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
指導老師
製作團隊


本刊期數
發刊日期

蕭 蘋 教授
鄭安授 教授
簡愉芬、蘇柏銓
賴瓊淑、王人豪

第61期
2018年12月15日

訂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行傳人物
跨越文化和語言隔閡 勇於追夢的越南女孩

行傳人物
不同文化交流與體驗 交換生感受台灣熱情

【行傳講座】
數位潮流下的新聞 一看就懂的資料視覺化設計

行傳講座
打開消費者心門 孫治華教你成為最強小編

【行傳講座】
社群經營攻略不藏私 內容優化是關鍵


 

 

<系所位置>
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粉絲專頁>


閱報累積人次

Free HTML Web Counter

 

<友站連結>


 

【行傳人物】跨越文化和語言隔閡 勇於追夢的越南女孩

【記者賴瓊淑/採訪報導】
今年所上的碩一新生不僅有來自台灣各地的菁英學子,還有一位有著清秀臉龐和飄逸長髮的女孩─阮瑞清玄,因為崇拜偶像周杰倫,發奮學習中文,努力跨越文化和語言的隔閡,遠從越南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攻讀研究所。

來自越南太原省的清玄,高中時的成績不甚理想,當時的班導師認為她根本考不上大學,因緣際會下聽到了亞洲天王周杰倫的歌曲,喜歡上他的音樂,並將周杰倫當成她學習的楷模,而奮發圖強地考上越南的外語大學中文系!在大學期間努力精進自己的中文能力,在聽說讀寫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更了解偶像成長的地方,大學畢業後她便下定決心來台灣繼續學習。

▲阮瑞清玄(左一)穿著越南傳統服飾拍攝大學畢業照片。

除了受到周杰倫的影響,台灣的氣候和越南相近,以及優渥的獎學金都是吸引清玄來台讀書的原因。對她而言,語言、文化、飲食、教育環境都和越南有很大的不同,像是中秋節在台灣是團圓節,在越南則是兒童節,家長會帶著小孩出去玩、一起賞月吃月餅;越南的食物較為清淡,她不大習慣高雄偏甜的口味,很多台灣人習以為常的事情都是清玄需要去克服和適應的。

雖然在大學時期已經學習了四年的中文,但課堂上的教授大多是前往中國大陸留學,講話的口音和台灣的發音有些許的差距,使用的也是大陸的通用拼音和簡體字。因此剛到台灣上課時,不僅要適應台灣的口音,有時教授講授還會夾雜一些英文的專有名詞,要同時理解兩種外語,對清玄來說非常吃力,需要將教授講授的內容錄下來,下課後重複聆聽才能理解。

▲ 行傳碩一外籍生阮瑞清玄在越南拍攝的大學畢業照。

經常於課堂上坐在清玄隔壁的碩一同學賴瓊淑表示,因為有些繁體字和簡體字差異甚大,清玄經常會詢問她繁體字要怎麼寫,或是文字代表之意涵。清玄自己也會用手機輸入通用拼音,查詢該單詞的繁體字寫法,或是向瓊淑借筆記抄寫課堂重點。清玄笑著說,已經慢慢習慣台灣的口音和語速,對於課堂上教授的提問,已經能舉一反三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順利和教授探討課程內容。

喜歡安靜的清玄,非常喜歡中山的地理位置,不僅環境清幽,學習之餘還可以看海、欣賞夕陽,她非常享受現在的生活。除了在中山大學學習,清玄也計畫著之後有機會要去台灣其他地區遊玩,並等待周杰倫在台灣開演唱會,要去見一次偶像!

【行傳人物】不同文化交流與體驗 交換生感受台灣熱情

【記者賴瓊淑/採訪報導】
所上每年常有學生到海外學校交換,體驗其他國家的文化並拓展國際觀,在校園裡也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生來體驗台灣的生活。本學期有三名來自中國大陸的交換生,前來感受中山美麗的海景以及屬於南部的熱情。

▲來自中國的交換生,王學斌(左)、施佳麗(中)和李相如(右)。

來自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王學斌,因想學習廣告行銷和品牌相關的專業,而選擇到行傳所交換。他認為中山氛圍很開放,學生對於各種議題都會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同時也發現中山大學的老師在教學上都很嚴謹與用心,且師生相處的模式比較像朋友,不會讓人有距離感。值得一提的是,原本他以為台灣的課業會比較輕鬆,但並非如此,經常要和組員一起討論報告到凌晨,也因此與行傳所同學培養了深厚的革命情感。

