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
指導老師
製作團隊

本刊期數
發刊日期

李雅靖 教授
鄭安授 老師
陳郁雁、江彥廷
邱子穎、劉皓涵
第37期
2015年10月15日

訂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行傳活動】
碩一碩二相見歡 新生說明會熱情開場

行傳活動
迎新餐會吃熱炒 聯絡感情加深認識

行傳活動】
行傳招生說明會開跑  中山管院率先亮相

【電商講座】
何謂新聞寫作 EC講座報你知

【講座專欄】
科技與人性、風險與框架 講座課程開跑

【講座專欄】
時代的力量 媒體使用與公眾參與

【講座專欄】
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系所位置>
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電子信箱
nsysu.icm.epaper@gmail.com




閱報累積人次

Free HTML Web Counter

 



 

【行傳活動】碩一碩二相見歡  新生說明會熱情開場

▲新生說明會順利落幕,全體合照留念。

【記者陳郁雁/採訪報導】

新學年新氣象,新生也在開學首週陸續抵達學校。碩二所學會特地在9月16日中午舉辦了新生說明會,除了歡迎新生之外,也希望透過碩一與碩二同學自我介紹,加速彼此之間的認識,並且讓新生盡速融入行銷傳播管理所這個大家庭!

106級碩一新生人數眾多,高達23人,氣勢群壓由於多人出國交換導致僅存12人的碩二學長姊,不過學長姊們還是盡其所能的展現幽默,因此說明會的氣氛也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中逐漸炒熱。

自我介紹結束後,碩一便面臨了成為新生的首項重要任務──接手「招生說明會」!所學會長何螢玲先簡單介紹各組的大致工作內容後,便開放碩一新生自薦,分派至不同組別,包括文書組、財務組、機動組、網路互動組、公關組。

▲所學會長何螢玲和碩一新生互動。

接著,碩二《電子商務時報》主編陳郁雁則上台為碩一說明實習媒體的相關工作,並且宣傳9月23日的首場教學講座,鼓勵新生積極參與。

▲EC主編陳郁雁為碩一介紹《電子商務時報》。

對於新生說明會,碩一楊彩甄說:「因為是復學,所以一開始的學姊已經離開了,也沒有認識的同學,所以今天剛好有機會可以認一些同學,覺得很棒。」並提到馬上就要跟同學們一起準備招生說明會,非常期待。碩一孟祥瑄則說:「學長姊人都很好啊,很有哏!」也熱切希望班上同學可以趕快熱絡起來。

所學會長何螢玲會後也表示:「感謝學弟妹能夠參與這次活動,也謝謝學弟妹的配合,讓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未來,請繼續支持所學會!所學會愛大家。」


【行傳活動】迎新餐會吃熱炒 聯絡感情加深認識
碩一、二在熱炒店前合影。
【記者陳郁雁/綜合報導】

行銷傳播管理所一直以來都非常活潑,一、二年級經常透過節慶活動或餐會互相聯絡感情。延續了這個優良傳統的碩二所學會,選在1日照常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迎新餐會熱炒聚餐,將碩一、二同學打散在不同桌,聊聊開學三週來的體驗與感受。

大部分碩一學弟妹仍對所上老師認識不深,同時對許多課程深感興趣,但又擔心學分數分配不均的問題,對此,學長姊則以輕鬆的態度分享自身經驗予以參考,並鼓勵學弟妹多方嘗試、修不同老師或外所的課。

用餐時,各桌聊的話題五花八門,有正經的學校話題,像是課程助教、計畫研究助理;同時,也談及各自在高雄的日常生活,包括外宿與住宿生活的差別,以及西子灣與鹽埕區美食探索等。另外,雖然越南籍同學均有事無法參與,但陸生也十分能融入大家,氣氛融洽,笑聲不斷。

有趣的是,學弟妹們都對中山大學充滿動物與觀光客的特色印象深刻,但也有許多人表示尚未見過「聲名遠播」的柴山獼猴,相信日後很快就有機會不期而遇!

