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
指導老師
製作團隊


本刊期數
發刊日期

蕭 蘋 教授
譚 躍 教授
曾榆庭、劉睿菊
郭晉怡、黃梓勛

第76期
2020年12月15日

訂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封面故事】
溫柔女子力當道 新任所學會幹部正式登場

【行傳講座】
行傳教師研究分享 認真嚴謹富前瞻性

【行傳講座】
以倫理為人生道路 當企業與社會的守門人

【行傳講座】
聽見你的聲音 看見媒體的價值

【行傳講座】
資源集中打造爆款產品 數字亮點抓住買者目光

【講座專欄】
行銷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系所位置〉

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粉絲專頁



〈觀看人次〉

Free HTML Web Counter

〈電子信箱〉

〈友站連結〉


 


【封面故事】溫柔女子力當道 新任所學會幹部正式登場

【記者曾榆庭/採訪報導】

上任甫滿三個月,新任所學會會長張祐滋和副會長林吟謙同學,開始陸續實踐當初對於所學會的理想規劃,包含擔任所辦公室和同學們之間的橋樑來宣達注意事項、協助擔任講座主持人以及發想有趣又溫馨的活動,她們期許自己能夠為所上師生的凝聚盡一份心力,為在行傳所的日子留下溫暖美好的回憶。

▲張祐滋同學(圖右)和林吟謙同學(圖左)主動挺身而出,成為新任所學會幹部。(杜侑謙/拍攝)

以下為訪談全文:

一、 請兩位簡單自我介紹

張:我是張祐滋,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碩二,是這屆的所學會會長。

林:大家好我是林吟謙,目前是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碩二的學生,我是所學會副會長。

二、 請問當初為什麼會想接下所學會?

張:研究所跟大學生活比起來時間比較短,也比較有一個具體的目標要做完(論文著作),課業相較大學比較重,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參與社團或課外活動,因此可以藉由系學會幹部的期間累積活動經驗,但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當初所辦要找所學會幹部的時候我們這屆同學的意願比較低,就覺得和吟謙可以主動接下所學會,換個角度當作一種練習,讓大家可以透過活動凝聚所上老師與同學間的感情。

林:研究所的生活很開心也很愉快,當我聽到祐滋問我願不願意協助她的時候,我當下想說如果可以以我那小小火焰,燃燒在行傳所每一個同學的心,照亮每一個同學,那也算善事一件吧!希望可以透過自身的幽默,帶動整個中山行傳的氣氛。

三、 到目前為止成為所學會幹部的感想?

張:我覺得研究所跟大學的系學會或是社團活動最大的不一樣是,大學的活動多以趣味性為主,規模較大,參與的同學也比較多,而行傳所所學會主要則多是支援所辦公室的活動,例如協助所辦的講座活動、新生說明會或是畢業典禮,大多較為正式,在這方面我認為我們可以發揮的空間相較比較有限,但同時也給我們機會來練習不同類型的主持或活動執行。

在活動策劃與發想方面,除了上述較正式的活動外,所辦也會希望我們舉辦一些輕鬆活潑的活動讓同學們可以參與,而在這方面所辦的要求就比較彈性,會給我們自由的發揮空間,在經費部分也會盡量支援,讓我們可以透過活動企劃,練習在有限的空間與金錢成本下舉辦活動,都是很好的磨練機會。

林:還不錯,在籌辦活動的部分好像跟之前大學辦的或是上學期辦畢業典禮沒什麼太大差異,但我覺得目前主要亟需努力的可能是與學弟妹聯繫感情、解答他們碩一生活的疑難雜症,畢竟辦活動還是需要人來參加嘛。

四、 成為所學會幹部後有沒有遇到什麼挫折?

張:在活動舉辦上最大的困難是同學的參與積極度,相較大學時期,我覺得研究所的學生對於個人時間分配更有規劃也更具自主性,有些同學可能有工讀或實習工作,且研究所的課業較嚴格,尤其是碩二以上的同學也都有論文的進度壓力,所以在邀請大家來參與的時候會比較困難。

大家可能常會覺得缺乏來參加的誘因,但因所辦能提供的經費也有一定限制,所以有時候只能靠同學之間情義相挺、一個拉一個來參與活動,我們當然希望能盡量做到不要強制同學參加,但參與度仍是目前我們認為較難克服的困難之一。

林:這個說來話長,但這跟我預期會遇到的挫折差不多!所學會是一個學生自治性組織,並不具有任何公權力,想要做什麼或是活動需要的工作人員也並沒有既有制度或機制可以請任何人幫忙,所以因為不想麻煩或是另外拜託別人,有很多事情都是我們兩個自己完成。但也許是如此,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其中的辛苦,也可能會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我們有時還是會感到可惜遺憾。

▲就算有挫折,也無法停止張祐滋同學(圖右)和林吟謙同學(圖左)的努力。(杜侑謙/拍攝)

五、 到目前為止兩位和對方合作的感想?

