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 蕭 蘋教授︱本期(12)︱發刊日期:2012年05月15日

製作團隊:陳怡如、彭采薇、葉欣華、許世融

 
【演講快訊】 傳播管理研究所與政治所合辦專題演講
 
題目:Social Media, Online Satire, and Public Opinion Formation in the 2012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 in Hong Kong (全英文演講)

講者:Prof. LEE, Francis L.F.李立峰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時間:5/23() 14:00-16:00

地點:政治所演講廳(社3010-2


歡迎各界先進、師長、同學蒞臨盛會!

 
 
【講座專欄】App達人陸仕杰  談當今移動平台的無限商機
 

講者陸仕杰和同學分享製作App的經驗

 
【記者葉欣華/綜合報導】

在4月20號這天,愛瘋手機總監陸仕杰,來到中山傳管所,以「AIM瞄準哪一個OS移動平台」為題,和同學們分享當今最熱門的三大移動平台,和其中的無限商機,也進一步傳授製作網頁和App的秘訣。

演講一開始,總監則分享個人製作的手機App「史記爆料」,他說起初是因為出自於興趣而投入製作,在分享了數個自己的得意之作後,他也教同學們如何在兩天之內寫出一個App,提供許多網路上App的教學平台,特別是繁體中文的,因為他發現目前英文和簡體的教學網站為多數有點可惜,並鼓勵同學們勇於嘗試,不論是去玩玩看還是學著做,他強調,現在OS移動平台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若是在此有一技之長,必定可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回到正題,總監則分析指出,目前「AIM」 為移動平台三大龍頭,分別為Android、ios以及Mango,已發展出一定規模所以其他廠商也很難和他們競爭,他也強調,現在是「i」次元的機會,並舉例四大報和市面上知名的雜誌和書籍,皆已投入App的製作,並表示這是一個不得不的趨勢和商機;總監更同步播放讓同學瀏覽這些知名廠商的App,經過學生們的票選,由四大報中的聯合報奪冠,被認為是易讀性最高的軟體,符合移動情境的設計。

總監表示,智慧型手機的App應用程式已經形成一個完全創新的商業模式,所以如何瞄準哪一個移動平台,就要從對產業的了解開始。他說,2012年全世界已經有17億隻智慧型手機,而每天新的App也上百上千個,其中又分為遊戲、書籍和娛樂類型,要在絕對競爭的環境下生存,實在是不容易,

演講最後,總監歸納定價App的四個要件,分別為價格、利潤、價值和市值率。他舉例,不分類的免費軟體常常在一天之內大搬風,要想穩坐龍頭,難如登天!所以定價策略就更顯重要,他也指出,平均所有的App要價為2.39元,定價時要同時考慮免費和付費的競爭者;總監也利用最後的半小時,親自教導同學們製作網頁,讓同學們不只會玩而且會實做。

講者陸仕杰與與王紹蓉老師協全班同學合影留念

 

【講座專欄】行動行銷企業最愛 抓住正確客戶
講者黃俊傑以豐富的實務經驗,告訴同學如何找到正確的目標客戶
 
【記者陳怡如/綜合報導】

傳播管理講座5月4日邀請到對行動行銷非常專精的黃俊傑,目前為有的放矢(VPON)行動行銷有限公司總經理,選在四年前創業的他,曾一度面臨網路泡沫化的衝擊,如今公司在台灣擁有高達35%的行動行銷市占率,背後的故事如何、對未來行動行銷趨勢的觀點,都讓同學們拭目以待。

目前行動媒體,如智慧型手機正以每年100%的速度成長,台灣智慧型手機擁有者約三百萬人,門號數高達兩千一百多萬,普及率早超過100%的現況。黃俊傑相當看好行動行銷的未來,以世界上最大的行動廣告平台憤怒鳥來說,很難想像,小小的台灣竟是全世界第六大下載憤怒鳥的市場。

對廠商來說,錯估效益是行銷企畫中最可怕的問題,每位客人的溝通成本都得仔細估算,即便行動通訊正流行,黃俊傑還是提醒大家,勿一窩蜂的搭上APP風潮,為什麼要作行動媒體,一定要有原因,了解此道理,才有成功的可能。

