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
指導老師
製作團隊

本刊期數
發刊日期

李雅靖 教授
鄭安授 老師
陳郁雁、江彥廷
邱子穎、劉皓涵
第41期
2016年4月15日

訂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競賽榮譽
碩二張劭斌團隊 榮獲 WISE競賽總冠軍

人物專訪
高顏值的行傳代表  周軒逸老師開講啦

人物專訪
行傳女神駕到 一窺王紹蓉的迷人世界

【交換分享】
瑞士、沖繩、上海 交換生活大解密

【行傳活動】
碩二導生聚  老師同學相談甚歡

【講座專欄】
讓愛不再罕見 NPO的傳播與公益行銷

【講座專欄】
不可不知的統一 從通路探索銷售契機

【講座專欄】
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系所位置>
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粉絲專頁>


閱報累積人次

Free HTML Web Counter

 

<友站連結>


競賽榮譽碩二張劭斌團隊 榮獲 WISE競賽總冠軍

▲左起為游騰方、張靜儀、張劭斌、黃三益老師、黃之容。

【記者陳郁雁/採訪報導】

本所碩二張劭斌,及資管所碩二黃之容、張靜儀、碩一游騰方四人所組成的競賽團隊「SuperMM」,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榮獲2015年WISE團隊競賽總冠軍,並獲得前往日本東京迪士尼海外培訓的機會!

WISE團隊競賽是由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主辦,秉持著服務的精神,鼓勵參賽學生將個人生活經驗與洞悉目標客群需求的觀察力結合,希望能培訓出具有創意的服務設計人才。由於WISE競賽是長達半年的馬拉松式二階段淘汰制,因此一旦決定參賽,團隊合作是絕對重要的關鍵致勝因素。同時,參賽者也必須學習整合跨領域資源並結合「創意」的點子,著實是一次漫長但扎實的比賽實務體驗!

WISE團隊競賽總共分成四個階段,分別是【分區選拔賽(本校參與南區選拔賽)】、【國內培訓】、【決賽暨國際交流觀摩賽(含頒獎典禮) 】,以及最後的【海外培訓】。唯有獲得前三名的隊伍才能享有海外培訓的機會,而SuperMM一舉奪下了總冠軍金牌獎,並在今年二月前往日本東京,且全程均無需負擔任何培訓費用。

▲比賽流程示意圖(圖片來源:2015WISE團隊競賽官方網站)。

張劭斌說,之所以取名叫SumperMM,其實是暗喻Micky Men的意思。游騰方說,因為得獎的隊伍可以去迪士尼,但又覺得這樣太誇耀,也擔心沒得獎會很丟臉,所以後來就用縮寫。黃之容也笑稱,MM後來還能引申成其他的意思,像是 Mission Minor,「不過主要還是Micky Men啦(笑)!」

在SuperMM三顧茅廬地請託下,資管所黃三益老師終於決定擔任指導老師。由於黃三益的專長正好就是服務科學,堪稱此領域的龍頭權威,此外,他也擔任過多次相關比賽的評審,更是這次分區決賽的南區負責人,因此即使原本黃三益已經收滿團隊,但SuperMM仍然不屈不撓地遊說老師。後來,黃三益確實也在服務流程、服務情境藍圖等專業部分,提供SuperMM很多建議。對於小組上呈的書面企劃,黃三益也採取「不批評、給予意見」的指導方針。游騰方說,「每個章節老師都會仔細審視,最後的需求洞察步驟必須有訪談法的環節,老師也引薦我們去訪問嘉義大學的專家,這都是很珍貴的資料。」

平常SuperMM最常出沒的地方,非圖書館和管院的教室莫屬。小組開會時,會先把當天必須討論的事項條列清楚,再依序討論之。張劭斌說,「我們通常會先把各自意見都先提出,最後找到一個折衷、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游騰方說,「然後接著書面的部分,就是等討論完方向後,把面向切開,一人負責一個部分,最後再統整。」由於比賽必須繳交企畫書的書面報告,並製作上台報告的簡報,小組的分工是非常重要的。

比較有趣的是,WISE團隊競賽半年的賽程中,並不只是一味地要求隊伍發想創意與撰寫企畫書。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特地在分區選拔賽和決賽前,分別舉行一次培訓課程,讓隊伍對於創新服務有更深入的認識,並且強化團隊的合作氣氛。

【南區工作坊】
南區分區競賽前的工作坊,黃之容說,當時共有四十多隊參加,主旨是教導參賽者關於服務科學的流程和設計思考等知識,以及有助於行銷企劃的幾項「工具」。這些工具,是指例如服務流程的準備方法,包括洞察法、訪談法等,其他也有像是運用「便利貼」來發散與收斂創意的思考方法。最後,參賽者可以依照提案的可行性,選出值得執行的方案。張劭斌說,「其實基金會就是希望可以把工具都教給我們,讓我們可以妥善地運用這些工具來完成比賽。」

【南區選拔賽】
歷經一番討論,排除了鹽埕商圈的文化復興、西子灣地區的觀光、環保與夜市金流等議題,SuperMM的南區分區決賽主題訂為「瑞豐夜市」。張劭斌表示,「我們希望可以打造一座智能夜市,透過科技來解決瑞豐夜市目前不方便的地方。」決定主題之後,SuperMM實地造訪瑞豐夜市數次,透過觀察與訪談,分析出更核心的問題,並在此階段獲選了南區分區競賽的晉級資格,成為四隊南區代表隊的其中一隊。

【國內培訓】
在進入決賽之前,溫世仁基金會再度舉辦了一次培訓課程。而這一次的規模更為盛大,有來自北、中、南各區的晉級隊伍,共十二隊,共同在台北度過為期三天二夜的團體生活。活動第一天,黃之容說,「主辦單位帶我們去台大,大致上就是闖關活動,目的是讓我們學習如何團隊合作。」第二與第三天,則進入設計思考階段。不過這次培訓課程與南區分區競賽前的工作坊所教的工具不太相同,但更仔細也更加深入,給予隊伍討論的時間也更長。游騰方說,活動尾聲,主辦單位以影片呈現的方式公布主題,內容意思大致就是「家」的概念;同時,也公布決賽當天將有來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國際代表隊列席參賽,雖然不列入評分,但仍期待彼此帶來的良性競爭。

【決賽暨國際交流觀摩賽】
游騰方坦言,一開始看到是「家」這個主題時,團隊成員都覺得滿難處理的,因為隊伍裡資管所的同學就佔了三名,思考經常不小心侷限在科技的領域,「一想到什麼就覺得可以做APP,老是想用科技解決。」但在全國培訓階段時,發現許多隊伍提出的創意點子經常都帶有溫馨的元素,或者會著重在產品設計等方面,而這裡正是SuperMM的弱勢,「我們很擔心決賽會因為感情不夠而失敗,畢竟科技太冰冷,而主題是『家』。」再者,從題目公布到正式比賽,只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期間又卡到期末考與總統大選,時程非常緊繃。(黃:總統大選是1月16日,18日就是繳交書面和PPT的時限,真的很崩潰!)