張:在合作部分,如果要比喻的話,我覺得自己比較像家裡嚴肅的黑臉,吟謙比較像溫柔的白臉,大多數時候是我先宣布官方的活動資訊跟要麻煩所上同學協助跟配合的細項,比較像一個大方向或原則,在公布訊息之後吟謙就會私底下去問看看所上同學們的反應,然後如果發現同學們有疑慮或困難,吟謙就會來跟我討論解決辦法或折衷方案,讓不好意思直接給我們意見或回饋的同學們也可以反應他們的意見。

覺得可以跟吟謙合作是很令人放心的事情,她會有天馬行空的創意想法,也會在在宣傳或執行的時候細心考慮到其他同學們的心情與為難,然後溫柔彙整那些問題,再提出更好的方式,讓我們的活動可以更順利的進行,簡而言之就是覺得合作愉快。

林:很不錯,我的夥伴常常主動面對各方面的壓力,不會讓我承擔太多,就覺得很感謝她。祐滋本來就是一個很細心的人,所以一開始我就認為她非常適合擔任會長,也能把這個工作做得很好!不管是當朋友還是當夥伴,我覺得我們都很合得來,合作愉快。

▲互補的個性讓兩位同學擁有一拍即合的默契。(杜侑謙/拍攝)


六、 對未來一年的所學會生涯有什麼期許?

張:所學會的活動大概已經過去一半了,這學期只剩下「行傳達人秀」聖誕節慶祝活動,下學期則預計會舉辦一個大型的行傳所運動會,希望到時候各位同學們都可以熱烈參與。對自己的期許則是希望可以更有效地分配時間,也可以更圓融或是從更多角度去理解不同人的想法,讓大家可以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都覺得很開心,另外就是下學期我們會選出下一屆的所學會幹部,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踴躍報名。

林:希望可以繼續發揮創意辦一些特別的活動,然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能透過這些活動,讓老師和所上同學之間的感情更加溫!讓我們這個大家庭能夠更溫暖。

七、 近期有所學會活動要宣傳嗎?歡迎宣傳。

張:聖誕節時所學會將舉辦一個「聖誕達人秀」晚會活動,當天邀請了碩一 的同學們準備輕鬆但精彩的表演,很感謝大家在忙碌的時間和繁重的課業壓力下仍然踴躍報名,並認真準備表演活動來給予我們支持,我們也很期待當天學弟妹們的表現! 另外我們也準備了有趣的團康遊戲要讓大家一起參與,當然也有精美小禮物等待大家熱烈爭取,希望這個這學期最後的活動可以稍微讓大家排解一下壓力,更希望可以藉此凝聚大家的感情!大家當天請帶著期待的心,讓我們一起度過一個歡樂的聖誕夜!

林:聖誕活動趕快來吧!先預告我們下學期會有行傳運動會,大家趕快趁 著這幾個月調養身體,準備到時候來動一動!

【行傳講座】行傳教師研究分享 認真嚴謹富前瞻性

【記者黃梓勛/採訪報導】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在11月23舉行「教師研究成果分享會」,分別由所上的王紹蓉教授、譚躍助理教授、張榮華助理教授、周軒逸教授分享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在這場分享會中,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商業行銷與消費者行為等等都與之有關,同學們可以藉此更清楚教授目前的研究近況,如果有興趣也能向教授進行更深入的求教。

▲譚躍老師(後排左一)、蕭蘋老師(後排左二)、李雅靖老師(後排左三)、周軒逸老師(後排左四)、王紹蓉老師(後排中)、張榮華老師(後排右四)、鄭安授老師(後排右三)與同學們一起拍大合照。(照片/黃梓勛提供)

傳播研究真親切 用文字探勘找到新發現
王紹蓉老師的主題是《傳播地理學:適地性媒體之自我呈現、地理表述及社交連結》,著重在社群媒體較為正向的一面,分享近幾年有關美感、遊戲以及打卡的相關研究。當人們使用社群媒體打卡、標記、分享個人資訊時,觀看者也同時能從中獲取許多訊息,對發文者產生印象。王紹蓉老師從人格的角度觀察人們使用社群媒體中打卡的行為,並發現了社群媒體上人們之所以發文很謹慎且精心設計的原因,其與發文者想要塑造的形象有關。同樣是地點,王紹蓉老師進一步研究Pokémon GO這款擴增實境(AR)遊戲,並表示同一個地點對每個人來說擁有不同的意義,端看其行為與當時與他人的互動所定義。由此可見傳播研究既新穎又有趣,與每個人生活習習相關。

