踏實,學習態度也很積極主動,使他越來越樂於教學。

如果你有修習「行銷傳播策略」或是「應用傳播統計學」,對鄭安授老師的教學風格肯定不陌生,老師的言辭雖不多,但都能循序漸進地把觀念解釋清楚。
修習過這兩門課的我,對鄭安授老師準備教材的用心也是感受深刻。事實上,鄭安授對於「老師」這個職業,也是抱有期許,除了知識的傳遞外,希望能對學生的生命有所啟發,這也是他對自己的期許之一。

轉換好幾個跑道,在業界擔任過製片助理、廣告公司、公家機關任職過,到現在的教職,鄭安授表示:他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擔任教職。在人生的道路上,一邊摸索自己的個性與喜好,並選擇聽從心底的聲音,做好每一件交付到手中的事情。對於在探索職涯的中山傳管所學生,鄭安授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擁有正確的價值觀與責任感,擁有這些基礎能力,做什麼工作都無往不利。

後記:
看似安靜內斂的鄭安授老師其實對搖滾樂很有研究,他也送給同學們一句他很喜歡的話:Life is what happens while you are planning something else.─約翰藍儂

 

 

【所上快訊】Mac大軍報到 新電腦教室啟用
 
1021教室新購6台Mac電腦供學生使用。
【記者許世融/採訪報導】

受到頂尖大學5年5百億「重點資源計畫」的挹注,傳管所斥資80多萬,更新位於管院1021教室的電腦設備,汰換過去老舊閒置的電腦設備,購入7台最新的蘋果Mac Pro電腦,配備最新的影像剪輯軟體,將用來培養學生的影像處理能力。

新教室總共有7台Mac Pro電腦,配備27吋大螢幕與四核心處理器。每台電腦灌有影像處理軟體Final Cut Pro X,除了理論知識外,更充實實務技能,培養同學「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幫助未來與業界接軌。

傳管所長蕭蘋表示,雖然媒介科技的進步讓拍攝影片的門檻降低,但一些較專業的後製技巧仍須加強訓練,透過設備的更新與課程開設,所方希望同時增進學生的影音與文字表達能力,此外,目前更新後的設備已是業界等級,更讓學生能與業界接軌。

因為新電腦教室的更新,停開多年的「網路多媒體創意設計」課程,本學期也重新開課,蕭蘋表示,過去受限師資與設備問題,學生們都得去義守大學上課,直到不久前聘用業界教師的許可通過,傳管所才能向外聘請業界教師、公視「我們的島」製作人于立平擔任開課教師,于立平將與同樣擁有業界經驗的傳管所專任助理陳怡璇共同授課。

傳管碩二潘萱文表示,這學期有選修「網路多媒體創意設計」,希望新的電腦教室讓修課同學可以除了學習新聞寫作技巧外,也可以實地拍攝新聞並使用該教室設備進行剪輯,讓所上同學能培養出更多元和應用的能力。

蕭蘋表示,未來Mac電腦教室將會設置工讀生管理,不只供所內使用,也希望開放給管理學院的同學,讓大家平常沒課時也可多多利用。

 
【學而實習之】課堂外的天空:公共電視實習分享
 
碩二潘萱文到公視研發部實習,收穫行囊。
【記者葉欣華/採訪報導】
 

暑假期間碩二的學長姐們也沒閒著,部分同學申請到公共電視實習,特別訪問到他們這段時間的收穫與心得。

首先,潘萱文同學提到,自己選擇公視當作實習媒體的動機,是來自於本身的興趣,所以她在三、四月就開始關注所上的公文,密切注意這些報名的資訊,至於要準備的申請資料,包括有成績單、推薦函、履歷和自傳,雖然有成績百分之前二十的門檻設計,她還是呼籲學弟妹,只要有興趣都要去試看看!