關於總決賽的主題,SuperMM從眾多主題發想,得出十二個題目後,包括老人、單親、育幼院等議題。最後,依據可行性與時間限制,決定選擇可以從自身經驗出發的「遠距家庭」作為題目。所謂遠距家庭,指的正是像SuperMM成員們這樣長時間離家在外求學的離鄉學子,由於這樣的家庭型態不在少數,但卻又鮮少受到討論,故希望藉此機會深入了解這個現象。1月20日決賽結束後,當天立即公布名次,SuperMM即以優異的表現勇奪金牌獎總冠軍,搶得前往日本東京迪士尼的重要席次。

【海外培訓】
張劭斌說,海外陪訓主要參觀了三個地點,包括東京迪士尼本身的兩大園區「迪士尼樂園」和「迪士尼海洋」,以及橫濱的八景島海島公園。培訓內容為進入企業內部上課,透過企業工作人員的講解,了解到他們是如何提供服務的。同時,也讓與會者親身「體驗」服務(張:其實就是去玩),透過這個「體驗」的過程,把觀察到的、體驗到的全部記錄下來,像是到底還有那些地方可以再改善,並提出解決方案,「這就是海外培訓的核心重點。除了企業教學,還請到日本慶應大學的清水教授和日本國家觀光顧問前來授課,收獲良多。

簡單來說,這場海外培訓的宗旨就是讓與會者更加認識日本觀光產業的服務精神,以及應該用怎麼樣的態度與行為對待顧客。張劭斌舉例說明,迪士尼就有一個準則叫作「SCSE」,「第一個S是『安全』,因為無論如何安全是最重要的。第二個C是『禮貌』,再來的S是『Show』。而等前三項都做到之後,再來追求E,『效率』。」東京迪士尼大致就是以這樣的執行方針,向顧客傳達並實踐他們的服務品質。

黃之容也表示,簡單來說,這一次海外課程的機會,「就是讓我們了解到日本人在做服務這方面的時候的精神是什麼」。張劭斌也說,「總之就是要去觀察到底應該如何提供服務」。而特地去了日本這一趟,大家都可能因此產生不同的新想法。

海外培訓的最後,團隊也必須依照體驗服務,針對東京迪士尼提出問題與解決方案。經歷了一天的遊覽,SuperMM根據自身感受歸納出三項問題:第一,由於人潮多、排隊時間長、設施也多,遊客難以在有限時間內玩到最多設施。第二,迪士尼園區內經常有許多身著卡通人偶裝的工作人員,但遊客無法得知他們現身的確切時間地點,因此難以把握拍照的機會。第三,由於樂園占地範圍非常廣,團體遊客可能會暫時分散,但卻很難找到一個適合做為集合地點的醒目地標;例如若約定在「某某建物的門口」,實際上卻很難找到精準的位置,白白浪費許多時間在找人上頭。游騰方說,「我們就是綜合上面三個問題去提出解決方案。」

在這為期半年的比賽當中,有歡笑也有疲憊。但SuperMM卻能秉持初衷,一路堅持到底,最終嘗到勝利的果實。回想這半年的酸甜苦辣,游騰方說,「因為南區初賽的時候我們的主題是瑞豐夜市,為了觀察,所以我們還吃了一個禮拜的瑞豐夜市。」對此,黃之容也感到非常有共鳴,「每次的主題我們都會想辦法讓自己玩到(笑)!」游騰方接著回想,「之前有一次是去嘉義訪問專家,我們還順便去買了福義軒!」反正,對SuperMM來說,他們的宗旨就是要想辦法在即使非常痛苦的時候,也要玩一下!

不過,游騰方也強調,因為賽程很長,「堅持」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張劭斌也說,「其實我們等於是參加了兩場比賽,而且很想去迪士尼,所以壓力真的很大。」黃之容則表示,「其實每次最難的部分就是一開始的發想階段,但一旦題目訂下來,就會比較踏實一點了,接下來就只要照著Google行事曆走,大致就沒有問題。」除此之外,SuperMM對於WISE競賽的共同感想都是──「熬夜熬不停!真的好累!」

張劭斌感性地說,由於每次遇到困難時,團隊成員都會一起討論,找到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解決方案,真的很有成就感。至於對未來有意參加WISE競賽的學弟妹的建議,大家口徑一致地認為,「一定要很有熱忱,要能享受才能堅持下去。」由於這是長期的比賽,一旦鬆懈,就很有可能會在分區競賽結束後就失去動力。

張劭斌說,溫世仁基金會是以教育為出發點的基金會,WISE團隊競賽其實是其次,它主要還是希望可以教育我們,所以才會大費周章地在分區競賽和全國決賽前都開設工作坊。因此即使最後沒有得到名次,參加這場比賽的過程還是可以收獲很多。

除了態度,游騰方也建議,在寫企劃書的時候,必須清楚主題的流程建構跟思考邏輯,「要想怎麼讓每個環節都扣起來。」張劭斌也說,「就像寫論文時會想著為什麼要寫這句話,比賽也是一樣的,當提出一個想法,要去思考它為什麼可以解決問題?所以要找文獻佐證。」由於決賽時SuperMM就有找到一篇關於遠距家庭的關鍵文獻,因此除了實地觀察與訪談,學會運用文獻輔助比賽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游騰方特別分享了一項關於簡報的小技巧。他說,在報告結束後的QA時間,「預先想好評審可能問什麼,然後把答案的PPT頁面做好,除了可以節省報告時間,也可以用故意出現小缺陷的方式,讓評審跳進去。如果被問到,就可以立刻跳到那頁PPT呈現,有效的轉換QA時間,把主導權拿過來,變成我們報告的時間。」若能善用這個方法,在回答的時候也會感覺比較有條有理。黃之容就說,「像我們南區決賽跟全國決賽時,所有評審的問題我們幾乎都囊括到QA裡面了。」而此舉也可能使評審因此覺得參賽組別確實是有認真在思考問題和細節的。

▲比出代表WISE的「W」的SuperMM成員。

 
2015WISE競賽總冠軍團隊專訪

 

【人物專訪】高顏值的行傳代表 周軒逸老師開講啦

【記者劉皓涵/採訪報導】

本期行傳所電子報可大飽眼福啦!記者特別專訪本所帥氣又認真的周軒逸老師!周軒逸擅長行銷領域的研究,當憶起求學過程,雖然一路平穩順利,但受到家中父母期許,他在大學時期選擇就讀理工相關科系,然而其實這並不是他的興趣所在,便將注意力轉移到「橋藝社」上。他說,那個時候一週甚至會花5到6天參加社團活動,熱衷於參與各種比賽,也因此練就好身手,還曾經考慮徵選橋牌青年國手。

後來之所以深入行銷領域,周軒逸說其實有許多原因。首先,是因為從小就喜歡看電視、電影、戲劇……等節目,接觸了許多廣告,也很崇拜偶像,因此選擇與之接近的「行銷」作為自己的研究專長。出生於商學院的周軒逸,不同於其他政治或是傳播背景的學者,多使用量化實驗法研究政治傳播,促進跨領域的理論結合應用。榮獲104年管理學報「實用價值類」論文獎的周軒逸,在課堂上總是期許自己,透過每門課的訓練,讓學生真正瞭解理論,並能在實際生活中加以應用。他也特別強調理論與實務結合的重要性,特別是行銷傳播的相關研究,解決實務上的重要問題、挖掘潛在機會,能為業者提供什麼樣的具體行銷建議,透過理論和實證,協助業者掌握消費者的心理與行為,另一方面,也能提醒消費者如何聰明理性決策。他認為,學習最重要的是一步步精進的過程,包括在這之中得到了什麼、吸收了多少,而不須過度在意每一次的成績。

研究之餘,周軒逸也說更要注重興趣的培養以及紓壓的方法。提及研究之外的興趣,他神采奕奕地笑說:「最喜歡出國旅遊,不論是欣賞美景或是大啖美食,都是一個很好的紓壓方式」。今年寒假,他就選擇紐西蘭作為旅遊行程,並直言羊駝的毛非常柔軟,各式各樣的景色都讓人感到相當放鬆。

最後,周軒逸藉此機會提醒所上同學,希望行傳所的大家都能把握最後的學生時光,充實自我、好好玩樂之餘,也要多方面充實自我,努力學習知識與專業技能。尤其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雖然充滿痛苦與壓力,但卻能有效訓練資料蒐集與表達等能力,也會有扎實的邏輯推理訓練。這些辛苦的付出與累積,在將來的職場中終將成為能夠完美達成上司各種要求的絕對利器。
1

▲大啖美食,也是出國的樂趣之一。

行傳同學的私密Q & A

Q1:老師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神奇寶貝的呢?最喜歡的是皮卡丘嗎?為什麼?

