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
指導老師
製作團隊


本刊期數
發刊日期

蕭 蘋 教授
譚 躍 教授
曾榆庭、劉睿菊
郭晉怡、黃梓勛

第80期
2021年05月15日

訂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封面故事】
聯合利華校園大使在行傳 遠端工作大直擊

【行傳活動】
研究發想從何來 行傳教授告訴你

【行傳講座】
反思性平教育 不讓先天差異成為藉口

【行傳講座】
洞悉教授專業很重要 新生說明會幫你全面解析

【行傳講座】
跨境電商無限商機 異國文化一手掌握

【講座專欄】
行銷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系所位置〉

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粉絲專頁



〈觀看人次〉

Free HTML Web Counter

〈電子信箱〉

〈友站連結〉


 


【封面故事】聯合利華校園大使在行傳 遠端工作大直擊

【記者郭晉怡、黃梓勛/採訪報導】

中山行傳所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因此,本次封面人物邀請到擔任聯合利華校園大使至今為止9個多月的唐敏玹同學,與大家分享自己從校園大使面試到即將卸任此身分的過程。唐敏玹同學於任職期間參與了聯合利華的許多專案,而在學習專案管理的過程中,她深刻暸解到分工合作於組織中的重要性,大家要各司其職才能顧全大局,而擔任校園大使的經驗也讓她更了解自己的未來職涯規劃。

▲聯合利華校園大使唐敏玹。(照片/郭晉怡提供)

以下為訪談全文:

Q1:請向讀者們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唐敏玹,也可以叫我Michelle。我畢業於輔仁大學織品服裝行銷學系,輔系為新聞系。大學期間,我曾擔任輔大新聞網的記者,而在大二時擔任KKBOX校園大使,以及於JUKSY街星擔任外稿編輯,目前在聯合利華擔任校園大使。

Q2:妳當初為何想應徵聯合利華校園大使呢?
因為我在大學時有過擔任校園大使的經驗,且在未來想於外商公司實習,考上中山行傳所之後,考慮到南部實習機會較少,因此覺得聯合利華校園大使用遠端的方式進行工作,對於我來說再適合不過了。

▲儘管南部實習機會少,但唐敏玹同學仍透過校園大使來充實自我。(照片/郭晉怡提供)

Q3:聯合利華大使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有別於實習生負責公司內部的特定品牌行銷,我認為聯合利華在經營雇主品牌上,需要藉助學生的想法及觀點來吸引年輕人才的加入,讓品牌年輕化,所以我們校園大使的工作即是與公司人資合作,在遠端模式下替粉專文案發想合適的語句及圖文搭配,以吸引人才關注。而我最近負責了Unilever Intern Spotlight和Unilever Experienced Talents專案,主要是透過訪問聯合利華實習生,以及聯合利華的內部員工在工作之餘,如何透過自身力量影響社會,來呈現公司內部價值觀的多元。

Q4:擔任聯合利華大使期間,對哪一場活動印象最深刻呢?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擔任聯合利華商業競賽工作人員時,意外發現香港的參賽同學除了英文流利外,提案的行銷企劃也很有創意。例如評審問道,在後疫情時代要如何提升美妝品牌AHC的銷售量,同學們提出將AR、VR等新科技科技融入彩妝的想法就很有創意,這讓傳統彩妝有更多的行銷方式。

▲唐敏玹同學於商業競賽決賽現場與聯合利華主管談論事務。(唐敏玹/提供)

Q5:妳認為成為聯合利華校園大使需要具備什麼特質?
我覺得大使需要具備活潑,且喜歡跟人互動的特質。也因為我們的工作需要發想活動,因此最好是具備社群行銷的經驗,不論是線上或是線下。然後懂得傾聽也很重要,畢竟我們的專案都需要透過團隊合作來完成。

Q6:在行傳所的所學中,有哪些課程或經驗是讓妳在工作中覺得很受用的?
我覺得是「品牌行銷」。有別於只有教授在台上單向授課的教學方式,雅靖老師以雙向互動的個案討論方式,激發我們腦力激盪。像是討論到要如何解決「嬌生」粉狀藥品被用於下毒的公關危機,可以聽見許多有趣的解法,而這類腦力激盪的訓練有助於專案管理。