萱文表示,這次的實習是在「研發部」,也特別介紹了這個部門,是負責對政府和各個國家的聯絡,要處理各國的事物,所以在申請上,也特別重視英文能力,由於公視這個議題是她長久關心,也和她未來的論文有關係,更想要藉此學習怎麼樣來蒐集和整理資料,所以她在公視實習的日子真的非常充實。

問到在公視學到最多的東西,萱文則回答,是媒體的整體產業發展,包含網路、新科技、法規和政府政策都在其中。另外,在她實習期間,正好遇到公視第五屆董事改選,和奧運HiHD開播等大事,也讓她印象超深刻,萱文說,她也因次被安排參與高畫質收視調查的研究案,從招標到最後的調查公司評選,她都在一旁學習觀察,並實地進行質量化的調查。

甚至,平常的工作就是整理歐洲影視發展的期刊,這一趟實習,讓她收穫滿滿!說到最快樂的事,萱文說,是在生日的時候,研究員們幫她慶生,還有離開實習單位時,也有同事幫她歡送,真的是非常感動。最後,她則以「多問、多看、多觀察」來分享給學弟妹們!因為她強調,兩個月的時間實在很短,只有自己多努力才能學習到更多課堂外的知識!

另外,黃姿惠同學回憶當初申請公視的過程,還特別加入了個人作品,她提供了擔任中山校園記者時所採訪的新聞稿、電子商務時報的新聞稿等,加上碩一上學期跟班上同學一起組隊參加公視舉辦的公民新聞獎比賽,也得到不錯的成績,所以在個人經驗上有特別提到自己曾參加過公民新聞獎的比賽。因為本身大學是讀會計系,因此沒有太多傳播媒體的實務經驗,加上她比較喜歡公民新聞的性質,所以就決定報名公視的暑期實習。 彭采薇同學也表示,因為大學是外文系所以想透過公民記者的實習,來多了解一下記者的工作。

想起印象最深刻的實習經驗,姿惠表示,因為實習並非是在一個單位裡做事情,而是利用一個禮拜的時間請業界人士講授關於採訪、拍攝、配音及剪接等技術上的應用,然後參與的學生要利用三個禮拜的時間完成三支新聞影片的作業,包括找主題、拍攝到影片後製。過程中她最喜歡的就是每支新聞的拍攝都能認識新朋友,聽不同的人講述各自的故事,了解鴿子的飼養過程、古早味米苔目的煮法與生存危機等。 采薇表示,為了製作新聞要厚臉皮地去採訪別人,雖然過程中很常被拒絕,但自己一手包辦新聞影音真的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也感謝遇到許多人的幫助。

姿惠認為實習和課堂學習差別在於,拍攝跟剪接的技術都必須透過實作才能真正學會。最後,姿惠也有感而發,認為媒體環境是越來越糟,尤其是在商業媒體底下工作的記者,所擔負的社會責任越來越薄弱,對於很想貢獻這個社會的我而言,將來若是有機會到公視工作的話,一定會極力爭取,即使公視現在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另一位李婉鈴同學,表示申請公視的動機,來自於很認同公共電視的理念,也想知道公視內部的運作跟商業電視有何不同。談到實習的過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婉鈴則表示,因為有機會進手語新聞部實習,手語新聞的主播是聽障人士,覺得手語新聞跟一般午間新聞差很多,跟他們的互動讓我更了解聽障人士,且讓她覺得公視真的有實行「照顧少數族群」的精神。另外,在副控室時間要拿捏得非常精準,也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且在新聞播出之前要不斷把關檢查,把最正確的資訊提供給閱聽人。這些學習的過程都讓她印象非常深刻。                ▲婉鈴(右)與招牌合影。

至於實習覺得最有趣的事情,婉鈴表示是過音,因為有機會實際進錄音室配新聞稿的旁白,聽見自己的聲音搭上新聞畫面,感覺非常新鮮。另外,問到,實際到業界實習和學校所學有哪些差異?婉鈴則認為,學校教的大部分還是理論居多,但她覺得業界重視的比較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實際在on新聞或是採訪現場時,常會有許多突發狀況,端看新聞人員的應變能力,這些是學校沒有教的,需要仰賴經驗跟多方吸取資訊的能力。

最後,問到以後若有機會會想要到公視工作嗎?她則表示,想!公視是一個很理想的新聞環境,雖然仍有它受到限制的地方,但不用被收視率綁手綁腳,可以真正依循自己的理念,把優質的節目或新聞呈現給觀眾,而不用像商業電視一樣追逐腥羶色的內容來吸引閱聽人。