A1:我記得...第一次看到神奇寶貝的卡通是在碩士還是博士班時期,當時因為寫論文做研究投稿的壓力很大,所以喜歡看一些可以讓頭腦比較放鬆的電視節目,例如卡通之類的,所以第一次看到神奇寶貝就覺得很可愛,很輕鬆這樣。
Q2:那老師最喜歡的神奇寶貝是皮卡丘嗎??
A2:不是欸,其實我最喜歡的是波加曼,一隻可愛的企鵝。
Q3:為什麼?
A3:因為他就看起來呆呆的,又扮演著很搞笑的角色,很萌、天然呆。

Q2:聽說老師很喜歡小S,可以說說看最喜歡她的甚麼作品?或其他關於自己喜歡的藝人的事情嗎?

A2:我從小S主持娛樂百分百時就很喜歡她了,因為她的主持風格很搞笑,又敢扮醜。
Q2:所以老師也有看過徐老師嗎?
A2:有阿,也有看過徐里長,心裡覺得:好敢哦,很放得開,很好笑。
Q2:那老師也愛康熙來了?
A3:對阿,她後來主持的我通通都有看,還有大小愛吃,連帶也有買他們的CD,最喜歡「愛不持久」這首歌,那首歌滿好聽的,又是小S的詞曲創作。
Q2:老師也有買小S最新的專輯囉?
A3:我有下載來聽,也有去華山演唱會,到現場覺得好值得,還一度有想哭的衝動!

Q3:最後,請問老師出去玩是不是都會帶著一隻猴子娃娃?

A3:幾乎都會!因為我不喜歡自拍,也不喜歡單獨拍風景,所以想說用猴子娃娃當成主角。


【人物專訪】行傳女神駕到 一窺王紹蓉的迷人世界

【記者邱子穎/採訪報導】

舉手投足間不失風采的王紹蓉副教授,是中山行傳所同學們口中不折不扣的「女神」。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入王紹蓉的世界,與女神近距離接觸!

▲充滿魅力的王紹蓉副教授。

人生就像是一段出乎意料的旅程,在台北生長的王紹蓉,由於家族中有多位親戚擔任教職,因此從小就立志「不要當老師」的她,卻在進入職場幾年後,毅然決然重回校園的懷抱。結束美國研究所碩士班的學業後,王紹蓉曾投入媒體產業工作,然而制式的工作環境,與緊繃的生活步調,讓她意識到這並不是自己所期望的生活,也因此讓王紹蓉重拾當學生的念頭,進而在美國攻讀博士班,並找到了研究興趣所在,邁向過去所意想不到的教職路。甫接下管院國際事務中心主任的王紹蓉,也勉勵同學應多多參與國際交換學程,不僅能拓展人脈,也是自我學習、開拓視野的好機會。

王紹蓉專注於社群媒體、電腦中介傳播等領域研究,談到選擇此項專業的原因,她說現今社會已離不開新科技的發展,生活中十之八九都與手機、電腦有關。王紹蓉戲稱自己「若不是在臉書上,就是在前往臉書的路上。」王紹蓉也強調,選擇與生活相關且有興趣的領域,才能長久維持研究的熱度。在王紹蓉的課程中,看不見從教科書上節錄的內容,滿滿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案例,總是能輕易引起同學的共鳴與討論。「理論之所以是死的,是因為我們沒有將其融入生活」,因此王紹蓉也希望能藉由課程結合實務,活化生硬的理論,讓同學在未來能運用課堂上曾學過的知識,在職場與生活中受用無窮。

若說逛臉書是生活和工作的一部份,王紹蓉平時的舒壓良方就是逛街與享受美食,而手機遊戲則是睡前的助眠神器。同時王紹蓉也熱衷蒐集各式可愛小物,Hello Kitty是她的最愛,當提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Hello Kitty時,王紹蓉笑著說:「大概是從意識到自己年華老去的那刻起吧!」舉凡Snoopy, Winnie the pooh等可愛、萌萌的(非活體)小動物都是她的收藏範圍,但並不包括把這些可愛小物穿上身,因此衣服、鞋子並不再收藏名單中,但筆、項鍊、鏡子、水壺、記事本、筆筒、浴巾等,王紹蓉皆能如數家珍,還有學生送的kitty衣架、鏡子、名片和文具收納盒擺在我的辦公室。可愛的東西是生活點綴,同時能讓人心情獲得療癒。

▲來自學生的kitty衣架禮物。

王紹蓉認為,做研究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成長,在將來回頭看時,希望每個時期的自己都能精益求精,並隨時保持求新求變的精神。而碩士班是人生的精華期,跳脫了以往對人生的一知半解,青澀中卻又帶點成熟。因此,王紹蓉鼓勵同學珍惜在學生時期所遇到的人事物和擁有的一切資產,並充實在行傳所的所學,相信這一切收穫不但能使自己在畢業求職時無往不利,更會是未來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行傳同學的私密Q & A

Q1:老師平常的休閒娛樂除了玩玩手機遊戲外,是逛學生的FB並截圖當教材嗎?
A1:休閒娛樂應該是逛街吃美食紓壓吧!手機遊戲則是睡前的助眠神器,至於逛臉書不能算休閒娛樂,因為那是生活和工作的一部份。我不是跟你們說過我住在臉書嗎?研究點子和上課教材都在那裡,而且臉書就是一本人性之書,在裡面可以閱讀人生。

Q2:大家都猜不出女神的真實年紀,請教女神凍齡有什麼秘訣嗎?
A2:我的真實年紀不是18歲嗎?有人懷疑?是誰懷疑阿?這還需要猜?我就是18歲還需要凍齡嗎?一定要問的話,就是多吃paper、多寫論文,可以讓人頭好壯壯、常保年輕。


交換分享瑞士、沖繩、上海 交換生活大解密

【記者陳郁雁/採訪報導】

本校交換學生計畫共分為三部分,包括「日本地區」、「中國地區」,以及「其他地區」(指日本、中國以外所有地區)。每學年,都會重新舉行一次徵選,由於學制的關係,不同地區開放徵選的時間點也不同。上學期,首先開跑的是日本地區(每年9月),接著是其他地區(每年11月),而到下學期,則是中國地區(每年2月)。104學年度上學期,IMC共有三位同學參與了這三個不同地區的交換計劃,分別是前往瑞士的碩二周頌宜、日本沖繩的碩二黃斯佳,以及中國上海的碩二張教雍。接下來,就讓我們透過Q & A大哉問,來了解他們這半年來的異鄉生活!

※其他地區:周頌宜

基本資料

  • 交換國家:瑞士,溫特圖爾
  • 交換學校: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 (ZHAW)
  • 交換系所:管理與法律學院
  • 交換期間:2015年9月至1月

交換經驗Q&A

Q1:為什麼會想要申請交換學生?

A1:本身就很喜歡旅遊,尤其嚮往富含文化及歷史的歐洲,更想看看歐洲國家是如何做到高人權、高社會福利,並與當地人交流學習。原本大學就有意願交換,但學校門檻要求多、姊妹校少,來到中山後資源豐富,才想試試看。

Q2:準備交換前,做了哪些準備?

