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 蕭 蘋教授︱本期(09)︱發刊日期:2012年01月15日

製作團隊:謝君臨、黃昱哲、劉桂君、陳怡君、陳怡如、彭采薇、葉欣華、許世融

 
講座專欄跨越與延伸──談跨文化的多元面向
 

葉蓉慧教授(前排左四)以多篇論文為例,帶領同學認識跨文化的不同面向

 
【記者陳怡如/綜合報導】

過去談到「跨文化」,你會直覺性的想到不同種族、地區或性別的人們,相互交流後的心理與社會態度改變。但透過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副教授葉蓉慧的介紹,你會發現跨文化其實可以延伸到其他面向,甚至在這個時代,只要和文化扯上關係,一切都容易跨界、跨文化。

葉蓉慧先從跨越的主題談起,再帶到東亞和北美地區對社交與溝通模式的看法,最後介紹幾篇和跨文化有關的研究內容,帶大家認識跨文化的不同面向。若說文化傳播的起源與歷史,可從典範前期、典範崛起(1960~1980)、常規期(1980~1990)到現今的非常期談起。延伸典範前期中學者Simmel的概念,將人際關係分為陌生人、邊緣人與萬國人。

葉蓉慧指出,社會中的你我都是陌生人,所以彼此需要去相互認識,拉近關係;而邊緣人指的是,一個人處在群體中從主客觀角度來看的邊緣感;萬國人則是周遊於不同的文化與團體中,且應付得當,像是中古世紀的使節和傳教士都是萬國人代表。加上長久以來東亞地區與北美地區,就因文化、民族性和社會氣氛等因素,形成了各自獨特的社會文化,反映在社交關係與溝通模式中。

葉蓉慧發現東亞地區的內外團體有明顯差別,也造成人際間強調特殊性的塑造,人們總是努力著要從外群體變成內群體,想去攀關係以獲得好處。北美地區則以個人主義掛帥,把個人與公共關係清楚分明,並傾向短期對稱或契約式互惠的方式,也就是「親兄弟,明算帳」。而這些不同文化特性,都讓雙方在相處時,產生了不同火花與文化交流。

跨文化除了談論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的消費者有著文化上的差異外,也可能反映在職場、公眾媒體,甚至是醫病關係中。葉蓉慧以《藝人與經紀人派遣勞動關係初探》為例,分享了藝人對於勞動價值的模糊,且多自我承擔,勞工意識薄弱的部分,藉以推估人際間的相處關係。

對於這次演講,傳管所一年級的劉勁緯說:「對於多元面向的跨文化反思,我認為很重要的就是尊重彼此。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觀點,也沒有好壞之分。」賴誼禎則很喜歡講者所提的陌生人、邊緣人與萬國人概念,覺得非常有趣。

 

講座專欄網絡社會中的媒體感與媒體人

 

張義東教授(前排左三)以時下韓劇與電影為例,拉近與同學的距離

 
【記者彭采薇/採訪報導】

12月23日的傳播管理講座,邀請到專長橫跨社會學和傳播學的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助理教授張義東,以社會學角度切入媒體現象,講授「網絡社會中的媒體感與媒體人」。蕭蘋所長表示,與張義東先生認識多年,其以男性角度對媒體現象的詮釋非常獨道,每次會面僅僅是談話就受益良多,一直希望能邀請他至所上演講;而張義東也指出,此次演講為其從政大新聞系畢業後第一次回到傳播科系發表演說,感覺特別有意義。

張義東首先播放電影「夏日大作戰」的片段,讓同學體會未來的媒體可能會與現實生活交織到何種程度,電影主要在描述虛擬世界「OZ」的危機漫延至真實世界,使真實世界陷入混亂,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如何因應。以精彩影片抓住同學目光後,講者順勢提出問題予同學思考:「模擬空間如何獲得生活所需?」從而導入演講正題,輔以例子解釋以下三個名詞:「網絡社會」、「媒體感」與「媒體人」。

