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1. 發行人
  2. 指導老師
  3. 製作團隊

  4. 本刊期數
  5. 發刊日期
  1. 王紹蓉 教授
  2. 周軒逸 教授
  3. 唐茹韻、邱渝雯
    姜欣妤、呂佳蓁
  4. 第94期
  5. 2023年05月15日
訂閱行傳電子報
彩色潑漆
活用多年行銷業務經驗 將台灣產業推廣至國際市場
【記者呂佳蓁/採訪報導】
大多數人僅認為行銷業務是透過業績表現獲得豐厚回報的職位,卻忽略真正厲害的業務人才須要取得業主的信任,從而協助他們順利推廣品牌。本期電子報邀請到畢業於碩專班109級的戴佑真學姐,希望透過她分享擔任國際行銷業務的豐富經歷,讓同學們更了解執行海外行銷案的差異及擔任行銷業務所需培養的能力。
▲戴佑真學姐。(照片/戴佑真提供)
結合活動規劃與美感創意 將國內產業推廣至國際
佑真學姐累積長達十年的行銷業務經驗,她曾於香港商榮格仕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擔任資深業務與活動項目經理,除了接洽許多工業、製造業相關的媒體公司,透過平面雜誌設計、廣告投放等方式推廣台灣的機械產業,也協助業主找到國際曝光的渠道,包含安排面向海外的講座內容等,比如佑真學姐曾獨自為臺灣汽車製造公司找尋講師,並帶講師到墨西哥進行講座分享,推廣汽車板金的多種用途。佑真學姐表示,擔任行銷業務最需要的是為品牌推廣產品和服務,透過繪圖軟體的運用,搭配具有設計質感的簡報,才能將創意更具體的呈現在平面廣告上,並且傳遞資訊給業主以進一步洽談合作。
了解各國文化差異 提升自我學習及溝通能力
對佑真學姐而言,面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與語言隔閡,除了要依據閱聽眾需求來調整演講內容外,也需理解各國語言的口語用法。此外,當彼此都以熟悉的語言來溝通,也能多一點親切與體悟。因此,為了促進雙方的交流,佑真學姐考取華語教師證照,教導墨西哥業主與當地民眾學習中文,同時協助他們更熟悉華人文化。透過教學過程,她發現面對墨西哥不同年齡層的民眾,教學語言的適合途徑也不同,讓她能根據對象選擇不同溝通方式。佑真學姐建議同學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以增進國際溝通能力,才能於執行海外行銷案時順利完成目標,也能從專案中獲得成就感。
▲戴佑真學姐(右)向墨西哥當地買家告知台灣講座資訊。(照片/戴佑真提供)
▲戴佑真學姐(左四)與墨西哥當地媒體合作夥伴合影。(照片/戴佑真提供)
▲戴佑真學姐(中左)與墨西哥當地小孩合影。(照片/戴佑真提供)
跳脫原有舒適圈 疫情期間求學沉澱自我
佑真學姊擔任行銷業務期間需不斷拓展客戶來源,對於業績的自我要求也成為她的壓力,因而選擇轉職至智策慧行銷顧問公司擔任國際行銷顧問。相較於過往的行銷業務工作是以「執行專案」為主,以「接受諮詢」為主的顧問一職便能減輕工作負荷。然計畫趕不上變化,轉職後半年便遇上新冠疫情爆發,佑真學姊無法在新領域發揮所長,但這也給予她專注於研究所學習的充足時間,她的論文也榮獲當年的數位轉型教學個案卓越獎,並被中山管理評論收錄為「數位轉型教學個案專刊」之一。佑真學姐笑著說:「研究所學習除了提升自信心外,也讓我再次確認自己走對道路,確實適合行銷媒體這個產業。」
行銷策劃關懷地方議題 助力非營利組織推廣
【記者姜欣妤/採訪報導】
非營利組織致力於促進社會公益,良好的行銷專案能協助理念推廣,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共創美好願景。本學期由鄭安授教授開設的「行銷傳播策略」課程,除了行銷專業的理論傳授,安授教授帶領同學們與高雄在地非營利組織合作,希望發想行銷策劃與實務操作的過程中,讓同學們能接觸到不同類型的行銷運作模式,也能關懷地方社會議題,培養同學多面向的思考與學習經驗。
▲鄭安授教授(左二)與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蔡副執行長(左三)及同學們參訪合影。(照片∕陳亮妘提供)