A2:進中山後查過相關的申請條件,9月便開始準備托福,像是背單字、寫考古題等。原以為下學期才申請歐洲學校,沒想到11月底就截止,於是硬著頭皮去考,很幸運地成績尚可。確定隔年9月到瑞士交換後,便決定碩一學分要修到極大值,碩二下學期交換回來後才不會那麼辛苦,也可以專心拚論文。從3月份開始,瑞士的學校陸陸續續寄相關資訊,像是課程選擇、宿舍申請、學生簽證等,就按部就班跟著行程走,也會有學伴聯絡你,完全不用擔心。

Q3:是否有相關獎學金資訊可以申請?

A3:目前台灣的官方機構並未提供針對瑞士留學的獎學金,但可以試試申請教育部的學海飛颺計劃,申請上教育部會提供4-6萬不等的補助,不過這計劃成績占很大部分,申請前一學期的成績非常重要。

Q4:你在該校修習的課程有哪些呢?為什麼想要修這些課?

A4:
(1)初級德文課:瑞士溫特圖爾屬於德語區,既然都要在此生活半年,基本的語言是需要的。
(2)跨文化管理:這門課限交換生修,主要是想多多認識其他國家的學生,互相分享各國文化,互相交流學習。
(3)全球行銷:碩班主修行銷傳播,想延續自己的專業,並了解國外老師如何教授此領域的課。

▲ZHAW的交換校多達46所,此為校內一景。   ▲德文競賽第一名。

Q5:異國的日常生活分享?

A5:瑞士物價大概是台灣的三倍多,因此平日為省錢大多自己煮三餐、走路到超市及學校,週四晚上會特別跑到瑞德邊境的超市搜刮便宜食材。也因為如此,常常和宿舍的朋友一起搭伙,廚藝也進步神速。在瑞士的生活除了上課,就是煮飯以及規劃旅遊行程。

▲學餐,9瑞相當台幣300元。 ▲想念台灣味,一群台灣人一起炸鹹酥雞、煮燒酒雞。
▲和宿舍朋友一起慶生。   ▲周頌宜在瑞士的宿舍。

Q6:交換期間參加過的特別活動?

A6:學校非常用心迎接交換生的到來,除了迎新茶會之外,還有聯誼活動,以及每個月的English Corner。9月時,參加了慕尼黑啤酒節,12月則參加歐洲各地的聖誕市集活動,包含瑞士、德國、奧地利,體驗當地人重要的文化。

▲學校在酒吧舉辦的聯誼。    ▲學校舉辦的餞別會。

 

 

 ▲奧地利市政廳前聖誕市集。   ▲慕尼黑啤酒節會場。

Q7:在交換該國受到特別的文化衝擊?

A7:
(1)歐洲國家非常重視勞工權益及家庭生活,平日準時五點下班,假日絕對休息,在瑞士,尤其嚴格遵守!剛到瑞士非常不習慣,沒有24小時的便利商店,更沒有所謂的夜生活。到了國定假日,不像台灣各家商店門庭若市,瑞士街上則空蕩蕩的,這樣的規定造就他們良好的生活品質,進而帶動國家的經濟力。
(2)瑞士人非常遵守交通規則,尤其奉行禮讓行人。在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上,甚至沒有斑馬線的狀況下,只要有行人通過一定減速慢行。一開始還會等他們過,但發現瑞士人會揮揮手示意我們先走,久而久之就習慣,回到台灣反而覺得奇怪!
(3)瑞士人注重家庭生活,假日的公園裡時常看到爸爸、媽媽和小孩一起遊玩,而不只有媽媽,父母之於小孩在瑞士是同等地位的。順帶一提,瑞士的地鐵有小孩車廂,也就是有遊樂設施的車廂,讓父母及孩子都能夠放鬆。
(4)不過,歐洲國家天氣寒冷,瑞士位處內陸屬於乾冷,冬天時常凍到嘴唇龜裂、手腳沒知覺,為了保持身體的溫暖,瑞士人非常愛抽菸、喝酒。在開放空間,十之八九都會抽,對於亞洲女生來說有點不適應。

1
▲假日伯恩玫瑰園父子對弈。

Q8:在瑞士境內印象深刻的旅遊經驗分享?

A8:瑞士著名的是風景,一個僅大台灣一點點的國家,卻擁有入此豐沛的山景,真的讓人震懾!重要的三座山,分別是馬特洪峰、鐵力士山、少女峰皆拜訪過,最喜歡馬特洪峰及其山下的策馬特小鎮,彷彿來到仙境,空氣清新、湖水清澈,身心靈都得到放鬆。順帶一提,在瑞士,最喜歡的市景是首都伯恩,最喜歡的石雕是琉森石獅子。

▲瑞士首都伯恩舊城區。    ▲瑞士琉森石獅子。

在瑞士境內旅遊不可或缺的就是半價卡及七點後免費卡,這是對國外留學生的優惠,舉例來說,從溫特圖爾到少女峰原價98瑞(3200台幣),使用半價卡即49瑞郎,晚上七點後回家則免費,一下子省了147瑞(5000台幣),相當划算!千萬注意不可以逃票,瑞士是個非常守法的國家,每次搭火車必查票,被抓到除了罰100瑞之外,還會留前科紀錄喔!

 

 

 

 

▲策馬特小鎮,後為馬特洪峰(上二圖)。

Q9:其他地區或國家印象深刻的旅遊經驗分享?

A9:
(1)德國慕尼黑:我們到的隔天是啤酒節開幕式,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遊行會場,到達時人山人海,完全看不到遊行;這時有位德國大叔看我們嬌小,將他的位子讓出來推我們向前,於是就進入搖滾區,非常感謝他。晚上也入境隨俗吃了道地的德國豬腳及德國黑啤酒,德國是我瑞士以外的第一個旅遊國家,經驗非常美好!
(2)奧地利維也納:有人說沒丟過護照或沒錯過飛機,就等於沒出過國。我們在奧地利就錯過飛機了,當空姐說gate已關閉的那一剎那,心都涼了。只好立馬詢問櫃檯下班飛往瑞士的班機時間,一個小時後就有,但要價300歐元(11000台幣),對於窮學生背包客來說根本是天價,直接放棄。之後查詢鐵路班次及價格,雖須耗費15小時,不過89歐元的花費我們才負擔的起,回到瑞士是早上十點,直接拖著行李箱上德文課,超級熱血。
(3)希臘聖托里尼、義大利威尼斯是歐洲國家中較特別的城市,跳脫教堂、市政廳等景觀,這兩個城市值得一去!如果你喜歡富有深遠文化及歷史的國家,那就要去德國;喜歡風景,非瑞士莫屬。

▲希臘聖托里尼。    ▲義大利威尼斯。

Q10:建議未來學弟妹若想申請交換學生,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A10:中山的姊妹校遍布歐洲各地,首先評估自己欲交換至哪所學校(國家),因每間學校的英語要求不同,接下來就是以當所學校的英語門檻為目標,在11月前收到托福或多益(托福選擇較多)成績單,即可申請。很多人會擔心自己是否能夠適應國外生活?把這個當作一個挑戰,給自己一個出走的機會,你會發現世界很大,你的力量也很大!

 

※日本地區:黃斯佳

*基本資料

  • 交換國家:日本,沖繩
  • 交換學校:琉球大學(りゅうきゅうだいがく、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 交換系所:法文學部 STRP program
  • 交換期間:2015年09月至2016年03月

*交換經驗Q&A

Q1:為什麼會想要申請交換學生?