 
【學而實習之】國際編譯難不難?暑假實習分享
 
【記者陳怡如/採訪報導】

時間回到7月31日上午,下著小雨,近七百位學生穿著黃色雨衣,聚集在中天電視台大門前,高喊:「我是學生,我反旺中」、「反對媒體巨獸」。人群中有位女孩,幾個小時後,就要回到實習單位《中國時報》上班,此刻她是最接近新聞現場的人,卻也是最兩難的人,他是傳播管理所碩二的同學梁容容。

除了梁容容,暑假同樣在《中國時報》的還有碩二洪鈺琇,兩人同樣在國際新聞處編譯組實習。過去大學念圖書資訊學系的洪鈺琇,對傳播產業接觸機會較少,很珍惜這第一次進入傳播產業學習的機會。「本來以為報社會鬧哄哄的,大家都很緊張寫稿,結果公司裡面好安靜,看起來都老神在在的。」洪鈺琇說,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樣的媒體環境,打破了最初的印象。

在編譯組的實習,以翻譯外電新聞為主。「剛開始想說只是翻譯嘛,反正看到的資料也是新聞稿,那照翻就可以了吧」梁容容說,實習後才知道這樣的想法太天真了,因為外電新聞的邏輯是外國人習慣的說話方式,如果要讓台灣人能看懂,就必須將文稿重新理解一次,用換句話說的方式,把新聞稿寫的順、寫的簡潔。所以不僅英文要好,想當外電翻譯,也得有流利的中文。

洪鈺琇認為,國際觀的養成是他這次實習的最大收穫。因為外電新聞內容五花八門,每則新聞都是新的挑戰,要對各國,特別是外交情況有基礎了解。談到自己翻譯的新聞第一次被刊載到《中國時報》,洪鈺琇說,很有成就感,加上是主任親自改稿,有種被肯定的感覺;也發現新聞,除了第三人稱的角度,有時站在主角的角色,用口語化的方式寫稿,新聞能變得更有趣。

而對翻譯工作感興趣的梁容容,透過實習,添了份不怕嘗試的勇氣。「去報社後,才發現業界要的新聞和學校不一樣。」挫折讓她對翻譯的想像更實際,並勉勵學弟妹平常可養成看國際新聞的習慣,多累積作品,申請工作時就能成為有力的幫助。

最後回到七月底的那場雨,梁容容說,去之前對旺中事件沒有太多想法,朋友邀請就抱著參與公共事務的心態去了。但到了現場,看到每個人嚴肅認真的態度、此起彼落的口號聲,一個接一個的上台發言,那一刻看著喊著也會讓人鼻酸,
好像聽到你內心的吶喊。

即便是國際編譯,每一個新聞的背後,都有著新聞工作者對工作的堅持與信念,穿越語言穿越文字,浮現在讀者眼前。

 

【學而實習之】傳播管理跨領域優勢  讓你和別人不一樣

 
【記者陳怡如/採訪報導】

對於暑假實習,今年傳播管理研究所學生也嘗試了跨領域整合,於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和台灣恩智浦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實習,接觸了製藥與半導體產業。不僅開拓眼界,對於未來,兩人也更有把握,運用傳播管理的差異化特色,與其他背景的學生競爭。

「第一次穿上無塵衣,第一次弄懂了好多半導體專業術語,感覺過去學的生產鏈和管理知識,真的從書裡跳出來了。」今年夏天,傳管所碩二的林章展選擇了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科技產業,在全英文的環境中投入實習,親身參與了半導體工程許多從無到有的過程。

恩智浦半導體公司總部位於荷蘭,前身為皇家飛利浦,累積了50多年的半導體專業經驗。不僅在台灣擁有封裝測試工廠,且台灣營運績效比其他國家都更出色,2010年公司淨收入達44億美元。恩智浦為一家來自荷蘭的外商公司,讓林章展確實感受到有別於台灣企業的公司文化,「主管很大膽放手讓我去做,感覺自己不是實習生,而是正式員工,你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發揮。」林章展說,每天上班前,主管會來問,今天的規劃是什麼;下班前,會來問今天看到什麼、有什麼收穫。每一項任務,都是訓練我們,做自己的主人,規畫上班時間要做些什麼。

實習期間,林章展主要負責整合資源管理,協助公司內部進行製程提升,像是舉辦創意研發的團體競賽,激發員工創意力、向力心等。但這種類型的活動,剛開始在公司可不好推廣,跨領域的背景成了最初的絆腳石,林章展說,由於員工多理工背景,專注自己的工作內容,對於行銷或內部活動,較不熱衷,所以剛開始,要想辦法吸引員工有興趣參加,怎麼溝通也是一門學問。