合作在地非營利組織 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本課程中同學們分別與倡議客家文化保存、動物保護、幼童早療與綠色環保等不同理念的機構合作,並經由參訪觀察機構、與組織人員對談後,討論規劃行銷專案。與幼童早療組織合作的游涴婷同學分享,經由前期資料搜尋,理解其數位推廣成效不佳,且在實際參訪後心境有許多感觸,非常希望透過自身所學的行銷知識幫助身心障礙暨發展遲緩的幼童安心成長;陳亮妘同學則是與客家文化組織合作,她表示訪談負責人幫助自己更深入了解客家文化,成為後續行銷的重要依據。同學們走出教室,以自身感興趣的議題出發,從更貼近的角度觀察非營利組織,並運用課堂所學知識,發揮創意為組織實行行銷計畫。
▲行銷傳播策略修課同學參訪留影。(照片∕姜欣妤提供)
專家助力實務操作給建議 多元角度思考方案可行性
為了幫助同學更了解非營利組織行銷的實務操作,鄭安授教授邀請創世基金會人力發展室的副主任李婷婷,分享多年在社福領域服務的經歷,並針對同學們的提案給予行銷操作上的建議,協助同學們逐項改善規畫方案細節。連育靖同學的小組與社團法人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合作,連育靖同學提到多數民眾對於獼猴可能有負面觀感,所以在推廣動物保護方面較難順利進行,李婷婷副主任建議可以針對特定地區的附近居民或學生團體尋找募款資源,並進一步從保護獼猴生態的角度推廣教育意義。憑藉李婷婷副主任的專業,提供同學們另一角度的思考方向,有效提升了各個方案的實際效益。
▲李婷婷副主任(右排一)分享社福工作的喜悅。(照片∕李婷婷提供)
實務角度提點方案規劃 攜手推廣非營利組織
同學們根據實際探訪獲得的資訊,與安授教授、組織負責人階段性討論,逐步梳理當前各機構的困難,從現況抽絲剝繭釐清出關鍵問題,並結合李婷婷副主任的實務建議,擬定最貼合組織負責人的訴求及社會環境現狀的行銷方案。同學們透過演講及上課所學,了解行銷非營利組織必須清晰說明其需求,並與捐助者建立連結,再運用多媒體提升推廣成效。
全英語趣味互動課程訓練表達 運用創意思維面對挑戰
【記者姜欣妤/採訪報導】
本學期行傳所的全英語課程「企業傳播與實務」,由王紹蓉所長特邀微軟亞洲區市場行銷總監何虹前來授課。課堂中何虹博士向同學們傳授微軟數位轉型經驗,同時以個人豐富的經歷,啟發行傳所同學的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期待藉由此次課程,能點亮同學對於事物思考的新模式,並且激勵同學們未來都能懷抱樂於挑戰與持續精進的精神。
▲何虹博士與王紹蓉所長及同學們線上合影。(照片∕賴映瑄提供)
趣味互動激盪創意想法 實務案例了解數位轉型
何虹博士於本次課程運用互動教學的方式,鼓勵同學們彼此交流意見,激盪創意有趣的想法,她也分享各行各業數位轉型的案例,並講述個案中的困難與挑戰,讓同學們對於數位轉型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何虹博士引導大家找尋案例共同探討,通過多方觀察及市場調查,找尋問題點或可以更加改善的地方,並在最後一堂課以英語與其他同學們分享看法與解決之道。何虹博士全程遠端連線,針對每一組同學的成果報告提出建議,同學們皆是收穫良多。
▲何虹博士(右上)聆聽同學發表成果報告。(照片∕賴映瑄提供)
▲同學以流利的全英文發表成果報告。(照片∕賴映瑄提供)
互動教學訓練表達力 多方交流碰撞創意想法
本次成果報告以曾經操作數位轉型的企業為個案,經由組員們進行環境分析、市場調查後,藉由當前的營運策略預測其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並擬定解決方案,再聚焦於數位轉型規劃上可改善之處,希望提升顧客體驗以提升企業效益。同學們經由數周的討論與研究,提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解決方案。而何虹博士則利用趣味設計的小遊戲,提升了同學踴躍參與的意願,也讓每位同學都有發表的機會,能充分表達觀點提出問題討論。分組個案的討論主題極具挑戰性,尤其每間企業數位轉型面臨的境況及其本身組織文化皆有差異,並會對具體策略規劃有所影響,因此需要同學們碰撞彼此看法,從每一次的提問與對答中聽取多方意見,並獲得新的靈感以修正或更新內容。