此外,還得注意不同市場所擁有的不同特性。像是台灣,在不同城市就擁有不同的媒體形態。就智慧型手機來說,黃俊傑發現多數擁有者仍集中於北部,因此他多建議客戶,要把廣告預算用到對的地方,不要為了技術而技術,不要為了行動而行動,而是要去發掘目標客戶最基本的需求,依照行銷目選出適合的工具。

那究竟有什麼元素的APP,才容易成功呢?黃俊傑指出,純行銷用途的APP較難吸引消費者使用,開發者必須結合Social、Mobile、Location三大特色。另外像是APP的工具實用性、遊戲娛樂性,也較容易抓住消費者目光。

「但要小心,千萬不要為了遊戲而遊戲。」黃俊傑強調,遊戲內容對消費者,一定要有黏著度,否則都不易長久。對廠商來說,想建立自我品牌的APP,也得注意是否能和本業連結,以及消費者為什麼要使用你的APP。像是中華汽車APP,就以油價浮動為主題,先吸引注意油價的使用者,再行廣告行銷,讓廠商能確定會使用此APP的民眾,一定是汽車客戶,有其溝通價值。

數位行銷的魅力,正在於可幫企業主找到正確的顧客。透過行動通訊的紀錄,了解消費者習慣,去決定要給使用者看什麼廣告。「今天的創意,是明天的老梗」黃俊傑說,行動行銷千變萬化,行動媒體的操作重點,應先找到拔,再射箭。確認購買行動媒體的目的後,決定行動媒體採購標的,並隨時追蹤廣告效益,才能創造APP開發者與投資廠商,雙贏且長久經營的願景。

黃俊傑與王紹蓉老師(中間兩位)以及傳管所同學開心合影
 
 
【講座專題誰是實務知識的專家? 以傳播為例
 
政大傳播學院院長鐘蔚文認為,人創造出聰明的環境,讓人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很多事情
 
【記者彭采薇/綜合報導】

長年觀察到社會中理論和實務脫節的現象,身為大學教授的鍾蔚文憂心地表示:「整個社會崇尚的只是建立大學、成立學系、開設課程、進行研究,投注了大量的經費,另外一方面我們的研究報告束諸高閣,我們的學生在學校閱讀這些論文,但是畢業的時候也許從來不會去參考這些論文。」在不斷思考自身角色定位,和所擁有的知識對這社會到底有什麼影響,多年來經歷著「認同」的焦慮,然而,這麼多年以來的探索,他發現學校教育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如果學校所傳授的知識是不能解決問題、沒有回到日常生活裡面,不是實務知識的話,它是沒有價值的,只是一群躲在象牙塔裡面的人自己玩的玩具而已。」鍾蔚文表示。這也觸發了他,多年來艱辛地尋找到底什麼是「實務知識」,而過程可歸結成演講的五部分:第一、從蘇格拉底談起;第二、從蘇格拉底主義到馬基維利主義;第三、從馬基維利主義到玩物學;第四、到底什麼是實務專家;第五、為什麼學校教育沒有用。

從蘇格拉底談起:個人主義的知識觀點

蘇格拉底訪問雅典街頭各行各業的專家,想了解各領域的實務知識,但人們都無法說出具體的東西。在蘇格拉底心中,「知識」是具體歸納出來的原則,是由概念、理論所組合而成,並儲存在人類腦袋裡面的,這影響了幾千年以來西方的學院發展。學校教育所追求的最終目的就是發現這些理論。

這種知識觀主張,專家的知識結構像一座冰山,露在水面上可見的是「明識」,而水面下的(尚未揭露出來的)則是「默識」,研究專家的知識結構就是找出知識的全貌。專家擁有豐富的事實性知識(Facts)、基模紮實而結構分明,且具備理論能力,即洞悉表象後面的深層結構(默識)的能力。即使是主張實務,偋棄理論的人,背後也不可能沒有理論、深層結構。

從蘇格拉底到馬基維利主義:知識與個人的典範轉移─集體知識

馬基維利是知識、文明成長的動力,因為知識非常重要的成分就是人們利用別人,而專家就是懂得利用別人的人。過去研究者對大猩猩進行田野觀察,發現大猩猩之所以被說是次於人類最聰明的動物,是因為牠們是馬基維利的信徒,牠們具有組織、社會,而組織和社會的基本要件就是懂得分工合作、互相利用。

