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
指導老師
製作團隊


本刊期數
發刊日期

蕭 蘋 教授
鄭安授 教授
簡愉芬、蘇柏銓
賴瓊淑、王人豪

第65期
2019年05月15日

訂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品牌行銷戰】
搶攻母親節商機 社群、口碑是關鍵

【行傳講座】
口碑行銷3大重點  將數據化為戰略

【行傳講座】
數據觸動人心 自奧美淬煉的溝通策略

【行傳講座】
融媒體時代 新舊媒體缺一不可

【行傳講座】
日常觀察是關鍵 成為媒體人要知道的事

【講座專欄】
行銷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系所位置〉

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粉絲專頁



〈觀看人次〉

Free HTML Web Counter

〈電子信箱〉

〈友站連結〉


 

【品牌行銷戰】搶攻母親節商機 社群、口碑是關鍵

【記者王人豪/採訪報導】
每年三到五月是各品牌重要的銷售戰場,而母親節檔期,更是兵家必爭之地。要買什麼?怎麼買?一直是歡慶母親節的核心問題,在行動裝置滿街跑、電子商務興盛的現在,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已隨之改變,在檔期將至的前兩週,也常在線上物色母親節禮品,將主要購買行為轉移至線上活動。

品牌商依據消費者行為的轉變,紛紛投入資源經營電子商務,以迎合消費者需求,並藉母親節檔期提升整年度業績。要如何在一片紅海中搏取消費者眼球,便是行銷人未來將面臨的議題。

▲行動裝置便利性與易用性會影響消費者購物意願。(圖自/Pexels)

行動裝置成購物主流 方便易懂的個人化介面
Think with Google的資料顯示,77%的台灣消費者會直接使用行動裝置聯絡商家,免去排隊時間或是送貨到府的繁瑣,使其逐漸成為消費者青睞的消費模式,而行動裝置也成為多數網站的主要流量來源。不過,業者也需要協助建立方便、好用、個人化的購物介面,讓消費者能夠「速戰速決」,瀏覽的同時也迅速決定購買與否。

但,與其搶破頭進行電商銷售,業者若能提供購物指南,協助消費者選購相關產品,或許是不錯的選擇。網站Transbiz就指出,消費者很難在五花八門的禮物類別當中理出頭緒,電商平台若能建立購物指南甚至活動網站,就能透過數據分析建立個人化風格,推薦消費者從中尋求心意最貼合的產品,繼而提升對平台的依賴感 。

▲平台若提供購物指南,便能協助消費者尋找合適禮品。(截自/momo購物網)

眾家平台強化買氣 促銷活動招式盡出
而國內眾家電商平台,透過母親節買氣的增長,加強節慶行銷的力道,包含蝦皮購物、PChome、momo購物網等,都以簡單易懂的介面引導消費者用最快速的方式下單,同時提供滿額折扣讓消費者能提高消費金額。

而上述三家購物平台,也以不同的促銷方案強打本次檔期的目標群眾。PChome以「愛用精選」與24h的通路優勢,讓消費者能夠貨比三家,尋求物美價廉的送禮選擇。momo購物網則以「寵愛女神節」將消費群眾擴大至以女性為範疇的目標客群。除此之外,該平台也提供「組隊購物」強化婦女團購需求,藉此提升買氣。而蝦皮購物除「媽咪盛典」提供優惠外,更有「媽咪最愛」頁面協助猶豫不決的消費者進行選擇。

與上述商城不同的是,蝦皮購物去年母親節前夕就有「晚輩圖的逆襲」,以有趣的互動模式呈現消費者心目中的「媽媽形象」。今年則設計「聽媽媽的話母親節頂嘴遊戲」,內容延續去年KUSO風格,蒐集大家都熟悉的媽媽語錄,讓消費者感同身受,強化消費者與平台互動。同時,結算頁面也以分享抽好禮讓消費者散布活動訊息,遊戲內活動分數越高,就越能夠抽取折扣碼,並將消費者引導至購物頁面,讓消費者玩得開心,也能買得甘願。