▲何虹博士與王紹蓉所長及第一組同學歡樂合影。(照片∕賴映瑄提供)
▲何虹博士與王紹蓉所長及第二組同學歡樂合影。(照片∕賴映瑄提供)
▲何虹博士與王紹蓉所長及第三組同學歡樂合影。(照片∕賴映瑄提供)
解構中國跨境電商優勢與爭議 淺談物流與稅務問題
【記者呂佳蓁/採訪報導】
隨著網際網路和運輸技術的發展,行銷產業的線上經營比例提升,受眾範圍逐步拓展至國際,出現跨境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為了解有關跨境電商的行銷趨勢,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於4月15日邀請海峽兩岸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陳彥文律師擔任講師,以「在大陸從事跨境電商的金流、物流及稅務問題」為題,為同學介紹中國跨境電商產業鏈的優勢與爭議。
▲陳彥文律師(前排中)、李雅靖教授(前排左)與同學們合影。(照片/呂佳蓁提供)
三大跨境電商優勢 吸引台商前往貿易
陳彥文律師介紹跨境電商與傳統貿易的差異主要為批量小且批次多,而跨境電商擁有以下三項優勢。首先,由於跨境電商不需透過中間商的交涉,而是直接以電商平台連接生產製造商與消費者,不僅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也進一步提升進出口貿易量。再者,跨境電商為24小時運作的即時、高效率產業,貿易範圍更遍達全球,故其運營成本較為低廉。最後,跨境電商在海關、商檢、稅務上的監管寬鬆,銷售量良好的產品可通過保稅進口來降低貨物運輸成本。意指先預估每月欲進口的數量以大量購買庫存置於海關,便可暫緩稅務費用,只需繳交倉庫保管費。綜合以上,基於運營成本和交易流程等考量,愈來愈多的台商願意從事中國跨境電商,以獲取更多利潤。
▲陳彥文律師向同學們介紹跨境電商的特色。(照片/呂佳蓁提供)
辨別貨物及物品差異 理解中國海關稅務知識
除了談到跨境電商的優勢,陳彥文律師也提點同學們中國相關的稅務知識,未來若面對中國之跨境電商才能更得心應手。舉例而言,產品被稱作「貨物」或「物品」是稅務徵收的關鍵,而物品又被細分為「行李」與「郵寄」,過去曾有台灣民眾因不滿攜帶筆記型電腦入境中國被徵稅,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根據陳彥文律師的解說,若是進口產品的來源是經銷商或代理商,其為「貨物」,需依法徵收關稅;若是由觀光客攜帶進入中國的物品則稱為「行李」,但若是從台灣賣去中國的物品則歸類為「郵寄」,兩種類別皆需依據不同金額門檻徵收行郵稅。一般民眾較少接觸貿易相關知識,陳律師也希望能透過此次機會傳遞正確的稅務徵收資訊給同學。
▲陳彥文律師解說進口物流的分類和稅務資訊。(照片/呂佳蓁提供)
運用多元電商模式 開創各式跨境電商服務平台
演講的最後,陳彥文律師向同學們介紹各種電商的模式,包含商家與商家建立的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商業關係、供應商直接將產品賣給消費者的B2C (Business to Consumer) 模式、消費者間互相販售產品的 C2C (Customer to Consumer) 模式、將線下商務與互聯網結合的O2O (Online To Offline) 模式、生產廠家對消費者的M2C (Manufacturers to Consumer) 模式、設計師對消費者的D2C (Designer to Customer) 模式等六大類。陳彥文律師表示,中國當前透過不同電商模式的交互搭配使用,成功開創出各式跨境電商服務平台,例如:天貓、淘寶等,組織成一個強而有力的電商生態圈,為其電商發展前途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陳彥文律師向同學們介紹大陸跨境電商的產業鏈特色。(照片/呂佳蓁提供)
