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1. 發行人
  2. 指導老師
  3. 製作團隊

  4. 本刊期數
  5. 發刊日期
  1. 王紹蓉 教授
  2. 周軒逸 教授
  3. 唐茹韻、邱渝雯
    姜欣妤、呂佳蓁
  4. 第89期
  5. 2022年10月15日
訂閱行傳電子報
彩色潑漆
遊歷人生拓展眼界 文字推廣旅遊大小事
【記者唐茹韻、邱渝雯/採訪報導】
自2020年3月起,台灣的海外旅遊封關將近三年,如今疫情趨緩,旅遊業正緊鑼密鼓的布局旅遊商機,準備迎接躍躍欲試的國人。海外旅遊鬆綁之際,本期電子報封面人物邀請畢業於105級行銷傳播管理所碩士班的陳郁雁學姐,分享她擔任旅遊電商KKday部落格總編輯一職的工作心法與疫情下的旅遊業轉變,以及過往校園生活對於職涯的啟發。
▲擔任KKday部落格總編輯的陳郁雁學姐。(照片/陳郁雁提供)
轉化疫情危機為轉機 多方經營國內外旅遊服務
面對近幾年的疫情衝擊,郁雁學姐分享KKday作為旅遊電商平台,及時調整企業運營方向,放緩國外旅遊之業務,轉而經營國內旅遊市場,例如:與在地觀光業合作推出「熱門伴手禮宅配到府」服務,利用電商平台協助本土品牌曝光,建立全新的業務關係。如今疫情逐步趨緩,KKday維持分散風險的模式,同時經營國內與國外的旅遊服務,郁雁學姐也引用KKday執行長所言:「疫情時KKday站在海嘯第一排,解封後會成為海景第一排。」畢竟旅遊是人們調劑身心的方式之一,即使遭遇疫情危機,長遠來看,旅遊業仍是前景樂觀的產業。
▲陳郁雁學姐在疫情間致力於推廣國內旅遊。(照片/陳郁雁提供)
結合熱忱發揮文字專長 精進數據分析知識以推廣品牌服務
談及KKday部落格總編輯一職,郁雁學姐提到自己不只熱衷旅遊,也相當熱愛撰寫文字內容,她認為編輯有機會接觸不同產業的資訊,藉以增加自己的知識與寫作技巧。而郁雁學姊身為總編輯肩負著推廣部落格文章的使命,因應瀏覽器演算法的調整與節日季度的變換,她也為公司導入搜尋引擎優化的顧問計畫,令部落格在半年內提升280%的流量。網路資訊時代下,企業必須藉由後台數據分析來了解使用者的習慣,從而順利將使用者從部落格、社群媒體等平台導流回官網。郁雁學姐也表示,雖然文字是自己喜愛且得心應手的工作,但主動尋求學習資源並時時精進自我,才能使職場表現更上一層樓。
▲陳郁雁學姐(前排左二)帶領的部落格團隊與SEO顧問。(照片/陳郁雁提供)
遊歐生活勇於嘗試新事物 多元經驗為履歷加分  
除了職場積累的心得之外,郁雁學姐也分享她過去曾赴歐洲擔任交換學生的故事,海外的遊歷生活讓她更勇於嘗試新事物,這段遊歐的日子也成為求職的獨特加分項。郁雁學姐藉此熱情給予學弟妹職涯建議,她認為擁有學歷以外的經歷相當重要,不同類型和規模的經驗皆可能是履歷的亮點;且第一份工作的企業與組織文化會影響自己的處世方式頗深,更應該要謹慎考量自己欲發展的工作領域。她也提到學涯與職涯上難免會有夥伴或環境的變動,但任何人脈資源都可能是幫助自己的貴人,即便交集減少也應與其維持良好的聯繫。
▲陳郁雁學姐在學期間至捷克科技大學擔任交換學生。(照片/陳郁雁提供)
▲陳郁雁學姐(右)與俄羅斯籍學伴走訪布拉格老城廣場的聖誕市集。(照片/陳郁雁提供)
迎新活動相見歡 導覽行傳新生活
【記者姜欣妤/採訪報導】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於9月28日舉辦碩士暨碩專班迎新會,邀請行傳所教授與所內新生齊聚一堂,透過教授們介紹各自的研究興趣與專長,以及所上學長姊的暑期實習經驗分享,期望藉由這次迎新活動,讓新生更熟悉行傳所的課程和資源,並能開始規畫自身的學習進度。
▲行傳所教授和同學合影。(照片/姜欣妤提供)
多元課程與實習機會 培養跨領域行銷傳播人才
本次活動由王紹蓉所長拉開序幕,她提到,現今無論在職場或社會,邏輯思考能力、跨領域學科的整合學習及善用科技媒體等,皆是相當重要的競爭力。而行傳所作為全台唯一一所整合行銷與傳播專業的系所,欲培養具備傳播管理知識的行銷人才,希望同學們透過課堂學習、企業實習、實務服務計畫、專題競賽等機會,習得理論與實作兼具的企劃能力,積累經驗和實力。所內教授們也介紹各自的研究領域與近期研究成果,供新生們了解並考量自身修課規劃。相信經過行傳所兩年的學習,大家能在未來研究與職場上靈活運用所學,協助自我職涯發展。