除了學習專業知識,熱愛電影以及旅遊的學斌,特別前往台北欣賞金馬影展、看演唱會。身為交換生們的小組長,他非常有計畫地帶著一樣來自華中師範大學的同學們一起環島、旅遊。接下來在台灣的日子,學斌也計畫好要完成一篇論文,更要去走訪那些還沒有去過的城市,欣賞台灣各地的風景。

▲王學斌(右一)和行傳所同學合影。

▲ 王學斌(中綠衣者)、施佳麗(後排右一)和其他交換生出遊照。

同樣來自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施佳麗,認為台灣是個多元文化交會的地方,加上她的父母也曾到台灣旅行,留下不錯的印象,因此便選擇到台灣交換,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文化。她認為中山的教學方式比較國際化,整個學習風氣非常自由,且她的學伴和同學們都很照顧她,讓她可以快速地融入大家的生活。

在中秋節時,佳麗和大陸的同學們一起到綠島旅遊,他們在島上環島欣賞月亮,非常愜意。卻沒料到回台灣時碰到颱風搗亂,搭乘的船隻隨著海浪劇烈的晃動著,使她非常害怕會發生意外,好險只是虛驚一場,平安地回到台灣,這場「驚奇冒險」為佳麗留下深刻的記憶。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外表文靜的佳麗戰勝了自己對海洋的恐懼,毅然決然地報名了潛水課程,並且考取了潛水證照。她笑著說,原本自己非常怕水,但真正體驗過後,才會發覺海底的生物其實很有趣,讓她就此愛上潛水。

▲ 施佳麗在墾丁潛水,感受海洋。

▲ 李相如在台灣遊玩照片。

和佳麗一起到墾丁考取潛水證照的李相如,則是來自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有著一頭飄逸長髮非常有文青氣息的她,在大三時就來過台灣交換,因為很喜歡台灣,加上之前沒有機會到高雄玩,因此這次選擇到中山交換,想要看看不同的人文景色以及學習更多不同的事物。

處事非常謹慎的相如,提前安排好了許多行程,接下來在台灣的日子裡,準備考取英文證照、參加自我認同的體驗活動、考取高階潛水證照等。她也創建了自己的頻道,記錄台灣年輕人的生活文化、討論的議題等,不僅可以與自己的行銷傳播專業結合,更是她在台灣珍貴的回憶。

【行傳講座】數位潮流下的新聞 一看就懂的資料視覺化設計

【記者王人豪/採訪報導】
「跟上數位趨勢」是在數位產業工作的人們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而要如何透過網路這樣強而有力的傳播媒介,將說故事的傳統方法轉換成新媒介敘事,便是數位時代中須面臨的考驗。

行銷傳播管理所「網路多媒體創意設計」課程邀請到天下雜誌數位產品企劃—高偉倫先生,以實務經驗向同學說明如何透過線上資源培養數位能力,以及資料視覺化的重要性。

跟上數位潮流 轉換跑道重新起家
高偉倫在大學時並非就讀傳播相關科系,而是整天在實驗室裡對著青蛙、兔子操作實驗的生物科系,後來決定報考新聞所,才慢慢的磨練出對新聞議題與資料視覺化的能力。高偉倫也說,視覺化設計的能力,在當今與未來的媒體產業中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 高偉倫說明資料視覺化在數位內容產業的重要性。

目前就任於天下雜誌的高偉倫指出,天下雜誌集團內部有關於數位內容的職務就佔了45%,包含數位視覺設計、數位產品企劃等。求職者更可以從人力銀行的職缺名稱中觀察到,很多職稱前面都會掛上數位兩個字,這個趨勢不只是說明了數位內容的必要性,也提供求職者探索業界所需專業能力的基準點。

視覺化設計是什麼 如何用數據說故事
高偉倫透過圖表說明在2015-2018年間,台灣的美學能力開始爆發成長,資料視覺化設計更是突飛猛進,出現許多不同形式的資料設計、簡報設計、懶人包等,幾乎是人人必備資料視覺化的能力。高偉倫更說明,既然如此這項能力已是如此普及,那更應該是欲從事數位工作的工作者必備的利器。

高偉倫指出,目前「同時具備視覺設計與探索議題能力的人少之又少,一般的情形都是各司其職。」因此相當缺乏兼具兩種能力的專業人才。如要透過數據傳達議題或是呈現數位敘事時,必須要有明確的數字與脈落,才能進行有效的傳播。而視覺化設計之所以重要,係由於大腦記憶有70-80%是倚靠視覺記憶,只要0.3-0.7秒就可以產生視覺印象,進而引起閱聽眾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辨識好的視覺傳播素材」對傳播者而言,是數位時代下最基本的能力。