跨境電商為當前熱門的商業模式,而中國廣大的商機也吸引不少台商前往拓展業務。透過此次演講,陳彥文律師以簡潔明瞭的說明方式,化繁為簡介紹跨境電商具備的優勢與中國跨境電商中的物流及稅收問題,希望能讓同學們對跨境電商服務所帶來的行銷趨勢有更深入的了解。
觀察地方需求扭轉有限資源 同理心創造傳播價值
【記者姜欣妤/採訪報導】
深耕社區居民關係以促進健康宣導,優先理解目標受眾之需求才能創造好的關係引起對方共鳴。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於4月29日邀請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盧鴻毅教授前來演講,以「素人的力量:尋找健康促進的社區自然幫助人」為題,分享許多社區健康傳播的個案故事及推廣心法,與同學們探討如何以目標受眾出發,設定最適宜的傳播方式深刻傳遞訊息。
▲盧鴻毅教授鼓勵同學們創意思考。(照片∕姜欣妤提供)
了解目標受眾生活型態 貼近社區推廣訊息
盧鴻毅教授先解釋「社區」之定義,他認為社區就是一群生活在一起的人,彼此共享互助結果。盧鴻毅教授曾走訪嘉義縣各個鄉鎮村莊宣導健康觀念,他的目標為推廣長期照護、癌症篩檢及失智預防等公共衛生觀念,因其主要接收對象多為老年人,所以數位媒體溝通的方法無法有效傳達資訊給年長者。盧鴻毅教授提及當代人傳遞訊息習慣倚賴網際網路,反而忽略考慮受眾平日的生活型態,面對面互動將會更貼近生長在鄉村而不擅長使用電子產品的長者。因此,盧鴻毅教授最初走入鄉鎮時,便藉由具人情味的口語對話方式與鄰里拉近關係,運用自身公共衛生的專業,守護地方社區健康。
▲盧鴻毅教授與同學親切互動。(照片∕姜欣妤提供)
運用在地人際關係網 融入日常活動傳遞資訊
盧鴻毅教授進一步說明若是要以地方社區的人脈進行健康觀念傳播,需要找尋「社區自然幫助人」,像是與顧客常有機會聊天的美髮師、巷口聚集談論菜價的阿嬤等。他們生活在當地,除了擁有自身的關係網,也與在地居民保持長久穩定的情感基礎,彼此共同關注相似話題且想法互相影響。藉由這些素人和其他居民溝通,發揮人際傳播的說服力量。盧鴻毅教授分享自己當初捨棄以往舉辦醫院門診講座的方式,選擇以嘉義鄉鎮地區的宮廟為中心,融入居民日常活動來宣導公共衛生觀念,例如:和長者們一起唱歌跳舞、加入巷口的聊天對話,發展另一種別具成效的傳播方式,將健康觀念根植至其內心。
▲盧鴻毅教授課後與同學探討問題。(照片∕姜欣妤提供)
觀察受眾需求找出突破口 激發受眾情緒共感
盧鴻毅教授提到無論是找尋合適傳播管道,或是與在地社區自然幫助人連結,其實最根本核心皆在於「同理心」,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思考和感受,最終才能打動目標受眾的心。因此,同學們在策劃宣導計畫之前,應該先觀察主要受眾的生活型態,找尋可以與他們共享情緒之處,運用正向表述的方式,滿足受眾生活中的需求,進而發現健康生活的意義,才能有效創造傳播的成果。
▲盧鴻毅教授(前排左一)與李雅靖教授(前排中)及同學們合影。(照片∕姜欣妤提供)
講座最後,盧鴻毅教授再次鼓勵同學培養觀察及應對受眾需求的應變能力,面對不同需求的目標受眾,以最能引起共鳴的方式傳遞訊息,增加溝通效率和成功率。藉由盧鴻毅教授的分享,增長同學們的地區性健康傳播知識,日後在面對年長者和數位媒體難觸及的受眾,也能翻轉有限的資源,成就無限的傳播價值。
行銷傳播講座預告
講者/服務單位
講座講題
講座日期
待定
待定
待定
==本刊完==
感謝您閱讀本期電子報,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若有任何建議與鼓勵,請於上方惠賜您的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