餐敘結束後,大家一同在熱炒店外合影,碩二人數雖少,且有許多同學正在海外交換,但大家都同樣非常歡迎碩一新血的加入。回想起去年也是10月1日參加碩三學長姊為現在的碩二所舉辦的熱炒餐會,碩二陳姿君甚至佯裝感慨的樣子,幽默地說:「彷彿看到年輕的我們。」

▲僅存的少數碩二同學在餐會後於愛河畔合照。
 
【行傳活動】行傳所招生說明會開跑  中山管院率先亮相
所長李雅靖為首場招生說明會開場致詞。

【記者劉皓涵/綜合報導】

過完鳳凰花開的畢業季,新血的注入為校園帶來一股清新又令人振奮的氣息,不知不覺又到了行銷傳播管理所招生的時節。由今年碩一新生一手策劃的招生說明會,將分別在3個地點舉行:分別為本校管理學院、中正大學傳播系,以及台北國家補習班,期待能吸引更多熱愛傳播,且對行銷感興趣的學生目光,報考本所。而在9月30日這天,首場招生說明會一如既往在校內率先開跑!

第一場招生說明會,在本校管理學院1037教室登場,吸引了許多對本所有興趣的大四學生前來參加,整場座無虛席,除了熟知所上課程外,也能聽取學長姐的應考經驗分享。

由於本所是國內唯一將傳播及行銷合為一體的國立大學,且將學生區分為行銷組以及傳播組,畢業後均授予MBA學位,凸顯本所與其他傳播領域研究所的差異化及優勢。所長李雅靖教授表示:「本所的目標在於培養一位同時具有傳播以及行銷能力的人才,期待未來有更多有潛力的新生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

說明會當天,由本所碩一新生謝尚擔任主持人作為開場,幽默風趣的話語惹得下面聽眾開懷大笑,並透過宣傳簡報的輔助,從容不迫地介紹完本所開設的課程、師資、教室設備、交換學生資訊等面向,適時地與台下觀眾互動,並引導聽眾提出疑問並解答。介紹完所上的特色後,碩一學長姊接續著分享各自推甄或考試的經驗,藉由他們的經驗談,不論是做筆記的方式、面試技巧、如何製作備審資料,抑或是課外補充資訊等,都讓考生們有了更明確的準備方向。

介紹與講解完畢後,本所特別安排了一個問答時段,開放聽眾私下發問,再由碩一同學解答。回顧提問,大部分同學的問題都還是與推甄的備審資料準備、面試考題方向等相關,但碩一學長姐們依然盡心詳盡地回答,替所上招生盡一份心力。

短短半小時的招生說明會就在提問時間後完美地畫下句點,碩一新生對於如此順利的開始感到非常感謝,由衷謝謝所有參與的人,為未來的行傳所會注入的新生命力。其他詳細資訊與後續資料將於臉書粉絲團﹤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公布動態、其他招生說名會場次資訊,以及學長姐的準備心得,若對報考本所有興趣但未能出席說明會,歡迎多加善用。
▲台下同學專心聆聽台上的介紹。
 
【電商講座】何謂新聞寫作 EC講座報你知
項賓和學長與碩一學弟妹合影。

【記者陳郁雁/採訪報導】

行銷傳播管理所顧名思義與行銷、傳播和管理息息相關,而《電子商務時報》正是我們所上學生接觸新聞媒體的機會!無論大學時期的主修是否與大眾傳播媒體有關,從碩一開始,本所同學均能透過這個實習媒體學習新聞寫作。因此在9月23日這天下午,EC碩二幹部特地邀請項賓和學長前來,教導新生何謂新聞寫作。

除了學長姐經驗指導之外,這學期共計將舉辦三場教學講座,均由本所業師蘋果日報南部地方中心主任項賓和學長親臨指導。23日下午為本學期初的首場講座,課程包含學習基礎採訪和認識深度報導。項賓和說,當「報導者對其受眾感到興趣之事情、事件、情況或觀念,經由大眾傳播媒體所做即時而正確的報導。」即是新聞寫作。

▲項賓和學長為碩一學弟妹講解新聞寫作。

所長李雅靖在講座開始前也曾勉勵大家,由於科技日新月異,一旦能掌握新科技發展趨勢,並對大眾媒體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即可於平日慢慢地累積寫作經驗,發展為數位行銷領域的專長。根據畢業校友的說法,透過書寫《電子商務時報》或擔任幹部,將可能對從事數位行銷相關產業有極大的幫助。

雖然無法在短短三小時內透徹理解到底何謂「新聞」與「新聞寫作」,但碩一同學也逐漸對新聞傳播媒體有了初步的認知與想像。為了讓新生相對具體理解自己的意思,項賓和用知名國片《KANO》幽默分享自己對新聞稿的想法──要能夠「一球入魂」,所以必須重視內容的可讀性。儘管新聞稿的可讀性難以量化,但若已知目標讀者族群,就可以嘗試以經驗進行推測。