▲ 高偉倫回答同學對於資料視覺化的疑問。

▲ 高偉倫說明進行資料視覺化可運用的資源。

新聞的數位轉型 資料新聞的眉角
從2007年開始,網路上的廣告量獲利不斷的增加,且在2016年起便超越電視廣告量,各家媒體便開始大量挹注資金進入數位內容。高偉倫認為,雖然傳統媒體不若以往,但其實僅是轉以透過視覺化的形式,將過去較硬性的資料轉化成閱聽人較容易接受的訊息。因此,新聞工作者應如何運用資料去探索新聞的切點,並將其視覺化進行新聞敘事,便是新聞業目前遇到的轉型議題。

新聞工作者若要發展一則完整的數位專題,其中必須包括採訪寫作、數據分析、社群經營、美術設計、資訊視覺化、影像處理等不同專業能力,彼此之間更需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才能夠輸出一則好故事。

此外,資料新聞的主幹是「數據」,新聞工作者必須抓緊議題風向、社群聲量等,以掌握目前流行的關鍵字,並針對相關的目標客群去設計相對應的內容。然而,在視覺化新聞議題時,仍須考量視覺化的必要性,雖然有很多具有設計感的線上資源,但也須考量資料的閱聽對象是誰,而非埋頭設計自己認為好看的圖表,這樣才不會做了白工。

▲ 高偉倫、曹琬凌博士(前排右三條紋杉者)與同學合影。

不斷嘗試新東西 多多利用網路資源
「學習都是從模仿別人開始!」高偉倫說,線上資源雖然讓技術門檻降低,但發想的過程常常是最耗費時間的。剛開始接觸資料新聞的視覺素材時,可以將一些有趣、好看的視覺素材作為參考。或從免費的網路資源去尋找自己對於視覺素材的美感想像,只要能夠找到相對應的用途,就可以累積個人的作品。
「做錯東西了不起就是undo而已」,高偉倫認為同學應該要有不斷嘗試新東西的精神,並且從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開始,慢慢的培養自己在數位世代浪潮中的專業能力。

【行傳講座】打開消費者心門 孫治華教你成為最強小編

【記者賴瓊淑/採訪報導】
在網路蓬勃發展後,社群媒體快速成為品牌形象以及廣告投放的重要戰場,本所特別邀請到簡報實驗室創辦人孫治華先生,從數位內容經營出發,分享自身在品牌以及社群操作多年的經驗,更以互動提問的方式解答同學們在社群媒體經營上的各種疑難雜症。

▲孫治華顧問(前排中間)與王紹蓉教授(前排右二)及同學們合影。

社群經營核心:了解目標客群的需求
過去曾擔任數位時代總編輯的孫治華表示,經營社群媒體最重要的能力,並非只是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意,更需要了解品牌定位和目標客群的需求。他認為一名好的社群小編,不僅需同時具備對消費者心理的了解和需求認知,給予相對應的內容、產品或服務,還需熟知購物心理學,並將生活中有趣的事物轉換成受眾可以理解的內容,才能成功讓消費者買單。

現今企業經營社群平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創造營收,因此孫治華認為,社群行銷不能只談社群,更要帶入「營運」。儘管現在有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社群平台逐漸崛起,但社群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亦即提供有相同興趣或是生活需求的受眾一個聚集、討論的場所。因此企業在選擇使用哪一個社群平台,也要看自身品牌定位為何,找到他們適合的媒介。

4個方法翻轉品牌形象 塑造明確社群定位
社群平台是一個跟消費者溝通、互動的管道,行銷人員的任務是打造一個能讓消費者重複回訪,來一百次也不會膩的地方。孫治華強調,賣東西絕對不是單純的把產品或服務介紹給消費者,與產品或服務相關的周邊內容才是讓消費者黏著在社群粉絲專頁的主要原因。

不僅張貼的內容會影響粉絲專頁觸及率,張貼的時間、頻率、媒體種類都會影響到觸及人數以及點閱人數。行銷人員必須針對目標對象的需求、使用狀態以及頻率,在對的時間給予他們對的內容,這樣的經營模式才真正有效果,並達到正面溝通。

孫治華也和同學們分享翻轉數位時代下品牌形象的4個方法。首先評估品牌最大優勢為何,並且擴大發展這個優點;了解競爭對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擬定預算在廣告投放上以提升點閱率,此舉不僅可以建立品牌正向口碑,也能提高網紅合作意願;最後透過舉辦活動,邀請到該專業領域的意見領袖,並發佈預告貼文,製造神祕感與專業感,以達正向循環,讓消費者產生高黏著度。