Q7:成為聯合利華大使後有沒有遇到什麼挫折?又是如何面對及解決的呢?
有呀,因為我們校園大使都是學生,每個人的修課時間不同,加上在不同的城市讀書,所以即使是線上討論,時間也較難搭配。因此為了讓專案得以順利進行,我們後來盡量透過分工的方式,讓有些人負責訪談、撰稿,有些人負責製圖等,透過自行調配時間去完成負責的部分,確保專案能夠順利完成。

Q8:妳擔任聯合利華大使到目前為止的感想?有帶給妳那些收穫?
我覺得那些經驗豐富的夥伴,讓我更了解自己未來的職涯規劃,像是他們過去的工作歷程,讓我知道需要再去培養哪些經驗,才能更有機會進入像聯合利華這樣優秀的外商公司。另外,校園大使會接手許多專案,這讓我在未來應徵其他工作時,可以有更多的經歷去證明我的能力,因此擔任聯合利華校園大使是一件很有收穫的事。

▲聯合利華帶給唐敏玹同學許多收穫。(唐敏玹/提供)

Q9:大使即將卸任,能否傳授一些面試方法給下屆對聯合利華校園大使有興趣的同學?
我覺得面試的時候,可以使用「STAR原則」,分別是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s)。例如當時聯合利華的面試官問我之前擔任KKBOX校園大使時,是否有經歷一些挫折的情況。就可以用這個「STAR原則」來進行回答。另外多使用量化的方式,表現之前的種種經歷,讓面試官更具體的了解自己過去的經歷與作品也是很不錯的方式。

Q10:近期有聯合利華的活動要宣傳嗎?歡迎宣傳。
聯合利華校園大使將於今年8月開始徵選下一屆校園大使,而中山大學四處皆人才,相信聯合利華會想再與中山大學的同學合作,因此希望中山大學的同學都能踴躍報名。

【行傳活動】研究發想從何來 行傳教授告訴你

【記者郭晉怡/採訪報導】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於4月26日舉辦「教師學術成果分享會」,本次活動由王紹蓉教授主持,蕭蘋所長、李雅靖教授,以及鄭安授教授輪流向大家分享潛精研思的研究成果。透過學術分享,同學們除了能學習到教授們發想研究主題的方式和研究結果的詮釋外,還能從老師們的分享中,挖掘出自己在行傳所能聚焦的研究方向。

▲行傳所全體教授和同學們合影。

結合性別與媒介 探討閱聽人廣告解讀

第一位上台分享的是蕭蘋所長,她以「性別與傳播/科技無所不在:研究界線的擴展與跨越」探討後女性主義,主要包含出生於社會性別觀念較為平等時期的新一代女性,對於廣告文本再現的詮釋。烹飪廣告象徵以刻板印象建構理想家庭的保守家庭論述,即便少子化、不婚、失婚等現象讓台灣家庭狀態越趨破碎化,但廣告仍呈現家庭美好的形象,反之,象徵獨立、自主的進步賦權論述則出現在強調女性個人成就的運動廣告中。透過深度訪談,研究發現女性閱聽人多能指出廣告中性物化現象,這顯示出女性以自我為中心的廣告解讀方式,可做為後女性主義形成的證明。蕭蘋所長的研究將其母親身分和運動興趣及學術結合,由此可見研究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蕭蘋所長說明研究發想。

瞭解產業新趨勢 共創研究新未來

李雅靖教授分享的主題為「永續行銷傳播與擁抱智慧物聯網醫療創新」,她鎖定消費者對企業永續報導不一定買單的現象進行探討,研究結果闡明,企業永續的新聞報導會對消費者的「知覺廣度(個人福祉、大自然福祉、社會福祉)」帶來負面影響,理想化的目標範圍會使消費者認為企業可能難以達成。除此之外,雅靖教授也預計透過三年的時間,以三個計畫的方式,完成對智慧物聯網在醫療上的創新研究,而首要計劃為調查醫療口碑,探討大眾對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專業性的想法。雅靖教授表示,上述研究的發想皆來自新聞報導,故養成查看每日新聞的習慣,同時對所見消息皆抱持質疑態度方能掌握最新產業趨勢,做出最具實務價值的研究。