譚躍老師的主題是《用文字探勘法探討政治候選人和新聞媒體在社群網站上的影響》,分別介紹了媒介如何報導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行為、主流媒體的報導框架如何影響民眾的風險認知、2016年區域立委候選人臉書助選的成效以及探討台灣空污新聞的擴散過程等。譚躍老師將R語言與文字探勘法應用在研究上,目前正在學習這兩項技術的學生江庭毅表示,過往研究若要探討閱聽人的反應、態度時,常常會使用實驗法或是訪談法,但文字探勘這個技術可以提供不一樣的研究角度,值得大家一同來學習。

▲王紹蓉老師(左圖)與譚躍老師(右圖)。(照片/黃梓勛提供)

行銷領域新發展 生態圈與無為慣性
張榮華老師的主題是《產品網絡:蘋果生態圈》,透過社會網絡理論來研究蘋果公司的各項產品,老師甚至購買了所有Apple產品親自了解其方便性,富有研究精神。而在這項研究中張榮華老師希望能在擁有兩種Apple產品以上的人中,找到人們購買Apple產品的意圖。蘋果生態圈強調方便性,是近年來的新趨勢,因此若是對於「建立產品生態圈」這個主題有好奇心的同學,可以向張榮華老師求教。

周軒逸老師的主題是《消費者無為慣性與影響因素之探討》,分析消費者購物時的心理因素,發現消費者因為錯失促銷而產生無為慣性,使之拒絕購買,長期以來這對於業者的利潤來說具有威脅性。因此從事行銷的人員如果知道消費者的無為慣性是如何產生以及降低的話,就能在促銷手法上有更多因應的措施。周軒逸老師表示無為慣性可以延伸許多有趣的研究,值得有興趣的學生、師長一起投入研究。

▲周軒逸老師(左圖)與張榮華老師(右圖)。(照片/黃梓勛提供)

師生共同參與討論 點亮學術的康莊大道
會後參與討論的師生一同針對研究成果提出建議與問題,張敬晟同學對於蘋果生態圈深感興趣,聽完張榮華老師的研究後張同學表示,蘋果推出名為HomePod mini的智慧音箱用於連結iphone與ipad控制智慧家電,該商品價格較低可讓更多人使用,有利於建立蘋果生態圈。已錄取中山行傳所的政經系同學葉子豪也表示,能夠看到師長與同學互相討論研究成果十分難得,自己對於譚躍老師的研究極有印象,沒想到網路上的資料還可以用來研究新聞媒體。

這場教師研究成果分享會讓學生們看到老師探討學術的嚴謹之處,值得同學們學習。而行傳所結合了傳播與行銷兩大領域,因此還能看到不同領域的老師對彼此研究的建議,既精彩又豐富,而這也是行傳所創立的宗旨之一。

【行傳講座】以倫理為人生道路 當企業與社會的守門人

【記者黃梓勛/採訪報導 】

中山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在11月30號舉辦了「資訊倫理:資訊年代必備的專業素養」講座,由鄭安授老師邀請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林杏子副教授進行演講。林杏子老師執教二十多年,不僅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各政府單位也多有合作。林杏子老師現為台灣學術倫理教育學會常務總監,她也積極參與科技部、教育部對於人工智慧與倫理道德的討論。

▲林杏子老師(前排左二)、鄭安授老師(前排右一)和同學們一起大合照。(照片/黃梓勛提供)

安全與隱私的兩難 倫理價值助思考
林杏子老師喜歡互動式教學,因此在探討倫理議題時,老師習慣帶領大家跳脫複雜的倫理定義,透過個案討論引發同學深度思考。老師以2013年稜鏡計畫遭洩密為例,在此個案中,美國政府為了國家安全竊聽美國公民的通訊資料,Snowden身為該計畫的工程師因倫理道德選擇成為吹哨者(Whistleblower),將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稜鏡計劃(PRISM)洩密給《衛報》,但許多美國人擔心自己的國家安全反而認為他是背叛者。針對此個案,學生羅有成透過倫理角度思考,以「即使是國家安全也不能侵犯人民重視的隱私權」為立論點,堅定認為Snowden應是吹哨者而非背叛者。林杏子老師讓同學主動思考,再進一步引導同學認識倫理意涵,這樣的方式不僅使大家印象深刻,也能訓練同學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理解倫理議題的好方法。