▲蝦皮連兩年推出互動遊戲增加消費者購買趣味。(截自/蝦皮購物)

社群主導消費 口碑成最大助力
相較於購物網站給予的促銷優惠、產品訊息,社群媒體則讓許多品牌商得以越過電商進行節慶行銷。配合母親節檔期,各大品牌藉由社群口碑影響力強化品牌溝通,提供消費者與品牌直接互動的機會。

動腦雜誌依據社群媒體上的母親節相關貼文進行分析,消費者大約一個月前開始母親節的「準備工作」。自2016年起,消費者在臉書上發文與迴響從5.8萬篇提升自10.2萬篇,增加約76%。顯示各大品牌對臉書平台的重視。而臉書上的產品類型則從傳統的美妝、母嬰產品轉對美食、餐廚類產品有較高的共鳴。

近年來,除臉書社群分享外,YouTube意見領袖的內容也在2018年提供相當程度的口碑效應。同時,品牌溝通逐漸不再單以藝人或網紅合作,而會考量到粉絲黏著高、產品分眾的意見領袖,提升產品的高互動粉絲擴散。同時,Instagram上所分享的內容與產品也增強了擴散口碑行銷的分享機制,讓如美妝、甜點等產品,也能強化品牌或是產品對消費者的溝通。

如何掌握社群口碑 Instagram與影音成主軸
行銷人員也常使用多樣的影音廣告喚起消費者與品牌互動。舉例而言,瑞穗鮮乳就採用母親節限定包裝,並以「曬媽媽合照」、「母子都Hen愛」等主題式貼文引起消費者共鳴,進而吸引互動。同時,瑞穗鮮乳也發布YouTube影音增進品牌溝通。

▲品牌規劃影音故事強化消費者口碑傳遞。(截自/瑞穗鮮乳)

統一超商3月起也規劃一系列母親節甜食檔期,產品主打「跨界聯名」、「視覺衝擊」甚至「動態系」甜點,就是希望連三年成長的母親節預購檔期,可以藉由視覺效果豐富的產品,滿足消費者打卡拍照的慾望,提升口碑與買氣。

此外,LINE也邀請知名網紅宅女小紅與知名藝人沈玉琳在「Line品牌名店」直播,透過直播的高互動性與親近性,提供購買者選物方針,促使消費者參與一系列的活動,增添節慶感。

▲LINE以直播方式幫助消費者進行購物決策。

綜上所述,社群互動與口碑行銷成為消費者在決定購買行為時的重要依據,因此社群口碑的重要性也漸受品牌重視,在節日帶來的社會氛圍下,消費者雖有預期消費心態,但實際上品牌溝通也成為消費者決策的憑據,若能透過良好的溝通傳遞品牌價值,發揮節慶行銷的最大利益,消費者不只能在活動中選擇合適禮品,在沈浸母親節氛圍之餘,更能增添對品牌的好感和忠誠。

【行傳講座】口碑行銷3大重點  將數據化為戰略

【記者賴瓊淑/採訪報導】
大數據分析是近年廣受品牌企業重視的工具,網路聲量更是探究口碑行銷的重要指標。4月26日行傳所特別邀請亞洲指標數位行銷顧問公司總經理黎榮章,從3大面向解讀網路口碑的數據分析。黎榮章曾創辦台灣第一間自動化分析、口碑調查研究的「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他利用實務經驗和學生們分享網路聲量對個人、商業、社會議題的價值與影響。
黎榮章總經理(前排右三)與譚躍教授(前排右四)及同學們合影。

重點1: 網路行為數據化  用明星商品搶占口碑排行
「社群行銷就是內容行銷。」黎榮章強調,要怎麼創造內容才是重點。而經營口碑行銷就像種菜一樣,需要播種、澆水、施肥,才會快速成長。且口碑行銷是非常殘酷且快速變遷的,口碑前三名的品牌能夠吸引70%以上的關注,新興企業要進入相同的專業領域會變得非常困難。