▲李雅靖教授介紹智慧物聯網。

與論風向網路來 框架詮釋引關注

壓軸登場的鄭安授教授講述主題為「媒體・內容・意義」,他以「非洲豬瘟的媒體再現與網路公眾意見」為例,了解如何透過文字分析的方式,探討傳統媒體和網路論壇對風險事件的再現。報導使用何種框架詮釋被人們製造出的風險,是影響公眾認知、態度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在詮釋框架屬性的部分,PTT強調透過數據來說話的科學因素,四大報則強調政治和經濟因素,這說明在越是帶有情緒性討論的平台,網友們越希望自己闡述的內容具有事實根據。該研究反應了傳統媒體和網路論壇的差異,同時也讓同學們認知到,觀察議題如何於網路上發酵也能是研究發想的來源之一。

▲鄭安授教授闡述研究成果。

學術成果分享會不只創造教授間相互學習成長的正向環境,也讓同學們瞭解到一個研究主題的發想可以來自家庭生活、日常興趣,或是來自每日的新聞內容,甚至是於網路上引起討論的話題。透過將心中的問號化為具體的概念,進而擬出可行的研究執行方式來解決問題,即是教授們想透過分享會傳遞給學生的學術概念。同時,教授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也值得同學們學習與效仿。

【行傳講座】反思性平教育 不讓先天差異成為藉口

【記者郭晉怡/採訪報導】

在父權至上的傳統社會中,流傳著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的性別不平等觀念,隨著時代的進步,性別教育推動人民思想的轉變,讓社會越來越重視性別平等。4月9日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邀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蘇芊玲監事,與大家分享台灣在性別議題上的推動歷程,以及反思未來將面對的問題。

▲蘇芊玲監事(前排中)與蕭蘋教授(前排左二)和同學合影。

推動多元思想 改革性別教育
前人於制度及教育上的努力,成就今日婦女權益得以接受國家憲法保障。蘇監事表示,解嚴後的民主思潮促使婦女運動蓬勃發展,透過將性別平等寫入憲法,希望社會能更加適合女性生存。同時,性別教育也隨著時代改變,婦女新知引領大眾審視存在著男性優先刻板印象的中小學教科書,發現教科書裡僵化的意識形態,而後410教改大遊行促進教改會的成立,性別改革從此開始。人民透過社會運動向政府表達訴求,群眾的聚集展現了人民對議題改革的關注,期望在外擴性別議題影響力的同時,能具體改善社會中的性別政策。

▲蘇芊玲監事講述婦女運動的起源。

解決結構性問題 促進性別實質平等
性別改革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人民缺乏對性別差異的認知,造成社會屢次出現因性別被霸凌、傷害,甚至是殺害的「結構性問題」。蘇監事感慨地提及1996年彭婉如命案,以及2000年葉永鋕事件的發生,她指出事件發生的癥結點在於大眾對性別教育的忽視,結構性地養成了性別相對優勢者的霸權思維,進而使其認為自己能侵犯性別弱勢者。事件發生後,國家先後成立行政院婦權會、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並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這也說明在面對結構性問題時,需透過法律、教育去修正缺口,保障當事人之權益,才有機會進一步解決社會對男女態度的落差,與落實同性別裡的實質平等。

▲蘇芊玲監事說明何謂實質平等。

弱化性平反效果 共創性別友善環境
近年來,人們的性平意識高漲,然而社會對校園性平事件的零容忍卻引發不少反效果。在性別平等教育法的規定下,學校為避免性騷擾、性侵害的發生,衍伸出一系列男老師不收女學生、禁止學生談戀愛等做法。然而蘇監事認為,性平事件不應該只是等待著被處理,或透過消極作為來希望不要發生。性平教育法的初衷是主動保障學生受教權,透過教育養成平等尊重,讓學生有自主能力學會表達,故學校教育與積極目的脫鉤,導致學生的受教權被犧牲,凸顯學校需要重新調整相應作法,從被動等待指令轉而主動解決問題,以回應學校作為教育者的角色。

▲蘇芊玲監事介紹平等的類型。

蘇監事精采動人的演講讓台下同學們收穫滿滿,於此同時,她也期望後續能將性別教育引進公部門、社區等性別知識較薄弱的地方,透過教育的建構,讓大眾學習從較高層次的角度了解議題發生的脈絡,進而重新看待性平事件的發生。相信台灣性別友善環境在蘇監事努力的推動下,勢必能讓更上一層樓。