「最重要的是站在員工的角度出發。」林章展說,想像你是公司的員工,那麼會最需要什麼?他觀察發現,科技廠的員工工作辛苦,假期也很少,如果把獎品增加出國假期,並提供獎金五萬元,應該能吸引更多人。果真,這次的節省能源比賽參加人數明顯增加,並提出了很棒的計劃,設計一套減少耗電量的公式,幫助公司省下三百多萬,皆大歡喜。

林章展認為,雖然自己念的是傳播管理,但台灣還是有很多產業,需要跨領域的人才去相互刺激,讓你和別人不同,才有競爭優勢。透過實習,林章展看到書中知識與實務的結合,過去課本裡寫的,都真實在你面前運作,不僅有優點,更有缺點,比學校更生動,先一步了解產業,也能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 

和林章展一樣,想透過實習更了解自己與產業環境的碩二陳怡如,則選擇了全球前五百大企業,總部位於德國,2010年營業額為312億歐元的拜耳集團實習。經過書面履歷、個人面試、團體面試等層層關卡,於470位申請者中脫引而出,僅2%的錄取率,讓陳怡如直呼:「我是個幸運的人,但沒想到實習結束後,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人。」

為期兩個月的實習,在拜耳的訓練和專案執行,場景就像「誰是接班人」。共10位實習生在自己的辦公室,有時競爭、有時合作、有時更要直接面對客戶,或與拜耳高階主管討論專案的進行。「最高紀綠,我們一天開了三次會議,討論了五項專案進度,更現實的是手上還有一到兩項也正在並行的企劃」陳怡如說,時間調配和自我控管是有志成為「專業經理人」的同學,需具備的特質之一。

「以前參加行銷比賽或修課,我們學的是怎麼幫品牌行銷,但在這裡,我們創造了一個品牌,賦予他生命,決定品牌樣貌,很真實的誕生!」陳怡如興奮地說著,一步一步從目標客群、品牌價值、個性、定位,到品牌故事與承諾,很紮實的打造出結合台灣幸福教育協會、勵馨基金會、婦產科醫學會、社區藥局發展協會的聯合品牌。並在後期,實際操作品牌推廣,拍攝微電影、規畫網路廣告排程、雜誌專欄主題訂定等,歷經了完整的行銷過程。

但就像剛學走路的孩子,一開始總得經過碰撞與跌倒,陳怡如說,記得第一次的品牌書進度報告,目標客群設定為高中生,我們很簡單的以為「福利社」是最貼心學生的用語,發想了很多有趣的點子,直到主管點醒「行銷人最容易犯的錯,是自以為很了解消費者。」一語道破盲點;決定親身接觸消費者,實地街頭訪問,才發現福利社並不是現在的高中生感興趣的話題,大幅調整了企劃內容。

面對我們快速「砍掉重練」的反應,主管大感驚訝,一再確認這是組內共識的結果,並讚許我們面對挑戰、立即迎擊的態度。老實說,當下的我們充滿了疑惑?本來以為會被責備會被質疑,結果卻得到了讚許。「別怕犯錯或失敗,他不是壞事,因為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告訴你們正確的方法是什麼。」主管笑咪咪的解釋著。

陳怡如說,在拜耳你體會到的是整個公司很用心的為實習生設想,有專業的培訓課程,如溝通技巧、簡報演說、專案管理、職場形象等,更沿襲德商的傳統Mentor & Mentee,讓每位實習生配有一位高階主管擔任指導者,帶領實習生更有方向抓住未來。並透過心理測驗和職涯探索書,幫助實習生逐漸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與適合的工作。回顧兩個月的時間,陳怡如說:「真的很精采很充實,改變,從拜耳開始!真心推薦學弟妹參加」。

 
 

**實習生的感謝狀**


感謝拜耳集團,特別是台灣拜耳的John, Bobo, Betty, Connie, Jason, Mayco, Inge

感謝恩智浦半導體主管Sam、中山資管所教授郭峰淵

感謝中國時報前國際新聞編譯中心主任閻紀宇、副主任王大哥

感謝公共電視副理、編輯組主管沙沙姊、屠姐、胡姐、淑雲姐、淑秋姐、守銘哥、佳鑫哥、王建雄、王晴玲、齊龍經理、慶立大哥、素明大哥、妙妙、LeonRuby,和實習夥伴Alice妹妹等人

 

提供中山傳管所學生一個收穫豐沛的暑假實習與照顧,萬分感謝您!