▲王紹蓉所長介紹行傳所特色。(照片/姜欣妤提供)
積極態度展現學習熱忱 團隊合作培養溝通技巧
說明會下半場由學長姐們分享實習經驗,在PChome社群行銷科實習的宣彤學姐,除了分享協助品牌發想互動性貼文、拍攝產品照片等工作內容外,也特別提醒大家思考自己欲從實習中獲得的能力或經驗,明定目標以提升學習成效。於裕隆日產行銷部實習的鈺婷學姊強調實習須展現積極學習的態度,以爭取更多公司計畫的參與機會以累積經驗。而參與陽獅集團暑期實習計畫的傳昀學姐和在凱絡媒體實習的渝雯學姐皆分享團隊合作帶來的收穫,例如:學習他人的處事方式、練習以清晰邏輯與人溝通等,表達自身意見也聆聽他人。學姐們皆鼓勵學弟妹參與實習,既可以從中了解產業環境,也能透過小組專案討論培養團隊溝通技巧,累積實務經驗。
面試準備大揭密 強化自身與企業的連結
在利眾公關實習的曉雯學姐提到,面試中的情境題通常是為了透過應徵者處理事情的方法以檢視其人格特質,若能適時展現自己的企圖心,會讓面試表現更出色。在遠傳媒體業務部實習的思妤學姐則建議學弟妹先了解該企業文化與產業知識,對於面試的提問會有更全面且具深度的回應。而在Uber eats實習的子豪學長,強調可以嘗試在履歷中連結自己過去的經歷與工作,並模擬面試問題預作回答以避免面試手忙腳亂。藉由學長姐的經驗分享,相信只要面試前充分準備,便能從容自信的給予回應,也會增加被錄取的機率。
▲宣彤學姊與同學們分享經驗。(照片/姜欣妤提供)
▲渝雯學姊與同學們分享經驗。(照片/姜欣妤提供)
【行傳活動】
招生資訊報你知 跨領域行銷傳播人才就是你
【記者呂佳蓁/採訪報導】
一年一度的招生季再度來臨,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於9月30日舉辦招生說明會,希望藉由所上教授的詳細介紹,讓欲報名的同學了解行傳所的特色與推甄報名資訊,並且透過碩一同學的經驗分享,獲取準備推甄與考試兩種入學管道的心法。
▲周軒逸教授介紹行傳所的特色。(照片/呂佳蓁提供)
鼓勵各領域同學加入行傳 迎向研究所全新開始
說明會由王紹蓉所長和周軒逸教授拉開序幕,為同學們介紹行傳所的特色與未來優勢。王紹蓉所長強調無論同學們的大學專業為何,研究所將會是全新的開始,只要願意付出時間於課業,教授們都會提供耐心的教導,也相信彼此能在研究中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周軒逸教授則提到,同學們準備面試的重點在於了解自己興趣所在及確認報考動機,並在面試中展現自己的優勢與自信,便能從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獲得教授的青睞。
▲現場同學向教授們提問。(照片/呂佳蓁提供)
熟悉備審資料內容 以利推甄面試應答自如
說明會下半場則是碩一同學們的經驗分享。首先分享的是推甄組的秉瑜學姐與兆翔學長,在備審資料的準備上,秉瑜學姐提到可以放上不同類型的經歷,即便是行銷傳播相關領域以外的內容,都可以簡要說明自己的學習成長心得,以及如何將經驗應用於課業或職場中。兆翔學長則強調,將資料以圖文並茂、簡潔明瞭的排版呈現,更能清楚表達重點。他也提到同學們應注重對生活的觀察力與對於時事的批判思考能力,強化自己面試應答的加分優勢。此外,在面試準備的部分,兩位學長姐都認為應熟悉自己的備審資料內容,並模擬面試情境來練習回答問題的流暢性,才能在面試中展現自信的姿態。
▲兆翔學長鼓勵在場同學不要害怕推甄準備。(照片/呂佳蓁提供)
熟悉理論並融會貫通 關注行銷趨勢以備戰考試
透過考試入學的若晴學姐,除了與在場同學說明考試的相關時程與準備科目外,她也推薦準備筆試的相關理論書籍供同學們參考。若晴學姐強調應熟悉理論內涵並將其融會貫通,運用至生活實例以組織成具有自己觀點的答案,也可參考考古題之出題方向,幫助自己熟悉題型與準備方向。此外,她建議同學多關注時事與行銷案例,例如:瀏覽科技媒體「數位時代」等,以了解當前行銷傳播趨勢,也可以籌組讀書會,找尋互相鼓勵和討論的夥伴。