【行傳講座】洞悉教授專業很重要 新生說明會幫你全面解析

【記者黃梓勛/採訪報導 】

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於4月8日舉行「碩士班新生說明會」,由主持人蕭蘋所長替未來的新生進行系所簡介,並邀請所上老師向同學們自我介紹及說明自身的專業領域。蕭蘋所長鼓勵同學踴躍參與老師的研究計畫並擔任研究助理,除了能獲得獎助學金之外,也可以從中向老師們學習,汲取寶貴的研究經驗。

▲鄭安授老師(前排左起)、譚躍老師、蕭蘋所長、王紹蓉老師、周軒逸老師、張榮華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合照。(照片/黃梓勛提供)

專業領域報你知 行銷研究知性又有趣
中山行傳所結合行銷與傳播的知識,其中研究領域與行銷相關的老師有李雅靖老師、周軒逸老師及張榮華老師。首先,李雅靖老師的教授課程分別是品牌行銷與數位行銷。品牌行銷課程中鼓勵同學參與商業競賽,並由老師親自輔導同學,給予同學許多專業的建議,令學生們收穫良多。談到近期的研究計畫,李雅靖老師目前正在探討永續行銷與AI在行銷上的應用,並鼓勵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一起討論相關的內容。

周軒逸老師開設課程為消費者心理與行為學、廣告效果及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方法。談到近期的研究計畫,周軒逸老師笑著說自己喜歡研究有關「美」的事物,例如外表、食物、產品包裝等等。老師目前正在申請的科技部計畫為,探討政治候選人的顏值與其廣告設計的美學高低,能否產生適當的廣告效果,期待能與有興趣的同學一起探討相關領域。

張榮華老師的授課方向較注重實作,例如數據行銷的課程中,老師會要求學生實際為某個品牌投放網路廣告,希望在行銷管理的知識架構下,成功為品牌數據進行有效分析,這樣的授課模式也極受學生歡迎。談到近期的研究計畫,張榮華老師表示自己正在探討與反事實思維機制有關的研究計畫,從心理學角度去探討消費者處理廣告的思考機制,期待能對學術與理論提出不同觀點的建議。

▲張榮華老師(左一)介紹自己教授的課程與研究。(照片/黃梓勛提供)

由興趣著手做研究 傳播領域不枯燥
研究領域與傳播相關的老師則有蕭蘋老師、王紹蓉老師、鄭安授老師及譚躍老師。首先,蕭蘋老師所開設的課程包含廣告與文化、質性研究方法、媒體科技與社會。廣告與文化這堂課在過去廣受同學好評,老師提到未來卸下行政職務後,將可能重新開設這堂課程與同學討論。蕭蘋老師的研究主要包含性別與媒體,例如廣告、連續劇、流行歌曲,研究方法則包含內容分析、文本分析、閱聽人分析等等。

王紹蓉老師開設的課程包含電腦中介傳播及行動通訊與商務,研究領域如直播、手遊、Line等等。王紹蓉老師最新的研究計畫為,探討直播平台上公益商品的販售與主持人顏值、閱聽人捐款之間的關係,並歡迎對直播有興趣的學生可以一同加入研究團隊。

鄭安授老師指導的課程有資訊素養與倫理、應用傳播統計學及行銷傳播策略。研究興趣則與媒體內容有關,例如「非洲豬瘟的媒體再現」、「創新在媒體上的論述」,主要透過內容分析及文字探勘進行研究。另外老師也特別強調,中山大學裡的資源與環境是老師開心做研究的源泉,並期許能與同學有段非常愉快的相處時光。

譚躍老師指導的課程有媒介效果、進階傳播研究方法、數位內容與社會網絡分析。近期的科技部計畫是研究台灣立委候選人使用臉書對選舉的影響。老師將分析臉書貼文的內容,例如理性與感性的訴求、自我揭露的程度等,並探討這些內容是否提高網友的認知處理水平。老師多使用R語言來分析研究數據,因此歡迎對程式有興趣的同學參與老師開設的課程。

▲譚躍老師(手持麥克風者)與同學介紹自己教授的課程與研究。(照片/黃梓勛提供)

商業競賽的秘辛 優秀學長姐如是說
會後新生同學也積極向學長姐提問,例如是否有參加商業競賽的經驗,碩一鍾小惠同學曾參與今年的ATCC商業競賽,以過來人的身分建議學弟妹可以先報名規模小的商業競賽小試身手,再報名規模大的商業競賽來歷練自己,並在碩士求學的過程中學以致用,方能有較高機率得到好名次。鍾小惠同學接著表示,上課所學習的論文都非常有用,因為論文上佐證過的實驗結果可為自己的提案提供有力支持。另外,新生們也針對畢業出路提問,蕭蘋所長表示行傳所的畢業學生各個都學業有成,並且時常會邀請優秀學生回來所上演講,分享自己的職涯心得,例如曾受邀回來的袁支翔學長現為華文創影視公司的製作人、王繹嘉學長現則為台灣納薩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透過他們的演講,給予同學許多開闊的視野。

