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訂閱行傳電子報
彩色潑漆

揮別焦慮跨出舒適圈 豐富而深刻的捷克之旅

中山大學國際資源豐富,許多同學趁在學期間出國交換累積經驗、拓展眼界。本期電子報封面人物邀請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童鈺婷學姐,分享112學年上學期前往捷克哈拉代茲克拉羅維大學 (University of Hradec Kralove) 就讀資訊與管理學院期間課程及出遊的所見所聞。
中山大學的管院交換生皆就讀資訊與管理學院。(照片/童鈺婷提供)
▲中山大學的管院交換生皆就讀資訊與管理學院。(照片/童鈺婷提供)
歐洲心臟交通便利 捷克溫暖宛如家鄉
回想交換契機,鈺婷學姐表示出國一直都在生涯規劃裡,並非一時興起,會在眾多姐妹校之中選擇捷克,是因捷克位處歐洲中心,前往各國十分便利,能夠在閒暇時周遊列國,加上當地生活開銷較西歐國家低,很適合想出遊又有預算的學生。而捷克作為台灣人相對不熟悉的國家,實際拜訪一遭後,鈺婷學姐表示捷克人非常友善,同行友人扛著行李攀爬層層階梯時,當地人會主動上前幫忙,溫暖的風土民情讓鈺婷學姐感嘆:「每次旅行結束回到捷克,我都覺得有一種回家的安心感。」
捷克人鍾愛啤酒,鈺婷學姐入鄉隨俗在捷克城市Pardubice享受啤酒。(照片/童鈺婷提供)
▲捷克人鍾愛啤酒,鈺婷學姐入鄉隨俗在捷克城市Pardubice享受啤酒。(照片/童鈺婷提供)
臺灣沒有的體育課 捷克的特別滑雪體驗
由於捷克緯度較台灣高,寒冷的氣候使得雪地運動非常發達,鈺婷學姐為此開心的說:「哈拉代茲克拉羅維大學特別在冬季開設了滑雪課,這是只有在歐洲才有辦法做到的事!」與每週上一次課的模式不同,鈺婷學姐說明這堂滑雪課會直接帶20名上課同學上山進行為期四天三夜的密集訓練,從基礎動作開始教學,當同學逐漸適應滑雪板便會讓其自行在滑雪場中練習,因此對生活在亞熱帶國家的人來說是十分新穎的體驗。鈺婷學姐也鼓勵學弟妹們若有機會前往捷克交換,一定要嘗試看看這堂特別的滑雪課!
管院學生擁有滑雪課的保障名額,令其他學院學生十分羨慕。(照片/童鈺婷提供)
▲管院學生擁有滑雪課的保障名額,令其他學院學生十分羨慕。(照片/童鈺婷提供)
滑雪課的團康活動中,鈺婷學姐與各國同學的合照。(照片/童鈺婷提供)
▲滑雪課的團康活動中,鈺婷學姐與各國同學的合照。(照片/童鈺婷提供)
地利與身分之便 歐洲名勝走透透
四個月的時間,鈺婷學姐遊歷了義大利、瑞士、克羅埃西亞等十幾個國家,她表示,捷克飛往歐洲各國的機票並不昂貴,只要執行力足夠就可以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像是她從規劃到實際前往克羅埃西亞的尖角海灘只耗時兩天。此外,在歐洲擁有學生身分是一種福利,例如法國知名的凡爾賽宮與羅浮宮,使用學生簽證便能夠免門票費,大幅減輕了旅費負擔,因此鈺婷學姐認為研究所在學時期出國是很適合的時機點。
鈺婷學姐與舉世聞名的義大利羅馬競技場合照。(照片/童鈺婷提供)
▲鈺婷學姐與舉世聞名的義大利羅馬競技場合照。(照片/童鈺婷提供)
鈺婷學姐在瑞士琉森湖遊船一覽壯麗的沿湖風光。(照片/童鈺婷提供)
▲鈺婷學姐在瑞士琉森湖遊船一覽壯麗的沿湖風光。(照片/童鈺婷提供)
除了尋幽訪勝的機會,交換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台灣以外的人事物,像是與當地人聊天、感受並融入當地文化,鈺婷學姐說:「我們會覺得自己跟觀光客是不一樣的。」她認為,看世界的深淺取決於是否在不同國家生活過,雖出國前,未知的異國他鄉令人擔憂,但鈺婷學姐也鼓勵想出國交換的同學不必擔心無法適應,因為當熟悉了當地的生活,那些害怕跟擔憂都會轉變為新鮮感跟好奇心,使自己成長。