A1:因為想把握最後以「學生」的身分到國外學習與生活的機會,所以在考上研究所之前就已經開始在心中規劃,若是能順利進入研所,就一定要盡早爭取交換資格。

另外,會選擇日本地區交換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日本的歷史與文化,對日本的影視圈也算是挺熟悉的,某種程度可以說是「哈日族」吧。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日本的物價比台灣高上不少,當然我也考慮過東京或京阪地區的學校,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物價、房價較低廉的沖繩琉球大學。

Q2:準備交換前,做了哪些準備?

A2:我的理想計畫是碩一申請交換、碩二上出國、碩二下後返台專心完成論文,又因為日本地區交換的申請總是在第一學期開始沒多久就必須完成,所以一切可以說是趕上加趕。

除了申請資料必須在還處於摸索階段的碩一上交出之外,為了返台後不要累積過多的必修學分而延誤畢業,碩一時的兩個學期都很盡力地把學分修到最滿。當然,非必要情況下並不建議碩士生修太多學分,然而在我心裡已有所覺悟的情況下,硬著頭皮也盡力完成每一堂課程的學習,那個過程的確是夾雜著不少痛苦,但是眼看得以照著自己理想中的時程完成這些目標,還是感到挺欣慰的。

至於語言的準備與學習,在學期中最常做的訓練就是看日劇、日本綜藝節目,還有廳大量的日文歌曲。因為我長年以來都在做這些事情,所以並不會顯得刻意而有負擔,看日劇語聽日文歌反而是我苦悶的報告海生活中的最佳娛樂,在這過程中也多少能保持日文聽力和語感的訓練。

Q3:是否有相關獎學金資訊可以申請?

A3:有的,在申請琉球大學課程計畫的同時,就可以在表單中決定是否申請JASSO獎學金。雖然JASSO獎學金其實給得挺大方的,但是留學期間未滿一年的人似乎較難申請成功,我們這次出國半年的學生也幾乎都沒有拿到這份獎學金,是比較可惜了一些。

Q4:你在該校修習的課程有哪些呢?為什麼想要修這些課?

A4:琉球大學的交換學生計畫(分為全日文組的STRP program和全英文授課的URSEP program)其實挺像是語言學校的課程那般紮實,以我自己選擇的STRP為例,在學期初會讓所有留學生進行分班測驗,之後再以分班結果進行選課。

基本上每個人在選課時會拿到自己專屬的「可選課表」,必修課包含「日本語讀解」、「日本語聽解」、「日本語作文」,而我另外還選修了專門學習沖繩本土文化的「沖繩事情」,以及「上級讀解」課程。

其實光是必修課程就佔據了幾乎是每一天的上午全時段,經過半年的訓練後,的確是在聽說讀寫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我們每一個人到了期末都對自己的變化感到驚奇(笑)。選修上級讀解除了是想要鍛鍊自己閱讀長篇文章的能力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那是我的班導開授的課程(笑)。

而既然到了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就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歷史與文化,由於過去就經常聽說沖繩是和日本本土很不一樣的「南方樂園」,因而選修了「沖繩事情」想一窺究竟。果不其然,沖繩有太多獨特的故事與背景,由於地理位置的必然,導致其集結中、美、日、台,甚至更多的南島元素於一身,形塑出沖繩兼容並蓄的魅力。

▲琉球大學教室一隅。   ▲琉球大學入口。

Q5:異國的日常生活分享?

A5:留學生在琉球大學的住宿最主要有一般的學生宿舍(寮),以及專門讓留學生入住的「國際交流會館」。我很幸運的抽到了國際交流會館,每一個人的房間裡都有簡單的廚房、獨立衛浴間、書桌、衣櫃……一應俱全,簡單來說就是個人小套房,算是很高級的住宿環境了。

琉球大學的留學生之間有很多的交流活動,像是迎新派對、萬聖節派對、聖誕派對,或是各班級的「食事會」等等,都在會館舉辦,所以對於像我這種本身就住在會館的人而言真的是非常方便!在那樣的場合和不同國籍的人聊天、喝酒、交換聯絡方式,不知不覺就拓展了大量的臉書好友人數,這大概是我人生至今交友廣度的巔峰了吧。

以班級成員而言,同學們來自亞洲、歐洲、美洲,人口分布相當平均,因此在課程中進行文化討論時往往能獲得一些「從來沒有意識到」或是「從來不曾理解」的觀點,就連亞洲人之間也可能會有很大的價值觀差異,這是留學生涯中很難能可貴的經驗。

▲班級食事會。   ▲會館房內擺設。
1
▲台灣人農曆新年會。

Q6:交換期間參加過的特別活動?

A6:沖繩有許許多多充滿琉球傳統文化特色的祭典,當中包含了在舊曆6至8月(大約新曆7至10月)期間舉辦的大綱引,目的在於消災解厄,簡單來說就是巨無霸拔河,拔河贏的一方將會在未來一年中獲得好運,結束後還可以把繩子帶回家掛著,祈求接下來一整年平安順遂。

10月份的時候,我們剛好趕上了「那霸大綱引」活動,祭典過程相當熱鬧,各地代表還會舉著旗子出來遊街。很幸運地,我們參加的一方獲得拔河的勝利,過程中超拼命,還拔到手流血哈哈。

▲遊街的旗子。   ▲拔河後的戰利品與破皮被包紮的手。
1
▲來收巨無霸繩子的起重機。

Q7:在交換該國受到特別的文化衝擊?

A7:到日本後第一次聽到「台灣拉麵」這種食物。似乎源自名古屋,是住在名古屋的台灣人發明的食物,在拉麵中加入大量肉燥與蔥等元素,頗符合日本人對台灣料理的想像,是目前在日本頗具有人氣的料理之一。但是我們所有台灣人都是抵達沖繩後才首度得知有這種料理,不只嚇壞台灣人,得知「台灣拉麵」並非台灣料理的其他國籍友人也震驚不已。

▲台灣拉麵(上二圖均是)。

Q8:在沖繩時,印象深刻的旅遊經驗分享?

A8: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秋天的時候班導發起的渡加敷島旅遊。除了一了「到沖繩就是要去海邊旅行」的心願之外,由於班導發揮了如同旅行社企劃一般的精神徹夜安排行程,讓眾人得以用超低旅費擁有超美海景、超悠閒行程,真的相當物超所值!而大部分的同學也都是在這趟旅程中建立了更深厚的友誼,真的很感激班導為眾人精心策畫了這樣的旅程。

1

▲在前往渡加敷島的船隻上合影。

Q9:其他地區或國家印象深刻的旅遊經驗分享?

A9:去九州旅遊的時候才發現,到日本旅遊的南韓觀光客真的很多!除了我在旅遊期間借宿的guest house的室友都是韓國人之外,到各大景點都能聽到此起彼落的韓文。在九州大分縣的金鱗湖遊覽時更是韓文爆炸的巔峰,湖邊約莫百分之八十都是說韓文的人,這現象著實令我震驚!後來向友人打聽後得知,自從廉價航空的航線開通後,從南韓到九州的旅費變得相當低廉,飛行時間又短,於是九州在近年成為南韓人的熱門旅遊景點。也因此,在九州旅行的過程中,讓我結交了不少親切又有趣的南韓籍朋友。

1

▲金鱗湖美景與遠方觀光客。

Q10:建議未來學弟妹若想申請交換學生,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A10:如果是打算跟我一樣碩二上出國交換,回國後又不想要太晚畢業的人,或許要有提早多修一些所上課程的心理準備,當然,如果是打算課程和論文都結束後再出國也是很好的選擇。

另外就是語言證照絕對是越早準備越好,無論是打算何時提出交換申請,都不要把一切壓在底線才進行,又尤其日本地區的交換都是每個年度最早開始的,所以及早準備才是上上策。

最後就是保持輕鬆的心情,不要太有壓力,其實申請交換學生並沒有太刁鑽的難關,只要把學校要求的資料準備齊全、在平日保持接觸外文(英日文皆然),通常都能有不錯的收穫。

 

※中國地區:張教雍

基本資料

  • 交換國家:中國,上海
  • 交換學校:上海交通大學
  • 交換系所:安泰經濟管理學院
  • 交換期間: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

交換經驗Q&A

Q1:為什麼會想要申請交換學生?