▲學長姊與新生介紹自己在行傳所的求學過程。(照片/黃梓勛提供)


新生說明會透過老師的自我介紹與專業介紹,期待新生們可以更了解行傳所,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以及想要指導的老師。蕭蘋所長強調碩士生的訓練與學士生不同,課業較為繁複,提供同學更為扎實的訓練,因此期待新生們能夠鎖定好想要學習的課程,立定好志向,相信行傳所能夠協助同學有良好的未來發展。

【行傳講座】跨境電商無限商機 異國文化一手掌握

【記者林姿妤/採訪報導】

3月31日中山行傳所的「數位行銷」課程中,李雅靖老師邀請到「訊連科技」專案副理馮昱棠先生,與同學分享跨境電商的行銷經驗。馮昱棠先生為行傳所的校友,畢業後曾任職於精英公關擔任資深專案,也曾在美圖秀秀負責海外行銷。由於台灣電商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開始陸續將版圖擴展到海外以獲取更大商機,但成功者並不多,因為異國的語言、政策、文化及稅務等都是極大考驗,箇中關鍵是經營者必須具備不一樣的策略與行銷才能成功。

▲馮昱棠先生(左二)與同學們大合照。(照片/林姿妤提供)

網紅操作必修課 與消費者互動是關鍵
考慮到海外紅利和當地民族影響力,馮昱棠先生的海外行銷主要包含跨國社群行銷、網紅行銷、異業合作與聯盟行銷等策略。跨國社群行銷以網路影音為主,並與海外KOL合作推出作品如漸層人像等影像成果,同時附帶影片教學,讓欲推廣到海外的美圖秀秀app與威力導演app更加具有說服力。

馮昱棠先生表示在網紅操作上必須先了解當地流行文化、網紅影響力,再配合Mega、Macro及Micro網紅進行波段式的宣傳,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其中Mega網紅主要以打開產品知名度為主;Macro網紅則以同步觸及更多受眾為主;最後Micro Nano網紅可以為產品進行深度溝通,進行後續口碑效應的醞釀。

異國行銷大不同 文化與新聞很重要
馮昱棠先生認為如果想要有效推出海外行銷策略,需要了解各國家的文化習慣與法律條款。例如,當印尼與泰國發生暴動,某一方政府封鎖網路造成網路app相關產品停擺時,便須立即暫停網路廣告或相關宣傳;而馬來西亞排華事件的發生也導致在廣告或行銷的宣傳素材選用上需更加小心,盡量不要輕易觸碰該議題。因此在了解這些國家的文化習慣之後,根據其政治與經濟脈動進行行銷活動也是需要隨時注意的事情。

與人相處為主 洞悉產業為輔
除了行銷工作,馮昱棠先生也和同學分享在公關公司的心路歷程,他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執行公關工作,而是如何與「人」相處,他善用自己的觀察力來洞悉每個人的特點,緊接著才是熟悉媒體產業的生態與屬性,方能給出較有效的建議。

近幾年網紅經濟竄起,馮昱棠先生發現有92%的消費者比起傳統廣告更傾向聽信KOL或名人明星的意見,這也有效刺激後續的購買消費能力。因此在海外推廣行銷活動時,需仔細關注當地網紅的發展情形,在這之中更包含文化、政治、宗教等因素,讓馮昱棠先生更確信與人交流的重要性,唯有透過人與人的互動才能掌握一個國家文化的底蘊。

【講座專欄】行銷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講者/服務單位 講座講題 講座日期
林佳怡經理/Verizon亞太區廣告平台策略部 程序化廣告介紹與Cookieless進行式 5/19
施琮仁副教授/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調查資料分析:以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為例 5/19
李志德副總編輯/鏡週刊文化組 付費訂閱 & 媒體的生與死 5/28

==本刊完==

感謝您閱讀本期電子報,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若有任何建議與鼓勵,請於上方惠賜您的寶貴意見,謝謝!

Copyright © 2011-2021 中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IMC 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