▲碩一羅有成同學對Snowden的行為表示自己的看法。(照片/黃梓勛提供)

專業倫理難抉擇 杏子老師來解惑
倫理議題應用在職場則是「專業倫理」,林杏子老師提到職場上許多決策者認為公司資訊安全議題只是「技術問題」,但其實有許多的調查指出其中會出現更多「人為問題」,例如Epson公司曾高薪聘請一位叫做Shoars的同仁來協助公司推動電子郵件系統,但成功推動之後Shoars發現Epson公司主管會定期檢查大家的電子郵件,對此Shoars表達抗議,最後卻被Epson公司以電子郵件可從事私人用途辭退。從該個案中林杏子老師帶出處理專業倫理議題的處理過程,特別針對有職場經驗的在職專班同學,老師建議同學可以依序分成道德兩難問題、決策方式、價值觀依循、決策結果來看待專業倫理議題,而不是只有對或錯這樣簡單的二分法。

▲林杏子老師解釋文林院都更案的事情經過。(照片/黃梓勛提供)

讓倫理替困境開路 當企業與社會的守門人
在這堂演講中,林杏子老師強調倫理素養從很久以前就甚少出現在學生的教育生涯中。因此國人常在社會問題中出現令人難堪的結局,例如文林苑都更案中,政府認為給予王姓住戶的拆除補償一分不少,但在王姓住戶堅決抗議不接受拆除的同時,政府仍依法拆除王姓住戶的房子。接著老師跟大家介紹美國西雅圖的Edith Macefield老太太房屋事件,這位老太太也遇到建商希望將其房子拆除作為商業用途的情形,但最後協商的結果是建商繞過老太太的房子以共生共榮的形式得出雙贏的局面。相似的事件迎來不同的結局,老師認為如果每個相關利害人都能有個良好的倫理考量,那麼追求利益就不一定是唯一的選擇。

林杏子老師在演講的尾聲表示,倫理的實踐強調自律,當人們能夠對所有的事件理性思考且不受外部任何因素干擾,遵守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道德法規,每當遇到兩難困境都不斷詢問自己決策是否有其目的性,而不單只考慮事件的後果,那麼思考的可能性也相對更寬廣,自己也能更不鑽牛角尖。

【行傳講座】聽見你的聲音 看見媒體的價值

【記者郭晉怡/採訪報導】

報導者,一個透過深度調查進行報導的台灣獨立媒體,所有營運經費皆來自民眾捐款,不收業配、不做廣告,三個月前才剛踏入Podcast領域便入選今年Apple Podcast年度十大熱門新節目。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的網路多媒體創意設計課程於11月28日邀請到報導者副總編緝劉致昕,來向大家分享如何將報導以聲音的方式呈現。

▲副總編緝劉致昕(前排右三)與曹琬凌教授(前排右二)和同學合影。

把提問權交給你 這是屬於你的媒體
網路新聞的數量之多、更新之快,然而報導角度的單一化,使大眾對於事件的認知只能停留於部分區塊,因此有許多疑惑是無法透過看新聞來解決的,例如在演講當天登場的高雄第11屆同志大遊行,許多聲音圍繞在「他們為什麼要穿成這樣?」的問題上。為填補大眾在主流媒體上所無法滿足的知識需求,報導者決定將提問的權利交給大眾,而記者於此則扮演「聚焦問題、找尋答案」的角色。在同志遊行的變裝爭議上,記者便解釋了同志之所以會變裝,是因為遊行的起源來自一群「變裝皇后」,因此透過變裝展現「與眾不同也能過的很快樂」,就是「皇后的力量」。由此可見,將提問權交給大眾並非架空記者的工作內容,透過整合大眾提問,針對主要問題進行深度調查,來回應大眾問題及需求,反而更能證明記者對媒體價值的重要性。

▲劉致昕副總編緝介紹Podcast聲音內容實驗。

看見「人」 也看見媒體價值
「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我是一個『人』」,這是位每天遭受他人異樣眼光看待的精神病患者孔雀王,在拿到麥克風後所講述的一段話。相較於文字,聲音的呈現反而立體化了受訪者的角色,也更容易將大眾帶入脈絡中去瞭解其訴求。所以報導者選擇將麥克風交出,讓這些過去處於弱勢、沒有話語權的人,有機會向大眾說出真實的想法。同時,記者可以選擇採用被動、開放、溫柔的態度進行採訪,不僅可為訪談內容增添豐富度,也能打破目前新聞媒體給人的偏見,給予大眾耳目一新的存在意義。