 
【講座專欄】注意力至上 娛樂媒介改變你和我
 
陳延昇為同學解開注意力經濟的奧秘。

【記者蔡嬑佳/綜合報導】

自科技與娛樂媒介結合之後,便越趨人性化,以往覺得難以使用的科技產品,今天成了許多人生活中不可離手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究竟娛樂媒介對人類的使用習慣帶來了何種變化?9月28日的傳播管理講座邀請到了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延昇,以「娛樂媒介與閱聽人」為題進行演講,為同學頗析何謂注意力經濟,更進一步談到互動科技與體感技術,內容結合了學理與應用,同學收益良多。

「Who drives the economy? Not the abundance of information, but the competitionfor attention that the abundance creates」,陳延昇引用美國物理學家Maurice Goldhaber所說的話說明,在資訊產品所產生的財富大於實體商品的時代中,是否能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力相對重要。對此,陳延昇特別提到了「注意力經濟時代」的特性,產品夠新奇才能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聚集與否,決定財富是否能被創造,但注意力有保存期限,所以第二波推廣活動得馬上接續,才能延長受關注的時間。其中,又以口碑行銷最有影響力,特別是經過消費者親自體驗後的推薦最有說服力;此外名人的聚光燈效應,特別能在注意力經濟時代發揮作用,因此許多廣告紛紛找明星或是有知名度的人當代言人。

陳延昇強調,注意力經濟時代的閱聽人是孤寂的,越是頻繁使用社群媒體的人越孤寂,這是因為手機、電腦等娛樂產品的設計都是以個人為導向,以往家庭的娛樂中心是電視,可以全家人一起看一台電視,而現在大家較常使用的是電腦,很少有全家人一起打一台電腦的情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漸形疏遠。

而在產品方面,注意力經濟時代的產品常是一夕爆紅的,以iPhone為例,爆紅後將智慧型手機變成了一種潮流,更瓜分了其他手機品牌的資源,獨占使用者的注意力,也推疊出晚進產品的進入障礙,新產品必須吸引到消費者足夠的目光,才有可能廣為人知,注意力經濟時代自此進入了「娛樂經濟時代」。

邁入娛樂經濟時代的關鍵,就是時間。陳延昇以遊戲《Angry Birds》為例說明,其關卡明確、過關時間短,符合使用者注意力只能短暫集中的需求,因而娛樂媒介的設計,必須以使用者注意力為中心考量。除了使用者注意力為考量,娛樂媒介也透過互動性來吸引使用者。讓使用者擁有控制權,在遊戲預設的場景、關卡下,選擇遊戲的進行方式,也藉由互動讓使用者獲得真實感。但陳延昇提醒,此種類型的體感遊戲,並不是越體感就越好玩,有時因為設計的不精確,反而會減損娛樂效果。

從注意力經濟出發,談到娛樂媒介、互動、體感,陳延昇在結語時特別呼籲,娛樂產業的產值極大,尤其在結合了資訊產業後,娛樂產業將如何發展?或許不只是互動、不僅有體感,而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那會是怎樣的時代呢?掌握娛樂媒介與閱聽人間的互動關係,是否也就掌握了經濟的脈動?值得同學深思一番。

▲陳延昇(中左)與周軒逸(中右)協全體上課同學合影留念。
 
 
【講座專欄】由經濟學看通訊傳播產業 讓眼界更寬更大
 
▲施俊吉為台下同學們解說經濟學概念。
【記者黃鈺淇/採訪報導】

10月5日的傳播管理講座,邀請曾擔任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的施俊吉,談「通訊傳播產業之競爭分析」,施俊吉在經濟學領域中有很專精的研究,在演講過程中,用了許多淺顯易懂的小例子,再延伸至整個媒體產業,希望同學對傳播產業有更深入的了解。
施俊吉提到,所謂的產業分為結構、行為、績效三者相互影響,以手機為例,全球手機廠商有限,僅有蘋果、三星、HTC三分天下,且每家廠商皆有獨特性,獨占、寡占與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也導致其競爭策略與經營績效的不同。