企業在發展口碑行銷時,搜尋引擎若無法攻進市場,一切皆為空談。品牌應將資源放在強勢的明星商品上,若品牌沒有明星商品,就很難在網路口碑上造成實質效應與影響。

重點2:外部趨勢搭配內部策略  打造最強口碑行銷
黎榮章指出季節性、節慶這些外部因素也是影響口碑的原因之一,大家討論的話題會隨著時間有所不同。透過數據分析,能夠知道消費者會在何時討論哪些商品或是話題,即可針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推廣。適時地將商品推送至消費者面前,更容易打中消費者,進而促使其購買。

此外,口碑行銷的重點也在於了解網友是如何評價品牌,並且為消費者解決問題。黎榮章說:「很多品牌都不知道自身有什麼好處,也不去了解網友如何討論自己。」長期下來,會不了解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反而流失原本的客群。他表示,企業可以透過文字雲,分析網路上對於品牌的關鍵字,可以更加清楚消費者對自身品牌的評價,往後在制訂行銷策略時,才能事半功倍!

有些品牌已在市場上擁有優良口碑,而他們更需要持續經營與維護口碑排行。不只消費者討論的重點不同,就連競爭者也會不一樣,加上社群平台的演算機制不斷變換,若沒有依照趨勢調整內容,就會使優點變成缺點。黎榮章強調,數位行銷是有累積效果的,隨著執行的時間越長,投入的成本就會降低。也就是說花較少的錢,卻可觸及更多的人,因此就算是口碑第一名的品牌也要繼續經營。

▲黎榮章總經理向學生們解釋數據分析的架構。 ▲學生們仔細聆聽黎榮章總經理的分享。

重點3:選擇平台很重要  找到目標客群是關鍵 
對品牌而言,在對的時間點及正確的場域找到目標客群是非常重要的。「就跟實體商店一樣,需要找到一個有人潮的地點,而關鍵字廣告就必須投資在多人討論的地方。」從不同的媒體中找出目標客群,分析廣告在何處投放的效益較大。他認為企業需進行數位整合行銷,將關鍵字整合到SEO及廣告,才能真正的達到效果。

網路聲量雖是判斷時事趨勢的重要指標之一,但有了數據之後要怎麼去解讀才是關鍵。從不一樣的專業領域與知識經驗出發,觀點就會不同。他強調,進行大數據分析,並非有數據資料就好,從前端歸檔分類、資訊來源整理,到數據蒐集完成後的分析、分類與標籤都很重要。若能有清楚的邏輯架構,就能夠將數據轉化成有意義的策略。

值得產學合作的議題  從學術研究找到商業模式
網紅經濟崛起後,有越來越多廠商會直接找網紅代言產品,社群小編也會發佈與產品相關的貼文。然而何種貼文方式與網紅類型,才能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呢?黎榮章發現,過去的研究大多是與廣告、銷售人員以及購買行為相關的研究,較少探討網路上的導購貼文效果。他認為,未來可以進行產學合作,企業與學術界共同探討網紅類型與產品購買率的關係。

【行傳講座】數據觸動人心 自奧美淬煉的溝通策略

【記者王人豪/採訪報導】
數位內容一直是行銷人所必備的專業能力,但除了創意之外也需要策略規劃、數據分析等專業素養,才能建立更有效的行銷模式。本次行傳所鄭安授教授所開設的行銷傳播策略課程,於4月30日邀請到前任奧美社群副總、現任So Work創辦人王俊人先生分享個人多年經驗所歸納的策略模組、數據化行銷技巧,說明如何基於數據建立溝通策略。
▲王俊人分享工作多年所累積的思維邏輯。