知識不是個人主義的,知識是分散到每個人當中的,引起馬基維利主義的研究。例如做研究,我們需要利用到人脈、組織知識的架構(例如:論文綱要,切割世界、組織材料的實務知識),外在環境提供了我們許多知識架構。其實人類本身的知識非常少,現代豐饒的物質文明提供了豐富的知識,我們利用它們得以完成工作;人類的文明進步是源自我們藏智於環境和工具中,因此我們能夠不費心力解決問題。

從馬基維利主義到玩物學

傳統知識觀無法捕捉到實務知識的全貌,而真正的實務專家不見得會意識到自己用了什麼能力和什麼知識,並且他絕不僅利用自身知識,還利用了很多環境裡面的知識。日常生活裡面處理工作,除了許多人的幫助,我們也藉助了很多「物」,尤其是資訊處理相關的工作,物已經取代了我們大部分的認知功能,而專家就是懂得利用這些物的箇中好手。

物分為三個層次:媒介、媒材(聲音、影像、文字)、組織等。物在認知上扮演的角色是(1)儲存智能,例如Wikipedia;(2)物促成人類發現知識的行動 (epistemic action),例如九九乘法表,讓我們算數更容易;(3)工具提供了生物智能(naked mind)無法具備的智能,例如,電腦;(4)工具加強和改變個人心智,例如網路超文本所造成的零碎化思考。

到底什麼是實務專家:knowledge-lean vs. knowledge-rich

物越來越發達,人的能力也需要重新定義。尚未擁有實務經驗的生手是knowledge-lean的,僅用理論知識思考問題,而實務專家是knowledge-rich的,利用背後大量資料庫,看出問題的複雜性,他們具備以下特點:(1)具有高明的心智能力,有發現問題、穿透表象的能力;(2)推手高人,懂得利用人,把工作分出去;(3) 玩物的高手,懂得利用物;(4) 即興創作的能力,具有校準、知所取捨、掌握最佳時機等;(5) 與時演化的能力。

為什麼學校教育沒有用?

實務知識從來不能被教,學校提供如「履歷表」般knowledge-lean的知識無法捕捉豐富的人生和經驗。學校的知識是提供你一張地圖做為參考,但當有一天你要開車到達一個地方,你需要用到很多地圖以外的知識,如天氣、路況、路標等,這些都是要靠即興創作、靈機應變的能力,況且,從來沒有一張地圖是可以走遍天下的。

在這個人的能力需要重新定義的時代,新聞業、管理、所有工作都遇到了困境。那人們如何逆勢求勝?了解學校的教學的意義,培養自己擅於玩物、隨境變化的能力,並從實務工作中真正地去體驗和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個knowledge-rich的專家。

辛波絲卡的詩<寫履歷表>,履歷表般條列的格式無法呈現完整的人生,就如同蘇格拉底式的知識觀,無法捕捉實務知識的內蘊
中山傳管所李雅靖副教授(左中)、政大傳院院長鐘蔚文(中)與同學開心合影
 
 
 
【傳管人物】傳管所臥虎藏龍 碩二昱哲身兼電台DJ
 

擁有許多粉絲的港都夜貓子DJ阿哲
 
【記者葉欣華/採訪報導】

常聽電台的朋友們一定對港都電台很熟悉吧!目前就讀傳管所碩二的昱哲同學,身兼假日塊狀節目的電台DJ,而「港都夜貓子」就是他的代表作,由於非常熱愛音樂,他調強,這份工作對他而言是一件極享受的事,對於能在空中跟大家分享音樂,感到非常快樂!

昱哲同學分享當初進入電台工作的過程,由於大學念的是廣電系,不僅有相關的背景,成為DJ也一直是他是嚮往的事,再加上大四畢業前也曾對Hit FM等知名廣播電台投過履歷,最後因為接到大學助教提供的工作資訊,才在碩一順利進入夢想的電台工作。回憶起面試的過程,他表示一共有三關,第一關是紙筆測驗,考的是音樂相關的知識,第二階段是試音,考的是口條和對資訊的整理分析,最後再和主管面試,歷經了層層關卡,才從十人脫穎而出。

