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3月15日邀請到教育部玉山講座學者、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與文學院合聘教授李金銓,以「傳播研究的跨界,搭橋與交光互影」為題進行學術交流座談會,分享他在中西傳播學術生涯近五十年的經驗與學思,提供與會學者、研究生未來在傳播界發展所需具備的視野與準備。
李金銓講座教授為知名國際傳播學者,曾任教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城市大學等名校傳播系,於兩岸三地作育英才無數,致力於華人傳播學界的教育與發展。
|
▲李金銓教授以豐富的學識說明傳播研究的現況與發展。 |
技術發展的影響 「人」仍是核心
座談會開始時,李金銓教授以回覆高雄科技大學陳志賢教授所提出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資料科學(data science)對傳播學界的影響和發展破題。他認為,科技無法取代人,雖然技術的發展確實會對產業、生活發生重大影響。人工智慧是福是禍?還是福禍相倚?仍需要思考。他強調「大數據其中的意義仍需要人來解釋,因事物的存在有賴於意義的描繪。」
而將科技發展議題拉回至傳播理論層次來探討,便是科技決定論與政治經濟決定論的範疇。他認為,若將決定論的極端論述當作「邊界」(Boundary)來設定焦點,便能從中找出各自關懷的終極目的,不論是科技決定論抑或是政治經濟決定論都各有所長,不同條件下的語境與脈絡便會從中產生重大的作用。
|
▲行傳所所長蕭蘋(左)與李金銓教授(右)於座談後合影。 |
大數據如何應用 發覺理論的洞見
高科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學系曹琬凌助理教授則提問,大數據所留下的數位足跡能否可能成為相對於人類學「厚描法」(thick description)的「厚數據」(thick data)?李教授表示,科技確實能蒐集全面的數據去預測社會行為,但它所引發的後續效應,是道德倫理能夠處理的範疇嗎?人能夠接受所有數位足跡都被數據資料庫所記錄下來嗎?
不過,他也說到大數據與個案研究是互補關係。大數據確實可以預測大趨勢,但在個案研究當中,小樣本結構可以發現「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意義,並從中提煉出智慧與洞見。他強調「研究個案並非僅專注個案本身,而在於能否層層挖掘出個案本身的意義。」
傳播研究的瓶頸 學術需具備「公共性」
行傳所所長蕭蘋則問到當前台、港、中三地傳播研究的現況。李金銓認為,台灣學術界的信心與野心不夠,僅僅只是複製美國經驗,而中國學術卻發展快速,好學深思的風氣也逐漸形成。他建議,台灣學界仍需多加提問,不必妄自菲薄,盡可能地跳脫美國實證主義的框架。
蕭蘋另問到當前台灣傳播學者在研究本土議題和中國議題上所受到的國際關注差異,對此,李金銓建議,若能將在地經驗、文化情懷等,提升至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意義,並藉由以小見大的理論洞見,就能提升台灣本土議題的能見度。
此外,他更說明社會科學最重要是看待世界和社會的方法,對問題要足夠敏感才能發展出累積性的問題。同時他也強調「學術必須要有公共性」,以公民身份影響社會,保持對社會的關懷,才能以學術視野對民主產生貢獻。
|
▲李金銓教授(中)與與會學者、研究生合影。 |
學術生涯50年 思想與經驗的積累
行傳所鄭安授教授則問到「綜觀過去學術生涯,李教授對學術的理解是什麼?」李金銓認為「最簡單的事物最難回答」,過去五十年的學術生涯中,雖然學中有術,但研究技術僅是事半功倍的手段,也須考量到工具的適用性。不過,相較於分析工具的精良,他更願意閱讀具有洞見的文章。
譚躍教授則針對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提問,似乎很多學生沒辦法聯想理論與問題的關聯性,使得研究無法聚焦。李教授則表示,模仿本身就是好的學習方法,在理論的聯想當中發展對於問題主幹的看法,以戰略性的方法寫文章,層層觸近問題的核心。
最後,李金銓談到面對過去多年的學術生涯時,需要從中找到工作中的樂趣。他也勉勵在座的研究生,學術研究除了能夠提升看待世界的視野外,也能讓人生受用無窮,不論未來是否持續進行學術工作,仍需保有對事物的好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