如何應用數據行銷?撩到你才是重點
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系的王俊人,直到研究所才認知到自己「不想繼續做實驗」,因而轉往管理學發展。王俊人表示,他是個很喜歡嘗試新東西的人,所以當一個行銷團隊每個月要創造6,600則貼文,卻又不知道其中的「know how」時,是很浪費生命的行為。此外,他也認為連行銷人也不願分享給朋友的內容,就跟直銷沒有區別。

而要如何避免發布浮濫的內容,除了要將消費者當作朋友外,也需要專業數據分析觀察消費者行為模式,創造適合消費者與企業的內容。王俊人強調,目標客群並不是躺在紙上所描繪的消費者形象,而是消費者是否有瀏覽相關商品的行為。此外,由於AI運算方式的進步,也已經發展出「千人千面」的行銷模式,更得落實點對點的溝通模式、客製化消費者訊息。

因此,對他來說,領導品牌所依循的黃金圈法則,從Why至How再到What的品牌建立過程,也就是「人們不買你的『什麼』,而是買你的『為什麼』」的核心價值,就是他的生活準則。他強調,不該以數位與否區分行銷,而是以「數據化行銷」、「精準行銷」作為標準,透過數據尋求消費者行為軌跡,但最後仍應回歸到要如何觸動人心的內容,最終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王俊人說明搜集消費者行為數據的重要性。 ▲王俊人以腦力激盪的方式激發同學發表意見。

Fusion的邏輯與建立 打造偏心消費者的溝通策略
王俊人提到,過去在奧美學到最多的是思維架構,包含奧美知名的奧美大理想(The Big Ideal)、傳播藍圖思維工具(Fusion)、傳播過程優化專利工具(Dave)等各項思維架構以及Winning Way的提案方式,在協助他設計行銷提案時有相當大的幫助,使他能跳脫既有理論束縛,觸及品牌核心。

他表示,藉由Fusion的商業企圖、顧客體驗、傳播架構、解決方案以及傳播有效性五步驟,就能有效規劃未來品牌行銷內容方向,同時思考潛在消費族群定位,依據各時期目標去設計有效的溝通方案,決定內容的走向要偏向實用或是品牌類型,一步一步強化品牌溝通。

王俊人也說明品牌溝通是要打造偏心的消費者,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忠誠度,創造品牌溢價。所以,品牌溝通時應要衡量內容類型是否能精準打中消費者,他更強調若其中沒有數據做為基礎設計內容,就容易淪為「垃圾內容」,行銷人員也無法從中獲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

▲王俊人(前排左二)、鄭安授教授(前排中)與同學合影。

行銷實戰傳授 以數據制定策略規劃
王俊人以實際案例說明制定策略規劃的邏輯思考,他認為商業目的作為整體行銷企劃的開端,後續則依據不同需求目標,如行銷目的、數位廣告目的等,建構出顧客旅程地圖。他也解釋,不同的目的會引導不同的消費者研究與數據。

王俊人還提到,全面性的數位策略常常會淪於空泛,但如果能夠配合不同標的的消費者研究,品牌就可以透過數據,將資源瞄準對品牌價值最高的消費者,便能依循數據尋找到最佳的溝通模式。他也表示,行銷人掌握到數據後也應用「因為..所以...」的思維去推導消費者行為,找尋痛點,而行銷人在利用相關資料去支撐提案論點時,也該注意資料有用性,才不會落入主觀意識的桎梏。

最後,王俊人表示,用數據分析的方法制定行銷策略,不但能夠「拋棄對目標群眾的成見」, 也能以另一個眼光了解目標群眾到底「喜歡什麼」。

【行傳講座】融媒體時代 新舊媒體缺一不可

【記者賴瓊淑/採訪報導】
媒體產業快速變革的時代,傳統舊媒體又該何去何從?4月19日行傳所特別邀請到東森財經台新聞總監許志明先生,與同學們分享「融媒體時代」的趨勢,傳統電視媒體該如何做好傳播管理與社群媒體經營。許志明透過自己在新聞業20多年的經歷,加上修讀博士時所學習到的學識理論,解析現在新聞媒體界所面臨到的問題。
▲許志明總監與同學們分享他20多年的記者生涯。