施俊吉舉出系統業者的實例為大家解釋。目前系統業者已達到獨占的市場結構,雖然不只一家系統業者,但是其他家不具有競爭力。施俊吉也向同學釐清獨占的市場結構並不一定是不好的,有些時候能夠為市場達到一個平衡的機制。再者,獨占行為的缺點包括濫用市場力量、阻止市場的開放與自由等。

另外像是台灣的報業市場,只有少數幾家。施俊吉指出,可能會有價格競爭的情形出現,以爭取市場。或者以品質的差異取代價格競爭,例如《蘋果日報》追求的是符合消費者喜好的內容、《經濟日報》的消費群為關注每日經濟動態的觀眾,所以每家報社都有自己的消費市場。

其實,在經濟學中常用到的分析工具「賽局理論」,也常運用在傳播產業。施俊吉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假如這學期的課按照一個計分方法,全班發一張紙填寫自己這學期的分數,如果大家分數填寫都相同,那麼就按照這個分數給分,只要有一個人的分數跟其他人寫的不同就要考試,那麼全班一定都寫一百分,因此賽局理論最主要的,就是探討對手的反應。賽局理論必須根據議題有一定的談判規則,而每一個行動都會受到其他競爭者的影響,超過兩造就有結盟的可能。因此施俊吉提醒同學整個傳播產業是有很多面向必須去注意的。

最後施俊吉介紹了網路經濟中的網路效果,當網路的使用人口越多,所感覺到的效應越高,就稱為「網路的外部性」。假如全世界只有一隻手機,那就不會有人想去使用,因為沒有人可以與他對談,但如果全世界有五百萬隻手機,而且身邊的人也都在使用,那麼就會有手機的需求,網路外部性也越高。 因此,在網路效果中也經常會用到規模經濟的觀念,即大規模生產,產量越多,產品的平均成本越低,就達到了規模經濟。如彩色電視的推出,就是先解決起跑問題,衝破關鍵多數的門檻,達到成功。

對於施俊吉帶來的精采課程,碩一的王璽瑋同學表示,老師運用很多例子來解釋一些觀念,讓我們更容易理解。一般我們看待一些事件時會利用不同的觀點去看,而從產業經濟學的角度,可看到之前沒看到的面向,得到了不一樣的看法,帶給他很多的收穫。

 
 
【最新消息】本學期傳播管理講座場次表
 

傳播管理講座是傳管所每學期必開的課程,邀請學界及業界專業人士蒞臨演講,為本所學生接受學術新知,以及業界脈動的重要管道,誠摯歡迎畢業校友共襄盛舉,並期盼多樣的視角能激發不一樣的火花!
以下為本學期演講場次表,皆於管4112教室舉行,上課時間為:18:20-21:00,最新異動請洽:傳管所辦公室(Tel: 07-5252000#4951~4953)


101學年度第1學期「傳播管理講座」演講場次

演講者

服務單位、職稱

演講主題

演講日期

劉信賢

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學系副教授

消費者行為之決策研究分享

10/19(五)

林穎青

國立東華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10/26(五)

施俊吉

中央研究員人文社會所研究員

個案分析:旺中案、大富案

11/2(五)

閻紀宇

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

國際新聞編譯

11/16(五)

施俊吉

中央研究員人文社會所研究員

有線電視之管制架構、法規與變革

11/23(五)

龐文真

群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數位出版

11/30(五)

姚晤毅

展昭國際展覽公司總經理

 

12/14(五)

施俊吉

中央研究員人文社會所研究員

通訊傳播產業之競爭分析

12/21(五)

 

 

溫故知新前期電子報

 

有話要說!你有話想對傳管的夥伴們述說嗎?
我要報料!你想分享校友們最新的動態資訊?
佛心來著!你的公司有職缺能提供給學弟妹?

請將任何的批評、建議或是鼓勵
來信至nsysu.icm.epaper@gmail.com

傳管家族歡迎你的佳音!

★分享傳管所電子報第十期到Facebook★
★分享傳管所電子報第十期到Plurk★
★分享傳管所電子報第十期推至Twitter★

★喜歡傳管所本月電子報請於下方按讚!謝謝您繼續支持傳管所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