▲若晴學姐與在場同學們推薦理論相關書籍。(照片/呂佳蓁提供)
▲王紹蓉所長(中)與周軒逸教授(右)回應同學的問題。(照片/呂佳蓁提供)
【行傳講座】
深入了解環境溝通策略 善用媒體影響力傳達觀點
【記者姜欣妤/採訪報導】
近幾年,社會大眾對於環境議題十分關注,生活中隨處可見氣候變遷、海洋汙染、減少碳排放等新聞資訊,其中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於9月16日邀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系主任楊意菁教授,以「環境風險議題的媒體影響與公眾溝通」為題,與同學們探討環境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說明媒體與公眾溝通如何引發大眾對於環境議題的討論。
楊意菁教授(前排中)與譚躍教授(前排左二)與同學們合影。(照片∕姜欣妤提供))
▲楊意菁教授(前排中)與譚躍教授(前排左二)與同學們合影。(照片∕姜欣妤提供)
認識議題風險管理 運用公眾溝通的重要性
楊意菁教授以經典的環境溝通案例切入主題,英國殼牌公司(Shell)於1995年在大西洋深海丟棄不用的儲油和油輪裝載浮標(Brent Spar),此決議是當時殼牌公司與政府和專家的共識,然而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卻反對此次行動,藉由佔領Brent Spar的行動來引起媒體撰寫大量報導,其在歐洲所掀起的反對聲浪使得殼牌公司受到國際社會大眾的指責,英國政府也改變態度,導致最終計畫付諸東流。楊意菁提到,殼牌公司缺乏議題管理的觀念,無法在輿論形成之際,即時與民眾闡述作此決策的依據與過程,以致於最後產生品牌形象危機,這也預示著公眾溝通的重要。
▲楊意菁教授與同學們親切互動。(照片∕姜欣妤提供)
瞭解媒體特性與影響力 設定溝通議題框架
楊薏菁教授進一步說明媒體在環境風險議題的溝通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蘋果日報報導台灣碳封存議題為例,由於媒體報導標題含有聳動的負面字詞(例如:搞黑箱),且文中使用寫實的圖片暗示碳封存的危險性,當地居民受其影響而表示反對。此案例彰顯出媒體的影響力巨大,展現媒體擴大公眾對事件風險的感知。因此,企業或組織想透過媒體傳達資訊時,須決定闡述事件的角度,且當報導內容側重特定事件或問題時,也會因其內容正向或負向的引導,影響讀者的理解與詮釋。楊意菁教授也以台灣四家主流媒體為例,說明不同媒體所關注的議題種類差異。因此欲使用媒體傳播資訊時,除了設定明確的主題之外,先了解各媒體特徵與其關注的議題,才能選擇合適的媒體傳達觀點。
界定溝通對象輪廓 擬定策略進行有效溝通
面向想要溝通的對象時,首要了解事件的利害關係人,針對不同對象使用適合的溝通方式,例如:與民眾溝通時,需要將專有名詞寫得淺顯易懂,利於大眾理解。同時,楊意菁教授也強調,民意如流水,即民意是不斷變動的型態,理解溝通對象的想法,擬定策略規劃訊息內容,將溝通目的與訴求相呼應,藉以讓溝通對象與組織產生共鳴,傳送想表達的資訊重點以達到溝通目的。
▲楊意菁教授回應同學提問。(照片∕姜欣妤提供)
企業與組織運用媒體進行公眾溝通時,必須根據其所欲傳達的議題與訊息,考慮呈現資訊的角度與選擇合適的媒介曝光,具有策略性地規劃報導,讓溝通效益最大化。相信藉由楊意菁教授的分享,同學們對環境溝通有更深入的瞭解,並能在未來應用至職場相關領域。
行銷傳播講座預告
講者/服務單位
講座講題
講座日期
待定
待定
待定
==本刊完==
感謝您閱讀本期電子報,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若有任何建議與鼓勵,請於上方惠賜您的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