「與惡」環境的形成 媒體人的自我修養
有「新聞戰將」美名的許志明,對記者這份職業有著極高的熱情。從基層的駐地記者走入電視新聞圈,對於議題的掌控有極高的敏感度。「傳播界並不需要碩士以上的學歷。」他打趣道,自己在拿到博士學位後,對於升官加薪並沒有任何幫助。但就讀博士讓他看事情的高度、角度變得不同。花了三年半的時間重新探索自己,思考從業20多年以來的意義,更察覺了自身與惡與善的距離。

許志明表示,電視新聞產業中的每則內容在5秒內就會決定生死,在上位的管理者要有果敢的判斷能力,扛起整個收視責任。過於理性的新聞,觀眾不買單;失控荒唐的新聞,卻屢屢創下高收視率,而電視台的廣告收入倚靠的正是收視率。電視媒體人需要有專業的職業道德修養,在收視率與新聞品質之間找到平衡。

▲許志明向同學們解釋電視台的惡環境如何形成。

跟上時代整合媒體  電視產業的翻轉與改革
網際網路崛起後,媒體界產生了重大變革,越來越多用戶將焦點轉移至社交媒體上,變得較少使用電視、報章雜誌等傳統舊媒體。面對新媒體的浪潮,傳統舊媒也沒有坐以待斃,極力地進行轉型並修正內容,將舊媒體結合新媒體,以達相輔相成的作用。

許多人都擔心網路媒體在未來會完全取代電視媒體,然許總監對此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在發生重大事件時,民眾接觸最多的媒體仍是電視,且電視的議題發酵速度較快,不像網路上需要花時間去累積。但未來電視也會導向「分眾化」,製作符合特定觀眾需求的內容是首要關鍵。例如:針對年輕人主打音樂娛樂性質的節目;針對中老年族群則提供保險、長照等健康相關議題的內容。

傳統媒體攜手新媒體  共創加值內容
電視與新媒體可以進行資源共享,電視新聞的畫面透過Facebook社群、YouTube再次曝光發酵。但整體的視覺版面、標題必須隨著露出的平台進行修正與調整,更要針對目標客群會出現的場域進行內容的投放。許志明提到,民視的導購模式就是新舊媒體整合的最好例子。將以往單純的置入性行銷加入電商模式,過去都是決定了節目內容才考慮置入產品,現在則是先決定置入商品再選擇節目內容。

電視與新媒體兩者的觀眾族群落差很大,社群點閱率高,不代表電視收視率就會好。許志明認為,新媒體產業正在成長階段,法規對於新媒體產業相對寬鬆,有很多可塑性。但新媒體不只競爭對手很多,社群演算機制更是經營社群會面臨到的挑戰。未來新舊媒體將如何整合才能創造出最大的商業價值,考驗著上位者對市場的敏感度。

▲許志明總監(前排右三)與譚躍教授(前排左三)及同學們合影。

跨領域多方學習  創造自身的不可取代性
新媒體產業興起後,讓許多就讀傳播科系的學生忽略了傳統媒體的知識。但許總監強調,新媒體的進入門檻低,若能多學習專業領域的知識,對未來求職較有幫助。像生活、娛樂類的軟性新聞替代性很高,同業競爭對手會較多。而財經、科學類則需要花很多心思鑽研,進入門檻高,也較不易被取代。

許志明語重心長地說:「在取得管理權前,要先做好被管理者的角色,更要培養自己本科系之外的武器。」鼓勵同學們除具備本科系的專業知識,更應培養跨領域的技能,接觸不同面向的東西。不要只選擇輕鬆好上手的工作,很容易被市場淘汰,應該多挑戰困難的領域,以因應不斷變革的世代。