A1:其實那時候是因為論文的題目確定要做wechat之後,就已經有心理準備要收中國的樣本了,所以原本預計在碩二下學期去中國交換,但問過國際處後發現,若要申請中國交換,無法回來直接辦離校,所以才決定改成上學期就出去。不過就算上學期就先去,還是可以先打好人脈基礎,以後問卷還是能夠麻煩朋友代發。另外,也因為我原本就打算在畢業前找一個較長期的實習,而上海市擁有許多外商的中國區、大中華地區,甚至是亞太區的總部。因此,個人認為在那邊會有更多機會可以找到聽起來比較厲害的公司的實習,加上畢竟交換生上的課也不會太多,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實習,對於應徵實習工作應該也比較有優勢。

Q2:準備交換前,做了哪些準備?

A2:其實我並沒有做太多準備,因為中國地區不需要語言要求(不過還是可以拿來當作加分條件啦),而成績要求方面其實也還好(只要平常在所上都有認真修課),所以基本上申請時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比較麻煩的地方在於,如果計畫使用在中國選修的學分抵免中山的學分,最好在選課前先跟中山的老師溝通好。若未能確定中山的老師同意讓你用中國的學分抵免,等回國之後再來跑這些流程其實是有風險的。

Q3:是否有相關獎學金資訊可以申請?

A3:聽說有但是我沒有申請。
(記者補充:每學年,本校都有提供「學生赴大陸/港/澳地區大學(機構)研修獎助」,申請者前一學期在校學業成績為全班前40%以內為優先,申請者其他綜合表現亦納入考量。)

Q4:你在該校修習的課程有哪些呢?為什麼想要修這些課?

A4:我修了三門課,分別是組織設計、營銷管理跟產品開發改良。
(1)組織管理:是副院長開的課,他除了講了一些基礎的理論之外,其他時間大部分都是在作案例分析,同時加上畢竟身為副院長,人脈還是滿廣的,所以也常常帶我們到許多企業去做參訪,從新創公司到老牌大公司都有,讓我們接觸到滿多面向。
(2)營銷管理:基本上就是台灣的行銷管理,不過這門課也是偏重在案例分析,上述這兩門課程都是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的課,相較之下他們會稍微實務一點。
(3)產品設計改良:這堂課是媒體與設計學院的課,個人不予置評。

▲安泰經濟管理學院門口。   ▲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的教室。

Q5: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分享?

A5:這邊宿舍跟台灣差不多,就是四人一間,然後台灣交換生會住在一起,不過比較麻煩的是,這邊洗澡必須去澡堂,而且只開到晚上十點多。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點,就要自己用水桶接熱水洗澡。另外,這邊的宿舍不能開伙,學校食堂則因為我是在徐家匯校區,由於這個校區人很少,所以只有一個食堂,因此很快就吃膩了,所以我大部分都是點外賣。

▲上海交大宿舍。  ▲宿舍淋浴間(只有冷水加上自製的熱水器)。

Q6:交換期間參加過的特別活動?

A6:上海畢竟是個國際性的大都市,所以各種節日在上海都會有活動,像是萬聖節、聖誕節等等。另外,因為我本身是個足球迷,而這邊跟台灣比起來,看球的風氣高出很多,所以我還參加過由體育電視台舉辦的看球活動,這些基本上都是台灣比較不會有的東西。

▲聖誕市集。   ▲足球聚會。

Q7:在上海受到特別的文化衝擊?

A7:我覺得這部分比較還好,畢竟上海也算是中國發展最早、也是最迅速的地方之一。唯一比較令人無奈的是,上海人比較排外,這裡所謂的的「排外」不是只對外國人,而是對所有「非上海人」,相較之下就連北京人都沒有這麼「作」。例如你如果問上海人問題,對方會故意用上海話回答;或是動不動就說「這東西如果是我們上海人的話會怎樣怎樣」之類的。

Q8:在中國交換期間,印象深刻的旅遊經驗分享?

A8:就像前面說過的,我在這邊找了一個實習工作,從去年十月初一直到今年一月中為止,所以基本上沒有太多時間出去玩。不過,就只有在一月中實習結束後,一個人跑去東北待了一個禮拜,去了瀋陽跟長白山,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霧淞。

▲長白山山腳下一處專門看霧淞的地方。(上二圖)

Q9:在上海企業的實習經驗分享。
Q9(1):實習的單位和職務是?

A9(1):Alcatel-Lucent, APAC Headquarter。它的台灣分公司是「台灣國際標準電子」,是和政府合資的,但最近已經沒有這家公司了,因為去年底已經被NOKIA併購;今年一月中時也已經合併得差不多了。職務名稱是Training Coordinat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Consulting

1

▲公司外觀。

Q9(2):平常實習的工作內容是?

A9(2):一開始主要負責員工訓練的課程安排,我主要的工作就是跟公司歐美的PLM或是一些top sales 去安排時間跟課程內容,並請他們線上開課給整個亞太區的員工上課。在上課的同時,我也要負責主持整個員工訓練,包含開場跟後面的QA,一邊還要錄影並將檔案發給所有人。有時候我們亞太區會舉辦一些webinar或是workshop,這時候我也要順便幫那些講師申請中國簽證之類的。雖然其實原本我是負責IPR&T(IPR& Transport) 這個部門的訓練內容,但後來也常常被抓去支援其他像是IPP(IP Platform)或是FN(Fixed Network)等等,導致我的行事曆一直都超滿。

1

▲行程滿檔。

之後,我又多了一項新的工作內容,是IPR&T的週報。這部分主要就是整理每個禮拜跟公司和IPR&T有關的新聞、還沒正式公佈的新合約內容、市場調查、競爭者的消息、還有一些新的相關技術性的文章,然後把這些東西都寫出一個小的總結再一起發送給所有人,如下圖。

1

▲實習期間整理的資訊。

Q9(3):爭取實習機會的面試過程如何?

A9(3):其實他的面試很妙,我跟我老闆根本一見如故,那時候只寄了一份很簡單的英文CV,裡面提到了一些大學時期的咖啡社經歷,結果整場面試80%的時間都在聊咖啡。比較專業性的部分,當他聽到我大學是念資管的時候,就立刻說「沒問題」,然後回頭繼續聊咖啡;英文自我介紹時,他也只聽了兩句就表示「你英文感覺溝通沒問題」、「這樣就OK」,然後又再回去聊咖啡。唯一感覺比較有建設性的,是他提到因為這個工作內容很吃溝通能力,所以問了一題「你認為溝通裡,聽和說那個比較重要?以及為什麼?」。

總之,我就在一個莫名其妙的情況下被直接錄取了。面試完,立刻就有HR來跟我談待遇,說這邊實習的薪水都很低,大學生平均薪資大概是一天80至100人民幣,研究生的日薪則是100至120人民幣。我原本是領100人民幣的,但後來發現因為我是台灣人,在那邊算是「外籍勞工」,所以必須申請工作證,但對公司而言,替一個只待三個月的員工申請工作證很麻煩,所以我後來直接不領薪水,但是老闆用他自己的額度幫我報銷我的手機費跟交通費。這樣換算下來,其實我大概一天反而領了150元人民幣左右(約台幣750元)……另外,公司也有員工餐廳附午餐,甚至晚上想留下來吃晚餐也是可以啦(笑)。整體而言還算ok!