全球化媒體課程 最新個案認識產業

全球化時代已來臨,英文能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為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以增加自身競爭力,中山大學積極推出多項英文授課課程。本學期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開設「全球化媒體」課程,邀請到畢業於行傳所的學長、目前於澳門大學任教的劉丁己教授進行分享,透過理論融合個案學習方式,快速使學生了解產業背景,並培養創意與可行性思維。
劉丁己教授與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合影。(照片/游涴婷提供)
▲劉丁己教授與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合影。(照片/游涴婷提供)
全英講解經典個案 強化學術與實務結合
劉教授以全英文分享講授,通過引人入勝的個案分析,啟發學生對不同產業的深入理解以及全球化媒體行銷策略。個案涵蓋麥當勞在印度市場的策略、高級辦公大樓應對尖峰時段擁擠問題的解決方案、品牌遊樂場創辦初衷與轉型經驗、連鎖健身房經營的改善策略、以及國際五星飯店在埃及開羅的文化尊重與經濟利益平衡等個案。學生們透過緊湊的小組討論,共同探討個案並提出解決方案,並受劉教授深厚學術實力與豐富產業經驗的啟發,開拓思維視野。
劉丁己教授引導同學透過英文討論,並給出建議。(照片/游涴婷提供)
▲劉丁己教授引導同學透過英文討論,並給出建議。(照片/游涴婷提供)
個案討論訓練邏輯 深入了解企業思維
經過為期兩天的密集訓練,同學們逐漸熟悉系統化的分析方法,並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同學們表示,透過個案學習的方式使他們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產業,並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學習體驗。高健芝同學分享了她對課程的喜愛,並表示在個案討論中不同產業背景會帶來不同的思考邏輯,也推薦大家未來可以把握機會選修。相信同學們經過豐富且與時俱進的個案學習模式,將有助於學生未來更具系統性地思考問題,並結合理論、創意與可行性,提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以因應企業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所面臨的挑戰。

行銷傳播從業之路 校友職涯經驗分享

人們邁入下一個人生階段的過程中總會感到茫然無措,若有他人提供自身經驗作為參考,便能更加從容的面對後續挑戰。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4月12日舉辦「新生報到暨校友職涯發展經驗分享活動」,邀請三位畢業學長姐回校分享職涯歷程與經驗。以行傳所過來人的角度,幫助新生瞭解所上培養的軟、硬實力,也描繪不同職場的輪廓,鼓勵在校生工作規劃廣泛探索開拓可能性。
榆庭學姐(左一)、郁雁學姐(左二)及劭斌學長(左三)與同學們合照留念(照片/陳美澐提供)
▲榆庭學姐(左一)、郁雁學姐(左二)及劭斌學長(左三)與同學們合照留念(照片/陳美澐提供)
行銷工作層面廣 求職評估個人特質
首先分享的是任職於KKday內容行銷主管的陳郁雁學姐。她介紹每日工作內容為監控SEO自然搜尋數據及競爭者分析等,透過數據將產品曝光率最佳化,進而拉攏外部廠商的投資意願,這也讓學姐意識到在大數據時代裡資料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此外,學姐作為單位主管,擁有豐富招聘經驗,她也建議若想從事行銷工作,可根據性格特質選擇職位,如內向的人較適合擔任廣告投放、會員行銷及內容行銷工作,分析使用者行為進行關鍵字操作。若個性外向則可以擔任社群行銷,負責接洽KOL提升品牌曝光。
郁雁學姐(右二)就學期間前往捷克交換,這段旅程點燃她對旅行的熱情,成為進入KKday工作的契機之一。(照片/陳美澐提供)
▲郁雁學姐(右二)就學期間前往捷克交換,這段旅程點燃她對旅行的熱情,成為進入KKday工作的契機之一。(照片/陳美澐提供)
媒體實習累積豐富經驗 拓展未來職涯可能性
接著分享的是現任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的張劭斌學長,在校期間他曾擔任中山管理學院電子商務時報記者,也前往華視實習,畢業後相繼擔任TVBS及鳳凰衛視記者。劭斌學長透過在媒體產業深耕,獲得市府的職涯發展機會。學長分享工作內容須每日留意與新北市相關之輿情、處理媒體回應和隨行市長行程等,因此主持、宣傳市政及與人互動的能力都不可或缺。雖然成為發言人是始料未及之事,但劭斌學長表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勇敢嘗試不要怕失敗。只要把每件事做好,過往經歷都會成為後續前進的養分。
企管系出身的劭斌學長,畢業後多於傳播產業工作。(照片/陳美澐提供)
▲企管系出身的劭斌學長,畢業後多於傳播產業工作。(照片/陳美澐提供)
人資工作學問深 園遊會中文課樣樣來
外向健談的曾榆庭學姐目前任職於生產電線電纜及不銹鋼等材料的華新麗華股份有限公司,擔任人資管理師 。她認為人資就是處理與人相關的事物,因此除了一般例行的招募任用、薪酬管理外,也負責專案執行,如透過舉辦園遊會讓工作夥伴緩解工作壓力並維持員工關係,以及操持教育訓練,制定明確管理流程,讓廠內員工按照同一規章行事,同時包辦外籍員工的中文課程等。人資多面向的工作性質讓榆庭學姐認知到年輕即是本錢,多方嘗試並善用工具,就是發展職涯的不二法門!
榆庭學姐受疫情影響轉調職位擔任人資。(照片/陳美澐提供)
▲榆庭學姐受疫情影響轉調職位擔任人資。(照片/陳美澐提供)
行傳所結合傳播與行銷領域,開設如行銷傳播策略、研究方法與品牌行銷等多樣課程,讓不同背景的學生能藉此收穫邏輯思考、資料統整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郁雁學姐、劭斌學長與榆庭學姐皆在研究所期間廣泛學習,並將所學應用在職場,畢業後分別進入傳播及行銷行業,創造精彩豐富的職涯歷程。
學長姐與王紹蓉教授(左二)相談甚歡,一起回憶在行傳所的快樂時光。(照片/陳美澐提供)
▲學長姐與王紹蓉教授(左二)相談甚歡,一起回憶在行傳所的快樂時光。(照片/陳美澐提供)