網絡社會的概念來自Castells,指的是科技打破時空,而人類活在虛擬中且被虛擬所影響,構成由各節點連結的新社會型態。張義東將網絡分為三個部分:(1)網絡作為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例如德國博物館作為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媒介;(2)網絡作為通道或媒介平台(channel or platform for mediating);(3)網絡作為場域和習僻(field and habitus)。其中特別值得一談的是,張義東將網絡和法國知名社會學家Boudieu的品味文化理論連結在一起,認為習僻是銘刻在人們身體裡面的,影響人們的生活形態和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媒體感(sense of media)指的是作為閱聽人,是否能覺知自己身處在媒體塑造的世界中,可定義為一種感知(sensing)、領悟(perception)、反身性(reflexivity)和媒介性(mediateness)。作為閱聽人必須要能與文本有距離,才能不被媒體所惑。更重要的是作為媒體人,在自身職業位置上看待產製的文本常會有距離上的拉扯,當以一種客觀的方式檢視故事情節/敘事(storyline / narrative)時,才不會被科學/媒介給控制住,才能一直創新。

最後,講者總結因網路科技的興起,媒體感、網絡、媒體人的概念都不斷更新,過去的網絡指的是硬體設施,現已變成人與人之間的網絡,不僅衝擊媒體界,也衝擊人們的生活,「閱聽人覺知到媒體如何形塑生活世界」成為關鍵。講者準備的演講內容豐富,並輔以大量影音素材和實際案例,著實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講座專欄】媒體中的父職 沒觀眾想的簡單

 

陳志賢認為應該讓父親一詞消失,改為「共親職」稱呼

 
【記者陳怡如/採訪報導】

本學期傳播講座的最後一場演講,邀請到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學系的陳志賢老師,分享媒體中的父職印象,以及媒體與性別研究的不同層面。陳老師以輕鬆幽默的演講風格,為這學期的講座課程劃下完美句點。

因「唸你」一曲迅速竄紅的劉子謙,被媒體戲稱「靠爸一族」;而李李仁涉及聘用外籍傭人爭議案的時事,也成為陳志賢向同學介紹的案例。他指出,在這兩則個案裡,媒體所建構的,分別是陽剛的爸爸與新好男人兩種不同父親形象。但難道父職印象只能有這兩種分別嗎?陳志賢不這麼認為。

過去女性眼中的好男人,似乎都定位在浪漫體貼,會幫女生做家事。但這個概念,陳志賢說,似乎認定了家事都是女生的,所以才需要男生來幫忙,而不是男女平等,兩者都該做家事。過去台灣電影的父親形象,早期的《多桑》是權威式的,到《兒子的大玩偶》中,反映出80年代的父親背有沉重經濟壓力,一直到李安導演的《推手》,展現出含蓄的父子情感。不過隨著時代的轉移,小孩眼中的好爸爸形象又有些許改變。

反觀好萊塢鏡頭下的父親形象,陳志賢認為是比較直接的,不管是尊敬父親、懷疑父親,甚至是為奪王位而上演的殺父情結,西方文化的父親形象是較為自然的,神化典故中也常常出現類似故事。陳志賢更直言,自己是當了爸爸後,才開始學會當爸爸,媒體中所建構的父職印象,也未必就是全然的樣子。

陳志賢認為應該讓父親一詞消失,改為「共親職」稱呼,也就是不再以父親或母親作兩元分類,而是用共親職來代稱父母雙方。陳志賢說:「如果女性討厭貞節牌坊所訴諸的壓力,那男性同樣也不喜愛模範父親的楷模比賽。」這些再現問題,或多或少帶有主觀意義。陳志賢強調,男女平權是爭取來的結果,一旦人們鬆懈,許多權益就可能會被搶回去,回到過去的樣子。

傳管所一年級的李婉鈴說:「很佩服陳志賢老師能以男性的角度來尊重女性。」潘萱文也說:「很喜歡這場演講,陳教授讓我重新思考了媒體中所建構的性別形象。我認為在這多元的社會,事情不是這麼單一化的解答,從老師的演講可以獲得很多啟發。」唐婉珊則認為,這次演講很像是《廣告與文化》課堂的另外延伸,並且集精華於大成。

 
活動快報湯圓暖人心 12月所聚冬至耶誕一起過
 

所學會特別準備湯圓供同學們享用,舒緩期末壓力

 
【記者許世融/採訪報導】

在期末報告疲勞轟炸的寒冷冬至,還有什麼比一碗湯圓更暖人心?入冬第一波寒流來襲,連身處南國的高雄也開始感受到陣陣寒意。傳管所學會在12月23日舉辦12月所聚,為所上成員準備了整鍋湯圓,除了應冬至的景外,也讓身處報告壓力的同學們舒緩身心。