1

▲員工餐廳的附餐。

Q9(4):實習期間的個人收獲?

A9(4):最大的收獲就是體驗了全英文的外商工作環境,我們辦公室裡面充滿了世界各地的人,像是我旁邊就坐了一個烏克蘭人,左邊有個韓國人,斜對面有個義大利人,後面有美國跟馬來西亞人等等,每次中午跟他們吃飯的時候,都可以聊得很開心。另外,也可以感受到法商的浪漫,每個禮拜五中午過後永遠都有一堆人自動翹班,甚至我老闆平均一個禮拜只出現在公司兩天左右。最歡樂的經驗,是很多人會一路從聖誕節放假放到跨年,下面這張圖就是我在去年12月31日進公司時拍的,真的滿扯的。

1

▲幾乎空無一人的辦公室。

另外,還有「中國人的酒桌文化」。雖然我們底下管了很多sales,但是我們是不需要出去談業務的,不過這並不影響我親身體驗這個喝酒的文化,因為老闆常常在下班後找我們去吃飯,基本上每頓飯都會搭配大量的酒,例如下面這張照片,就是某一次我們6個人去吃火鍋喝掉的。

1

▲中國人的酒桌文化。

最後,我自己覺得能拿到這個實習機會其實滿幸運的,因為這原本其實是個正職的工作,但因為原先的負責人調職,外加之後Nokia準備安插他們的人來接手這項業務,但新來的人要一月才能到,所以老闆才開了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實習來填補中間的空窗,才讓我獲得一份真的很充實、幾乎沒有任何打雜的工作內容。

Q10:建議未來學弟妹若想申請交換學生,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A10:要先想好你打算趁交換的時候去做什麼。如果跟我一樣是打算去找實習機會的話,那基本上就不用考慮去歐美國家。不過,會想趁交換的時候去實習的人本來就不多啦,所以以上僅供參考(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中山大學姊妹校眾多,除此之外,管理學院亦自行與眾多國際學校締結姊妹校契約。因此,身為管理學院的一員,我們的確比起校內其他學院享有更多的機會與選擇!IMC的同學們不妨把握入學前兩年的機會出走,到另一個國度體驗全新的校園生活以及文化!


 
【行傳活動】碩二導生聚  老師同學相談甚歡
鄭安授老師與碩二同學們合照。

【記者江彥廷/採訪報導】

行傳所碩二的同學們於3月22日晚間,與班導師鄭安授齊聚於235巷義大利麵,一同共進晚餐。此次活動是每學期例行的導生聚餐,碩二同學們一邊享用晚餐,一邊與老師聊天,老師除了分享自身求學與工作經驗,也關心同學們對於3月28日的論文提報狀況。

由於上學期的導生聚就已聊過老師在出國留學前,曾在新聞局工作過;因而在當晚,鄭安授更深入地向同學們分享當時工作的點滴。他說,印象較深刻的是,當時偶爾必須配合警方查緝電影院業者是否播放違法影片,或者販賣限制級票券給予未成年學童。除此之外,有時甚至還要隨著警方突擊檢查MTV包廂,這些都是一般公職人員不太會遇到的特殊經驗。

另一方面,碩二同學們也詢問老師,在進行提報審查時,倘若該學生論文內容與審查老師的專業並不相符時,老師們通常會如何評判論文計畫書?對此,鄭安授說,雖然老師們的專業領域各有不同,但是對於計畫書應該要有的基本要素都非常清楚;一般來說,即是指論文的架構、文獻與理論之應用、預期的理論與實務貢獻,以及研究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宜等等。

鄭安授除了為即將提報的同學加油打氣外,也鼓勵尚未提報的同學們,加快腳步準備。因為一旦3月的提報審查結束之後,訂於下學期10月的提報審查很快地就會到來,及早準備才不會手忙腳亂。
 
【講座專欄】讓愛不再罕見 NPO的傳播與公益行銷

▲楊永祥副執行長(前排右四)會後與同學合影。

【記者邱子穎/採訪報導】

如何讓「罕見」被社會看見?運用公關與行銷的力量,讓公益傳播不再只是訴諸悲情。罕見疾病基金會楊永祥副執行長,擁有十五年的NPO(非營利組織)宣導傳播與公益行銷經驗,於3月19日特地前來本所,以豐富的個案和實務分享,傳授罕病基金會的公益行銷操作技巧,反轉人們以往對非營利組織工作者的印象。其實公益行銷並非是在做「公益」,其背後同樣依靠縝密的公關操作與行銷策劃,向政府與社會大眾傳達病友需求,藉由扭轉社會的刻板觀念,讓我們所處的環境更加友善。

「能夠從事對社會有益的事業,並從中獲得磨練。」這也是楊永祥跨入罕病基金會,並一路懷抱熱情成長至今的原因。他退伍後即進入罕見疾病基金會工作,當時正值基金會轉型,力求運用公關與行銷的操作打開社會能見度。

即使身為公關行銷領域的門外漢,楊永祥從做中學,十五年來涉足了新聞媒體、電視廣播、平面廣告等公關行銷管道。罕見疾病即使沒有治癒的一天,基金會還是能設法改善病友的生活。目前全台約有一萬個罕病家庭,所需計畫費用龐大,然而沒有資金則無法推行方案;因此如何運用技巧與策略建立社會關係,讓民眾認識基金會,進而認同與支持,也讓企業了解基金會,進而合作與贊助,這些都是公益行銷所要達成的目標。

罕見疾病種類包羅萬象,卻多不被大眾所了解,因此缺乏共鳴,這也是基金會在宣導傳播時所面臨的困境。然而楊永祥團隊主張罕見疾病的遺傳性預防──這個與民眾息息相關的特質,進行社會教育和宣導傳播,拉近與大眾間的距離。以病友的故事做包裝,一方面能提升媒體報導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傳遞困境中的希望與發展。「台灣人的愛心不落人後」,基金會並非藉由病友塑造悲慘無助的形象,或是虛幻的理念支持。而是秉持著專業,同時達到社會教育的目標。透過宣導活動呈現基金會的服務,讓民眾知道付出與捐款能為病友帶來什麼受惠方案。

因此,基金會在進行媒體經營時,應順應新聞媒體即時性高、突發狀況多的特性。當罕病個案爆發時,媒體所需要的是深度且全面的報導;這時基金會應發揮自身專業,主動查出媒體尚未報導的內容,確立基金會在事件中的立場,做好受訪與評論的準備,並邀請相關罕病專業醫師,透過舉辦記者會與發布聲明稿,協助釐清事件真相。此外,基金會也能成為媒體採訪的單一窗口,透過統一受訪與引導拍攝的方式,避免記者到病患家中侵擾,堅守病友隱私的防線。

然而,新聞媒體同時也是一把雙面刃,若是在罕病相關事件爆發時缺乏準備,將輕易淪為媒體攻擊的對象。因此在媒體經營上,楊永祥堅持同仁應對罕見疾病相關知識深入了解,並對病友故事保持敏感度,即能藉由提供媒體個案報導時,傳遞基金會主張的內容。NPO的存在價值在於提供服務與解決需求,所以應避免在新聞事件上與政府敵對,協助政府在解決罕病議題上有更多施力點,間接加速相關法案促成。
電視專題採訪的邀約,也是NPO傳遞訴求的好方法,透過病友在家庭照顧上所遭遇的困難,帶出罕病醫療缺乏的議題。楊永祥強調,此舉並非對政府施加壓力,而是透過電視專訪,讓政府與企業看見病友真正的需要,進而尋求相關醫材贊助。

