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數位趨勢」是在數位產業工作的人們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而要如何透過網路這樣強而有力的傳播媒介,將說故事的傳統方法轉換成新媒介敘事,便是數位時代中須面臨的考驗。
行銷傳播管理所「網路多媒體創意設計」課程邀請到天下雜誌數位產品企劃—高偉倫先生,以實務經驗向同學說明如何透過線上資源培養數位能力,以及資料視覺化的重要性。
跟上數位潮流 轉換跑道重新起家
高偉倫在大學時並非就讀傳播相關科系,而是整天在實驗室裡對著青蛙、兔子操作實驗的生物科系,後來決定報考新聞所,才慢慢的磨練出對新聞議題與資料視覺化的能力。高偉倫也說,視覺化設計的能力,在當今與未來的媒體產業中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
▲ 高偉倫說明資料視覺化在數位內容產業的重要性。 |
目前就任於天下雜誌的高偉倫指出,天下雜誌集團內部有關於數位內容的職務就佔了45%,包含數位視覺設計、數位產品企劃等。求職者更可以從人力銀行的職缺名稱中觀察到,很多職稱前面都會掛上數位兩個字,這個趨勢不只是說明了數位內容的必要性,也提供求職者探索業界所需專業能力的基準點。
視覺化設計是什麼 如何用數據說故事
高偉倫透過圖表說明在2015-2018年間,台灣的美學能力開始爆發成長,資料視覺化設計更是突飛猛進,出現許多不同形式的資料設計、簡報設計、懶人包等,幾乎是人人必備資料視覺化的能力。高偉倫更說明,既然如此這項能力已是如此普及,那更應該是欲從事數位工作的工作者必備的利器。
高偉倫指出,目前「同時具備視覺設計與探索議題能力的人少之又少,一般的情形都是各司其職。」因此相當缺乏兼具兩種能力的專業人才。如要透過數據傳達議題或是呈現數位敘事時,必須要有明確的數字與脈落,才能進行有效的傳播。而視覺化設計之所以重要,係由於大腦記憶有70-80%是倚靠視覺記憶,只要0.3-0.7秒就可以產生視覺印象,進而引起閱聽眾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辨識好的視覺傳播素材」對傳播者而言,是數位時代下最基本的能力。
 |
 |
▲ 高偉倫回答同學對於資料視覺化的疑問。 |
▲ 高偉倫說明進行資料視覺化可運用的資源。 |
新聞的數位轉型 資料新聞的眉角
從2007年開始,網路上的廣告量獲利不斷的增加,且在2016年起便超越電視廣告量,各家媒體便開始大量挹注資金進入數位內容。高偉倫認為,雖然傳統媒體不若以往,但其實僅是轉以透過視覺化的形式,將過去較硬性的資料轉化成閱聽人較容易接受的訊息。因此,新聞工作者應如何運用資料去探索新聞的切點,並將其視覺化進行新聞敘事,便是新聞業目前遇到的轉型議題。
新聞工作者若要發展一則完整的數位專題,其中必須包括採訪寫作、數據分析、社群經營、美術設計、資訊視覺化、影像處理等不同專業能力,彼此之間更需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才能夠輸出一則好故事。
此外,資料新聞的主幹是「數據」,新聞工作者必須抓緊議題風向、社群聲量等,以掌握目前流行的關鍵字,並針對相關的目標客群去設計相對應的內容。然而,在視覺化新聞議題時,仍須考量視覺化的必要性,雖然有很多具有設計感的線上資源,但也須考量資料的閱聽對象是誰,而非埋頭設計自己認為好看的圖表,這樣才不會做了白工。
 |
▲ 高偉倫、曹琬凌博士(前排右三條紋杉者)與同學合影。 |
不斷嘗試新東西 多多利用網路資源
「學習都是從模仿別人開始!」高偉倫說,線上資源雖然讓技術門檻降低,但發想的過程常常是最耗費時間的。剛開始接觸資料新聞的視覺素材時,可以將一些有趣、好看的視覺素材作為參考。或從免費的網路資源去尋找自己對於視覺素材的美感想像,只要能夠找到相對應的用途,就可以累積個人的作品。
「做錯東西了不起就是undo而已」,高偉倫認為同學應該要有不斷嘗試新東西的精神,並且從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開始,慢慢的培養自己在數位世代浪潮中的專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