全球永續發展新走向 探索州仔濕地生態系

本學期由鄭安授教授開設之「行銷傳播策略」課程,以探討各領域的行銷策略課程目標,希望能引導同學們了解不同產業的經營模式與策略趨勢。為使同學們有更深入的學習,本課程於3月23日移地至高雄州仔濕地參訪,並特邀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的康敏捷理事長,以「濕盟緣起-全球氣候變遷下濕地的明智利用」為題,向同學們分享台灣濕地的發展現況,以及企業如何透過與環境保護團體合作達成永續經營。
康敏捷理事長(左三)與鄭安授教授(右一)和行傳所同學合影。(照片/楊沂穎提供)
▲康敏捷理事長(左三)與鄭安授教授(右一)和行傳所同學合影。(照片/楊沂穎提供)
全球氣候劇烈變遷 台灣推動淨零排放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台灣國發會於去(2022)年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計畫,而推動濕地生態保護工作的台灣濕地保護聯盟(以下簡稱濕盟)也參與其中,透過在高雄左營區劃設州仔濕地來吸收都市中難以排放的溫室氣體。康理事長表示,由於台灣濕地長期淹水形成厭氧性底土環境,導致在此環境中的微生物不易分解有機質,加上濕地植物需藉由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使濕地生態系在碳循環中扮演碳吸收角色,成為此計劃中「自然碳匯」環節重要的故碳系統。
康敏捷理事長與同學分享環境保護的相關經驗。(照片/張可婕提供)
▲康敏捷理事長與同學分享環境保護的相關經驗。(照片/張可婕提供)
台灣濕地作為減碳關鍵 濕盟跨域合作共生
康理事長提到,濕盟作為推動《濕地保育法》及評選「國家重要溼地」的主要民間團體代表,除了提升政府對於台灣濕地生態保護與復育的重視,進而達成「碳移除」的目標,近年來更致力於跨域的合作,像是2018年就曾與聯華電子一同舉辦「濕坔微光」活動,協助營造州仔濕地的螢火蟲棲地,並策劃濕地保育的教育計畫。此外,康理事長也表示,雖然濕盟需保護濕地中的動植物不受侵擾,為了讓更多同學及民眾了解濕地保育的重要性,州仔濕地每月仍會開放2至3天邀請學校或民間團體前來參訪。
州仔濕地導覽人員帶領同學參觀園區。(照片/張可婕提供)
▲州仔濕地導覽人員帶領同學參觀園區。(照片/張可婕提供)
濕地中的五感體驗 親身探索生態多樣性
今年3月,康理事長與中山行傳所的同學一同參觀州仔濕地,一睹園區內如無患子、波羅蜜、長尾四喜與蒼鷺等特有的動植物,同時也近距離觀察到沙地上母龜為了產卵於午夜挖的洞以及園區內盛開的柚子花。針對此次的參訪,碩二的亮妘學姐提到:「導覽員除了會做口頭解說,還會隨時觀察周遭的環境,帶大家用嗅覺、觸覺去認識濕地環境,是很特別的體驗。」碩二的瓊文學姐也說到:「能夠在都市裡這麼小小一塊地感受到生態多樣性,很開心也很知足!」由此可見,對同學們來說,濕地保育雖然十分陌生,然透過實地到園區內參訪,除了體會到濕盟為生態永續做的努力,更有機會打開五官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
州仔濕地園區內的波羅蜜果實。(照片/許瓊文提供)
▲州仔濕地園區內的波羅蜜果實。(照片/許瓊文提供)
於州仔濕地園區內休憩的蒼鷺。(照片/陳亮妘提供)
▲於州仔濕地園區內休憩的蒼鷺。(照片/陳亮妘提供)
同學們近距離嗅聞濕地特有植物。(照片/張可婕提供)
▲同學們近距離嗅聞濕地特有植物。(照片/張可婕提供)
康理事長強調,濕地是民眾對生態保育教學最好的環境,而濕盟也是大眾探索生態的導師,因此,未來濕盟將持續推廣全民環境教育,也希望能結合全球環境議題制定更完整的濕地保育方針。