【行傳講座】日常觀察是關鍵 成為媒體人要知道的事

【記者賴瓊淑/採訪報導】
本校電子商務中心4月22日特別邀請數位時代創新長兼技術主編黃亮崢,向大家解析網路媒體從過去到現在的變革,及電子商務與日常生活的關係。黃創新長用幽默風趣地解說方式,讓學生們快速掌握身為一位媒體人需具備的素養與能力。
▲黃亮崢創新長(前排右五)與同學們合影。

社群網路崛起  學生力量不容小覷
網際網路剛開始發跡時,只有校園網路的速度比較快,因此很多大學生開始進入網路社交中,自由地在網路上發表言論,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討論共同話題。其中BBS成為大學生們最大的網路匯集地,就連現在頗有名氣的小說家,像是九把刀、藤井樹也都是從BBS上發布連載而爆紅。

成大土木系畢業的黃亮崢,原先的專業背景跟媒體業完全八竿子打不著。是在朋友的邀請下,黃亮崢開始著手PTT 二站的規劃,進而開始接觸網路媒體。他解釋,PTT看板就是部落格的前身,當時的板規是一個看板在一週內至少要發布五篇文章,且每篇文章至少有15個人看過。因此PTT上有越來越多學生開始自發性地分享各類專業知識,像是刑法筆記、香水使用的小秘訣這類的文章,讓PTT 二站聚集了龐大的網路使用者。

▲黃亮崢創新長向學生們講解網路媒體的發跡過程。

從生活中觀察電商走向  創造全新商業模式
身為數位時代技術主編的黃亮崢對電子商務也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人們的生活已經和電子商務融合在一起,必須從生活中察覺電子商務所帶來的變化。像是街邊風貌的變化就與電商環境有關:小時候最愛去的漫畫店,現在只剩下幾間還在苦苦硬撐,唱片行、影像出租店也紛紛倒閉,計程車業者為了自己的工作權利走上街頭。

「任何服務都可以改變。」黃亮崢解釋,過去習慣的事情都是可以被改變的,只要有合理的手法、技術,且被社會大眾接受,就可以顛覆過往的商業模式。要隨時掌握技術的演進,開發下一個世代的產品,學會利用科技創造商機,而不是被它限制了發展的可能性。

▲黃亮崢創新長分享電子商務變革過程。

因應快速變革  媒體人的自我修養是關鍵
隨著傳播工具的顛覆性變革,Facebook、Instagram成為最多台灣人使用的社交媒體。黃亮崢指出,傳播工具不一樣,內容產物也會隨之變動。當新聞走向與記者工作內容與分工都持續地在改變,記者若只有新聞採訪能力是不夠的。媒體人需要保持對議題的敏銳度,了解新領域的內容與專業知識,才能掌握最新資訊。

黃亮崢堅定地說:「這樣快速變化的環境,對沒有專業背景的人來說很痛苦,如果無法接受變遷的速度,只能離開這個產業。」他提醒同學,自身的背景與人脈或許都會成為未來的資源,透過結識不同領域的人,能學習到他們身上的知識。此外,更要多培養自己本科系以外的專長,快速的變革並不會停下,因此更要用心地過生活!

企業經營很難 交棒傳承更難
「創業不難,經營卻很難,要交棒給下一代更難。」媒體業是一個很複雜的行業,多種不同的商業模式同時運轉,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出錯。黃亮崢鼓勵未來想要進入媒體業的學生,平時要多閱讀,不僅能夠拓展知識,更能累積與人交往溝通的共同話題。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訓練自己的邏輯思考,才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此外,他更鼓勵學生多去實習,提早進入產業能夠更了解整體的運作模式,對於未來職涯發展也更有幫助。

【講座專欄】行銷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講者/服務單位 講座講題 講座日期
許梅鈺小姐/福斯傳媒集團行銷公關部經理 跨國媒體在台灣,行銷公關玩什麼? 5/31

 

 

==本刊完==


感謝您閱讀本期電子報,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若有任何建議與鼓勵,請於上方惠賜您的寶貴意見,謝謝!

Copyright © 2011-19 中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IMC 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