▲劉致昕副總編緝播放訪談孔雀王的內容。

不去觸碰傷口 也能做出高潮迭起的訪談
劉副總編輯表示,相較於文字報導,Podcast是更能完整聽見受訪者想法的媒介,因此他認為製作Podcast並不需要透過太高漲的情緒張力去強調受訪者的故事,比起觸碰受訪者傷口,記者同樣可以透過解釋受訪者情緒背後的脈絡,來幫助大家理解事件,同時也確保受訪者在被訪談時能自在表達。

▲劉致昕副總編緝講述文字與聲音的差別。


在被演算法所控制的時代,報導者選擇運用Podcast來與主流媒體進行對抗,透過把提問權交給大眾、麥克風交給沒有話語權的人,來建立媒體與社會的互動。除此之外,報導者也將記者的聲音與想法傳遞出來,讓聽眾能隨著錄音彷彿置身新聞現場。透過上述做法,報導者提供了大眾重新與新聞連結的環境,而這也就是報導者所追尋的媒體價值。

【行傳講座】資源集中打造爆款產品 數字亮點抓住買者目光

【記者郭晉怡/採訪報導】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於11月13日邀請駱駝時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石育安,來向大家分享自身的創業歷程。有別於多數電子商務販售低單價的日常用品,石執行長選擇販售高單價的法國手錶,透過觀察社團中的買家型態來建立自身的買賣哲學,將第一批商品在沒有架設官方網站的情況下全部售清。

▲石育安執行長(前排中)與張榮華教授(前排右二)和同學合影。

建立品牌的前提 打造爆款產品
品牌的建立可透過產品售出來累積知名度,是故若要創建品牌,首先便需要有一款明星產品,因此行銷人員於此階段的工作即是「打造或找出爆款品牌產品」。舉例而言,二手社團鮮少有人會按讚、留言,所以石執行長會在交易成功後,邀請買家至貼文底下分享購買評價,藉由讚數及顧客留言的累積來降低消費者知覺風險,同時透過每天在社團內推文的方式來增加產品曝光度,才漸漸地在時間累積下引發迴響。由此可見,創業的銷量在多數時候是緩慢成長的,而產品買賣探討的是消費者心理學,是故行銷必先找出爆款產品,讓產品在網路上或平面廣告等地方大量曝光,才有機會提高品牌知名度。

▲石育安執行長講述如何從零開始將法國手錶品牌建立在台灣的技巧。

建立內容引人入勝 吸引目標客群關注
儘管詳細列出所有產品的資訊能大幅降低消費者知覺風險,但受限於時間及成本因素,甚至為避免產品失焦,石執行長建議行銷人員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先透過STP策略找出產品定位,再將目標客群所關注的事項放上網站即可。至於產品擺放的平台除了網站外,還可以與報商媒體合作,如:世界腕表雜誌,畢竟數位資產的經營有助於品牌在消費者查詢口碑性資訊時被發掘。

▲石育安執行長介紹電商簡史。

依循資源集中準則 創造市場數據亮點
多數廠商會採取購買廣告的方式來提高產品曝光度,期望能讓產品產生排隊效應,然而現今消費者面對廣告的態度卻多為視而不見。石執行長根據過往經驗表示,面對此問題,可透過讓廣告重複出現的方式來強化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所以不管是在Facebook還是YouTube等平台上,「把一個廣告買好,比起買很多廣告還要好」。他建議廠商在買廣告時將「資源集中」,而非平分於所有產品上,唯有如此才能使產品的銷量數據成為市場上的賣點。

▲石育安執行長於演講結束後也詳細回應同學提問。


消除消費者對產品的疑惑,並主動給予購買理由,是促成交易的兩大關鍵,因此廠商可透過找出爆款產品、建立與經營引人入勝內容,以及規劃曝光方式來降低消費者知覺風險,同時刺激消費者需求,進而使其產生購買行為。最後石執行長提到,創業成功的前提是擁有職人精神,唯有熱愛自身的工作內容以及在碰上困境時永不退縮,才能在創業之路上保有最初的熱情,產生持續經營的動力。

【講座專欄】行銷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講者/服務單位 講座講題 講座日期
羅偉特/雄青創業協進會理事長 待訂 12/25

==本刊完==

感謝您閱讀本期電子報,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若有任何建議與鼓勵,請於上方惠賜您的寶貴意見,謝謝!

Copyright © 2011-19 中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IMC 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