▲ 孫治華顧問和同學分享社群經營秘訣。

▲ 孫顧問以互動的方式解答同學們的疑惑。

社群是打開消費者心門的鑰匙
社群的角色塑造也需符合品牌定位,從貼文發佈語氣、留言回覆方式,相片風格、影片等,都要有一致的個性,給予品牌的小編一個鮮明的形象,才更容易與消費者互動溝通。

孫治華認為,社群非常吃「人力」,完整的內容規劃與明確的社群經營方針,是長期經營品牌的王道。以片段的靈感呈現時代趨勢的潮流,讓消費者產生共鳴;以共同的話題配合專業知識,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信賴與依賴。臉書的紅利時代已經過了,必須要回到電商最基本的策略營運,優良的文案搭配好的圖片及影音,並搭配廣告投放,才是品牌成功的決勝關鍵點。

【行傳講座】社群經營攻略不藏私 內容優化是關鍵

【記者王人豪/採訪報導】
行動裝置滿街跑,人手一個社群帳號,使得各行各業無不因應潮流開始經營社群。本所邀請到比石硬數位行銷的數位媒體行銷經理—張舒淇,為同學說明在社群行銷當道的現今,如何替業主優化社群內容。

數位行銷大哉問 三大社群要經營什麼?
企業主目前常用的的三大社交平台:Facebook、Instagram,以及LINE@,究竟要經營哪個?張舒淇認為,如果業主有能力,當然可以三個全包,但要清楚的認知各個平台的角色為何。Instagram的美照、Hashtag比較能夠引起消費者注意,並且激發他們想要了解產品的慾望,更進一步的轉換Facebook以及官網獲得更詳盡的資訊。而LINE@其實是「好康告訴你」的功能,比較適合已經建立忠誠度的消費者,不過業者要斟酌使用以免造成消費者反感。

張舒淇也援引奧美總監張宇帆對社群經營的看法:「最重要的小事,在對的情境、對的時間、對的人,把故事說清楚」,每次的內容發布,都必須要考量到以上幾點,雖然很簡單明瞭,卻不是每個行銷人都可以妥善執行的。此外,內容若要吸引受眾,必須一眼就能夠看清楚,不要貪心的放太多資訊,也不要一昧的跟風時事,經營社群仍須考慮品牌調性。

張舒淇更分享自己過去在經營社群的經驗, Facebook本質上還是一個交友平台,貼文的內容也應該要貼合受眾的日常生活。因此,她認為若能以網紅的模式,塑造小編的親和形象,便能夠有效的提升粉絲的驅動力,提高受眾與小編的情感連結與互動。

▲張舒淇說明不同社群媒體的特性。

社群無所不在 如何做好社群行銷?
現在的小編其實是各個不同專業相互整合的團隊。張舒淇指出,其實社群當中看似偶然爆紅的內容、廣告甚至是網紅,背後其實都有非常縝密的規劃與執行。好的企劃有三項重要的原則:確認目標客戶、欲達成目標及產品定位。

首先,透過後台數據針對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搞清楚粉絲究竟想要看什麼。隨後去訂定主題以及拆解各個階段不同的目標與分眾,藉此提高有效的觸及率。確立上述目標後,內容的創意發想應該要扣緊主題,藉此引起粉絲的共鳴。張舒淇也打趣的表示創意發想就是「有事沒事問同事」,透過同事間的腦力激盪尋找更好的idea。最後,內容的呈現仍需要考量不同的裝置與軟體,掌握視覺技巧發布貼文,才能夠有效的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張舒淇經理(中)、王紹蓉教授(右三)與同學合影

必備溝通力與邏輯力 全能行銷人就是你!
雖然進入行銷行業的的門檻不高,但由於工作內容必須與不同專業的工作者溝通,求職者仍須具備溝通力與邏輯力才能有效的協調同事、客戶以及主管的要求。

張舒淇也以自己的團隊為例,其中包含企劃、編輯、影片以及設計等不同的專業領域,而企劃的角色便是團隊內部彼此溝通的重要橋樑。她更說明,有時客戶的案件非常龐雜,如果沒有妥善安排各個工作的排程,就會讓設計好的內容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內容優化就是不斷的嘗試」張舒淇指出,雖然企劃發想看似合理,但是實際上的成效如何,還需要很多的嘗試與修正,才能夠不斷地完善社群經營的策略。

此外,張舒淇也進一步說明,雖然未來廣告投放的工作可能會慢慢被大數據或是機器人所取代,但是數位行銷產業的人才需求,主要還是在於能夠進行創意內容發想以及能夠有效的協調各個專業的數位行銷新鮮人。

 

==本刊完==


感謝您閱讀本期電子報,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若有任何建議與鼓勵,請於上方惠賜您的寶貴意見,謝謝!

Copyright © 2011-18 中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IMC 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