時值期末報告期間,所學會成員碩二洪千堉、陳怡君、鄭薇珊特地邀請大廚林詩菁煮了芝麻、紅豆湯圓慰勞大家。由於所聚正巧碰上耶誕夜前夕,因此除了湯圓之外,所學會也號召大家以聖誕節為主題,舉辦紅綠穿搭主題日,也讓所聚當天增添了不少耶誕氣氛。更巧的是,當天也是碩二莊郁茹與碩一賀祥的誕辰日,於是同學們除了湯圓外,還有蛋糕可以享用。

碩一楊皓凱特地盛裝打扮,以綠格紋襯衫與紅色運動褲搭配鮮紅毛背心,搶眼的一席裝扮讓他成為全場的視覺焦點,他說:「只要有Dress Code的場合,我就無法忍受不盛裝打扮!」而蕭蘋所長也應景地穿上紅格紋長裙到場參與聚會。隨後楊皓凱在眾人的簇擁之下,上台拿起麥克風展現歌藝,帶領大家一首又一首地唱著耶誕歌應景,讓場面氣氛更加熱絡。

第一次參加所聚的傳管所助理教授周軒逸,應同學盛情邀請,也到場與大家同樂。他表示,同學們都很活潑,湯圓也很美味,楊皓凱的表演更讓他看到了同學與課堂上不同的一面。碩一王端玉則感性的說,在外求學,能夠跟大家一起吃碗湯圓,真的讓他感覺很溫暖。

 
蕭蘋所長與碩一楊皓凱都配合此次所聚的主題穿搭
 
畢業論文摘要
 

「公視晚間新聞」的收視公眾想像──排檔策略分析取向的探討
The Study of Conceptualization of Public in PTS Evening News—A scheduling strategy approach

研究生:江哲淵 撰
指導教授:程宗明 博士
蕭 蘋 博士

面對現行國家廣電政策的不友善與資源的匱乏,在既有的多頻道競爭環境之下,公視如何透過排檔規劃提供以閱聽眾為主的優質廣電服務?又發揮的如何?本研究將以個別節目「公視晚間新聞」為案例,來討論其排檔策略執行的情況。

因為從排檔規劃的思維中可以反映出公視如何去看待公眾需求,所以本研究採用質性訪談法訪談了公視的節目規劃人員與新聞製作人等五位專業工作者,藉此勾勒出產製端在組織使命的影響之下對於公共服務的想像,並進一步透過訪談資料來分析目前排檔服務的適切性。

本研究發現,相較於商業電視台為了競逐廣告而長期將晚間新聞固定於七點播出的編排方式,「公晚」的排檔策略顯得靈活許多。從開播至今,公視內部對於其播出時段持續辯論、思考,可謂打破既有商業電視之排檔格局。除了時段的彈性,服務內容採行的「多元評量指標」來衡量節目,期待超越收視率宰制的市場邏輯。此外,公視也願意透過焦點團體等方式與閱聽眾互動,藉此了解其需求。

公視的排檔策略有必要將自己身處的多頻道環境納入思考,準此,本研究認為「公晚」在八點時段播出最為適合。然而,雖然有別於一般晚間新聞的播出時段,但不代表「公晚」的排檔是商業電視的彌補機制,反之,因為「公晚」擁有其他頻道所無法提供的新聞內涵,應該以此優勢對外「競爭」。

目前「公晚」所呈現出來的閱聽眾輪廓以「大專以上」、「中年」的「有工作者」為主,並未平均地廣納各種人口特質,與規劃的預期有落差,公視在未來應對此檢討。

另外,公視雖採「多元評量指標」,但研究發現收視率指標仍佔有較大的決策比重,也曾有透過排檔策略美化收視數據的情況發生,建議內部也應瞭解到過度重視數字可能造成忽略閱聽眾真實需求的風險。

關鍵詞:公共電視、排檔策略、公眾、節目表現評估、新聞

 

 
 
溫故知新前期電子報

 

有話要說!你有話想對傳管的夥伴們述說嗎?
我要報料!你想分享校友們最新的動態資訊?
佛心來著!你的公司有職缺能提供給學弟妹?

請將任何的批評、建議或是鼓勵
來信至nsysu.icm.epaper@gmail.com

傳管家族歡迎你的佳音!

★分享傳管所電子報第九期到Facebook★
★分享傳管所電子報第九期到Plurk★
★分享傳管所電子報第九期推至Twitter★

★喜歡傳管所本月電子報請於下方按讚!謝謝您繼續支持傳管所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