當電視新聞的篇幅有限,無法傳遞過多訊息時,廣播節目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基金會過去一共製作了248集廣播節目,邀請名人、企業主管與病友,一同在節目中暢談人生、友情與愛情,讓病友學習說出自己的故事。且節目採全自製模式,由病友進行節目錄製與後製,藉此培養他們的第二專長。而以罕病基金會的名義進行節目邀請時,也在無形中拓展了基金會的社會人脈。

楊永祥認為,NPO就像一間小型媒體公司,由於經費有限,因此許多媒體與公關操作皆需親力親為。即使基金會中缺乏相關專才,但從舉辦記者會到新聞稿撰寫卻從不外包,他鼓勵同仁一起從經驗中學習,在新聞稿撰寫上,謹守故事真實性;媒體關係建立上,可以善用通訊軟體建立群組與記者聯繫,避免摩擦與衝突;在採訪邀約上,則練習透過一通電話就能清楚說明個案特性、曝光度與具吸引力的報導點。

不過,基金會的宣導傳播也不僅限於新聞報導。媒體自製、平面廣告與名人代言邀請,皆是能充分發揮宣傳目的的管道。媒體自製,能讓病友親身參與,並輔以名人的魅力吸引觀眾目光,最後進行呼籲與理念傳達。另一方面,由於基金會無法運用民眾捐款做為公關行銷開支,因此亟需仰賴企業贊助與合作,社會關係的建立顯得更加重要。對企業而言,可以透過NPO的廣告尋求曝光機會,並藉此提升企業形象;對基金會來說,也能夠在企業曝光與自身理念中取得平衡,達到「互謀其利、創造雙贏」的結果,不僅充分運用企業資源進行宣傳,也能藉此吸引其他企業主動前來合作。

此外,基金會的公關行銷操作,也須配合社會脈動進行調整。楊永祥團隊一開始堅信病友就是最好的代言人,然而在電視廣告中的吸引力仍顯不足,因此他們開始透過名人的合作邀請,成功吸引觀眾注意力。從新聞報導、媒體自製、廣播節目到2015年的廣播劇製作,基金會的宣傳開始回歸病友的需求本質,並從中穿插公益訴求。近年也與知名導演合作,拍攝以罕病家庭為主軸的紀錄片。

楊永祥說,其實生病只是過程,重要的是彰顯其背後的意義與價值,並幫助病友家庭走出疾病的傷痛。罕病基金會除了媒體經營外,也需回過頭來扎根宣導活動。近年,楊永祥的團隊已慢慢退居第二線,鼓勵病友與家長主動站出來,自發性進行宣導與分享,以期藉此慢慢除去社會上異樣的眼光,實質改善病友生活與就學、就業環境。畢竟公益行銷與廣告設計,從一開始就並非單純以病友遭遇打悲情牌,而是符合行銷的重點與策略,根據不同的代言人屬性發展合適的行銷方案,並思考如何充分運用不同的力量,使有限的資源達到最大的宣導傳播之效。

更重要的是,在進行宣導傳播與公益活動之際,也需倚靠基金會後勤工作的配合,包括建立便捷的捐款管道,才不會讓民眾的愛心因不便而澆熄熱情。於此同時,也應強化基金會的社會責信、財務透明,妥善運用每一份民眾的付出,滿足病友的需求。而這也正是所有社福工作,都應該秉持的核心信念。

現今NPO的工作環境與薪資早已與一般工作無異,然而公益行銷仍缺少相關人才投入,且在行銷領域上亦多不被重視。「發揮自身所長,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楊永祥鼓勵本所同學可多深入了解公益行銷的領域,因為這項未來趨勢對於就讀行銷傳播的本所學生而言,亦是可以考慮就業的產業之一,「運用公關行銷的力量,讓台灣人的愛不再罕見。」
 
【講座專欄】不可不知的統一 從通路探索銷售契機

▲李威德(後排中間灰色毛衣者)融入學弟妹之間,留下大合照。

【記者劉皓涵/採訪報導】

本所有幸於3月26日上午,邀請統一集團乳品部產品經理李威德擔任傳播管理講座分享人。李威德是本所98級的校友,畢業後學以致用,將所學發揮在工作實務上,此次回來母校傳承經驗,講述在「通路為王」的大環境中,如何從中尋找商機,開發新產品。

統一集團旗下的7-11超商,是目前台灣最大的連鎖通路超商。然而事實上,40年前的台灣社會,若要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多半是到菜市場或巷口雜貨店購入。這樣的零售小店,通常具有人情味,老闆與顧客彼此認識,有強烈的情感連結。隨著時間推演,現今台灣已滿布24小時營業的連鎖超商、商品齊全的生鮮超市,或是較多大包裝商品的大賣場等據點供消費者隨心所欲地購物。儘管如此,李威德仍認為:「傳統的通路仍具有不可取代性!」

傳統通路大多設在非人潮聚集的地區,由於附近居民已習慣有人情味包裝的消費型態,且大部分此類型的通路相對無需負擔租金成本,所以對於新產品的接受度較高,也較願意給予機會上架,這種營運模式對於廠商而言無非是「有利無空間,不能消失的深耕」般的存在。

相較於傳統通路,特販通路(指超商、賣場、百貨)更重視銷售數字,因而店面數量較多的通路商,可以擁有較高的議價能力。這對廠商而言,雖是不能忽視的主流,卻是「有量無貢獻」的存在。

在通路愈來愈廣,消費者薪資卻停滯不前的社會氛圍下,通路商的經營策略已成為斷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以目前全台第一大生鮮超市「全聯福利中心」為例,其自早年的軍公教福利中心轉型後,經重新定位、深入社區,提升消費便利性之外,更全力打造「超市規模,量販價格」的形象貼近消費者。如今,全聯甚至廣泛引進生鮮與熟食,並設置用餐區、電梯等環境設備,提高整體附加價值。李威德表示,由此可見,打造與他人的差異化將是最大的關鍵。

愈了解通路,愈能成功行銷產品!李威德說,通路的行銷手法可分為三種:「ALT與BLT」、「I-Channel」,以及「POSM」。ALT指的是透過大眾媒體傳播資訊,建立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BLT則是利用通路宣傳物或是DM,讓消費者產生直接購買行為。至於在超商中常見的電視宣傳牆,則屬於I-Channel,藉由重複撥放商品訊息使消費者產生慾望。最後,PSOM則是利用產品的可愛陳列或包裝,替品牌加分,提高消費者的青睞,例如:可口可樂在賣場的壯觀大型擺設、飲料旁的可愛小卡均是。

演講尾聲,李威德重申,「通路是行銷工作中最基本的認識」。儘管通路商的議價能力很高,若能確切地深入了解不同通路的特性,便能善用通路的優勢強化產品的行銷,進而提升消費者對於整體品牌的好感。

 
【講座專欄】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演講時間

主講人

演講內容

主持人

04/23

何碩總經理
(創堂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以影音說故事

 李雅靖教授

04/30

葉志良助理教授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數位匯流與網路傳播相關議題

 鄭安授教授

05/14

顏亦堅先生(自由導演)

視覺傳播與影像創作相關議題

 鄭安授教授

05/21

邾亦南
(President & Founder of Antares International Media)

談判相關議題

 李雅靖教授

  • 演講時間:10:10 - 13:00
  • 演講地點:管CM 2032
 

==本刊完==


感謝您閱讀本期行銷傳管電子報,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若有任何建議與鼓勵,請於上方惠賜您的寶貴意見,謝謝!

Copyright © 2011-16 中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IMC 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