談到DJ的工作內容,昱哲表示,不外乎是分享音樂,還有在歌曲之間介紹相關的音樂資訊和娛樂訊息,為此,他每次工作前都會先看看近日的娛樂大事,也可以分享近期的藝文資訊,甚至可以說說自己最近的心情,自由度很高。因為每次DJ的工作都是現場直播,回想起出槌的經驗,免不了有吃螺絲等小狀況,但隨著經驗累積,也就越來愈得心應手,能夠處理各種突發狀況。

至於印象最深刻的工作經驗,昱哲則說,曾經實況轉播過電視金鐘獎、廣播金鐘獎和電影金馬獎,這些都是娛樂界的大事,當時,必須一邊看著播音室裡的小電視,一邊在廣播節目中插入相關得獎訊息,還有典禮中好笑的橋段,讓他覺得非常好玩有趣;另外,曾經在主持節目時接到國內知名影星鳳飛飛驟逝,他當下哽咽,決定播放鳳飛飛的代表歌曲來悼念。

對於想要進入廣播業的同學,昱哲則參考自身的經驗提出了幾點建議,他認為首先要先喜歡廣播和音樂,這是最基本的條件!其次,要培養清晰的口條,和整理資訊的能力,還要廣泛的聽不同種類的音樂,充實音樂的背景知識,最後,要擁有熱情,這樣,才能享受工作!

 

【傳管人物】傳管所碩一思穎 分享論文投稿心得

上期公佈的好消息:本所碩士班李思穎同學與管院交換生蘇默蓉同學合作撰寫之論文「中性化女性的廣告形象分析:以張芸京和李宇春為例」,通過2012年中華傳播學會「跨域與轉型:變動時代中的傳播媒介與互動」年會投稿發表審查,本期特別請到李思穎同學分享論文投稿心得。

【文/李思穎】

我們的投稿文章「中性化女性的廣告形象分析:以張芸京和李宇春為例」是在蕭蘋老師的「廣告與文化」課堂上完成了大部份的分析,利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結合我們感興趣的廣告議題。在課堂上的初步發表,蕭蘋老師和同學們都很認真的給予建議與讚美,為我們提供新的想法與可能修改方式,非常感謝。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只對我們想要做的題目有模糊的影子,即便到了挑選廣告樣本的時候,都還不是有很明確的想法。在廣告分析開始之前,我們一直身陷在一般論文的程序之中,我們開始以「中性化」這個不學術的字眼搜尋文獻,結果當然是一片寧靜。

但一切都在開始分析廣告的時候,漸漸晴朗起來。默蓉和我對於廣告的影像都具有自己的想法,在一來一往的對話討論中,我們都可以發現彼此沒發現的地方,對於彼此的新發現我們都感到驚喜非常,在整個報告的進行中增添了許多樂趣。但也不是所有的討論都這麼的歡樂驚喜,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們曾經為了某些概念、撰寫的形式…等,討論到了近乎激辯的狀態,從各持己見到達成共識,意外地這些激辯的產物最後卻成為我們的研究的結論。

然後就在結束課堂報告之後,我們才發現我們可以回頭找哪些相關的文獻,補足我們理論上的不足,想當然這次的進度與結果,比當初尋找文獻的結果還要令人感到欣喜;並且多次反覆閱讀蕭老師在課堂上提供我們閱讀的文獻,都是我們思考研究方向與撰寫架構的良方,堆砌出我們最後成果的一磚一瓦,甚至讓我們根據這個研究結果,有了新的研究問題,為未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可能。

 
 
【講座預告】傳播管理講座 五月份場次
 

演講者

服務單位/職稱

演講主題

演講日期

陶振超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學系

待訂

5/18(五)

楊佳璋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

品牌行銷

5/26(六)

 

 

溫故知新前期電子報

 

有話要說!你有話想對傳管的夥伴們述說嗎?
我要報料!你想分享校友們最新的動態資訊?
佛心來著!你的公司有職缺能提供給學弟妹?

請將任何的批評、建議或是鼓勵
來信至nsysu.icm.epaper@gmail.com

傳管家族歡迎你的佳音!

★分享傳管所電子報第十二期到Facebook★
★分享傳管所電子報第十二期到Plurk★
★分享傳管所電子報第十二期推至Twitter★

★喜歡傳管所本月電子報請於下方按讚!謝謝您繼續支持傳管所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