台灣獨立書店新挑戰 向數位轉的經營之道

便利的線上通路與閱讀電子書的風潮興起,使大眾對實體書店的需求日益減少。面臨這樣的挑戰,獨立書店要如何不受新科技所帶來的威脅繼續生存下去呢?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於3月30日特別邀請到三餘書店的主理人鍾尚樺先生,以「台灣獨立書店觀察及三餘書店十年經營心得」為題,與同學們分享獨立書店與主流書店的差異,以及當代台灣獨立書店所面臨之困境與挑戰。
鍾尚樺先生(前左二)與鄭安授教授(前右二)及行傳所同學合影。(照片/張可婕提供)
▲鍾尚樺先生(前左二)與鄭安授教授(前右二)及行傳所同學合影。(照片/張可婕提供)
獨立書店崛起浪潮 打造在地化閱讀空間
早期的獨立書店被稱為「街角書店」,多是以書店選書風格為主題的獨立販書店。當代因資訊流通快速,加上90年代的獨立新生代需要一個能交流想法與探討社會議題的線下空間,使越來越多以不同主題為核心理念的獨立書店興起。其中,三餘書店便是以高雄在地作者、獨立刊物為主,除了作為閱讀的書廊,同時提供展演空間讓民眾能舉辦講座、讀書會等藝文活動。另外,獨立書店也能作為在地的社區資訊中心來推廣當地文化,像是位於屏東小琉球的「小島停琉」,便是以海龜保育議題作為店內主題選書,並倡導海洋生物保育的重要性。台灣的獨立書店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於小眾書刊需求,在不同地區的書店更結合當地文化,發展出多元樣貌的獨立書店。
鍾尚樺先生與同學分享獨立書店在台灣的角色。(照片/張可婕提供)
▲鍾尚樺先生與同學分享獨立書店在台灣的角色。(照片/張可婕提供)
網路科技便利性 成為實體書店的威脅
獨立書店與主流書店最大不同在於「書籍價格」。鍾尚樺先生提到,隨科技日新月異,消費者可透過電商平台低價且快速取得書籍,甚至可以直接下載電子書,省下紙本書的重量,同時避免攜帶的不便性。然而,鍾先生亦指出,現今以流量和大數據所創造的刺激消費,使消費者時常做出「為買而買」的浪費型決策,購買演算法「推薦」的暢銷書,不僅扼殺多數圖書產業,也減少了創作者應得的出版費。因此,獨立書店通常販賣原價書籍,並讓小眾與新手作家能以較低門檻進入販書空間,這種方式保障了創作者的收益,同時讓消費者更能理性重視自己的需求。
三餘書店店內樣貌一。(照片/三餘書店臉書提供)
▲三餘書店店內樣貌一。(照片/三餘書店臉書提供)
三餘書店店內樣貌二。(照片/三餘書店臉書提供)
▲三餘書店店內樣貌二。(照片/三餘書店臉書提供)
三餘不只是書店 更是個人與社會的連結
鍾先生表示,三餘書店成立的宗旨是提供民眾一個友善出版、城市共好的展覽空間。近年來,三餘書店更著手進行跨產業合作,希望能透過實踐社會公益以增加書店、政府與大眾的溝通互動,如去 (2023) 年,其與舊振南餅店合作,發想大寮閱讀空間與員工走讀計畫,並協助企業選書;同年也在in89電影院為育幼院舉辦電影包場贈書活動,藉由推廣閱讀幫助弱勢。如此新樣貌的獨立書店,不但能協助促進地方創生,更使閱讀成為傳遞理念價值的一部分。
鍾尚樺先生分享三餘書店過去合作的企業與活動。(照片/張可婕提供)
▲鍾尚樺先生分享三餘書店過去合作的企業與活動。(照片/張可婕提供)
最後,鍾先生說到,因應數位浪潮及少子化帶來的實體書籍閱讀率驟降,未來獨立書店應走向多元化,透過結合地方特點作為書店核心價值,並激發與在地居民共生共創的精神,成為一個科技發展下的虛實整合型書店,持續為台灣文化內容產業努力。
行銷傳播講座預告
講者/服務單位
講座講題
講座日期
待定
待定
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