▲EC教學長廖淑婷說明《電子商務時報》的後台操作。

講座最後,EC教學長廖淑婷接手向新生詳細說明媒體規範,並講解發稿平台與後台管理、分配班表。延續傳統,10月1日起,新生就會陸續接手寫每日新聞,下學期再接手週報專欄。

 
【講座專欄】科技與人性、風險與框架 講座課程開跑
譚躍(左二)與同學們合影。

【記者江彥廷/綜合報導】

你為什麼要來念傳播?你來行傳所是為什麼?你有什麼夢想,9月18日傳播管理講座,首先由授課老師王紹蓉、譚躍老師為同學們主講。

當科技遇上人性-王紹蓉老師

當跟別人提到你念傳播相關的時候,別人是什麼反應?是跟電視、廣告或廣播相關?王紹蓉問,但這其實是很狹義的解釋。而行銷傳播又是什麼呢?其實行銷也是傳播的一種,因為行銷就是對消費者溝通。

王紹蓉勉勵碩一新生,在這個研究所短短兩年時間,要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才能從中獲得更多,她以自身舉例,碩士班唸的是公共領域是屬於傳播批判領域,而在工作數年後,才於博士班接觸到電腦中介傳播的理論,發覺自己的真愛,而也進一步思考傳播媒介對於人的意義是什麼,究竟科技是受人所控制還是影響的人類,然而每個人都是個體,每個人都不同,所以電腦中介傳播也離不開人性,因此即使科技快速演變人還是使用者。

而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電腦中介傳播呢?王紹蓉以臉書為什麼要留著不熟的好友、為什麼要拍照打卡上傳,而又為什麼有些人會分享你在社群媒體上的訊息而又為什麼有些人不會?王紹蓉指出,其實就是每個人的不同,而打卡這個行為其實就能夠去思考背後的理論來解釋。

王紹蓉以近期研究舉例,在玩手機遊戲的時候常覺得遊戲廣告非常的惱人,事實上大部份的人也都不會去下載,而為什麼又會有人要上廣告呢?也舉自己指導學生的研究為例,大部份與臉書、Line以及行動載具有關,並建議同學們可以從生活中思考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未來可以成為論文主題。

風險傳播與新聞框架-譚躍老師

講座後半場由譚躍老師主講,一開始譚躍就問同學們,什麼是風險?於傳播之中又有什麼相關?譚躍指出,風險最重要的就是風險感知,不同的受眾會有不同的風險感知,取決於對於風險的瞭解程度,而人們也會比較樂觀的,大部份會相信這件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其實風險是被建構的,很多是媒體、公關公司所操作的,是隨著價值與利益所浮動。新科技也是有風險的,但並不會馬上發現風險,當發現風險後又會產生新的產品想要去避免風險,因此又再次循環而產生新的產品論述。

譚躍舉自身研究來闡述各項觀點包含兒童、青少年與災難傳播。兒童在媒體的報導框架,會受到社會文化、政府、專家學者的影響,舉例來說,現今兒童的休閒生活已經高度媒體化,兒童使用資訊產品已相當多,但研究發現,兒童在媒體報導中多趨向正面,認為兒童使用資通科技後會加強學習成效,是政府努力所致。
 
不只是兒童,媒體報導也框架青少年,其使用社交網站,包含了很多風險的問題,研究發現青少年使用了社交網站的行為,常被紙媒框架為會接觸到色情暴力、造成網路霸凌或是洩漏隱私等風險。

最後是災難報導,由於網路的興起,一些意見領袖會在非主流新聞網站上發表意見,甚至會影響到主流媒體,當災難發生時,很多人會使用社群媒體,特過社群媒體轉發的新聞,對觀眾會有較大的說服力。尤其當災難發生時,主流媒體很常被批評報導速度慢、特定化與戲劇化。
 
【講座專欄】時代的力量 媒體使用與公眾參與

▲施琮仁副教授(前排左一)於會後與同學合影

【記者邱子穎/採訪報導】

近年來社會議題層出不窮,連帶喚起了公眾參與的意識。究竟在公眾參與的面前,媒體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而媒體訊息的包裝,在大眾解讀訊息上又帶來了什麼影響?本所於10月2日邀請來自於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的施琮仁副教授,從科技議題的角度出發,探討媒體使用與公眾參與間的調節與中介因素。

公眾的參與是為了表達意見、影響決策,也改變個人對於特定議題所採取的行動。施琮仁近年投入研究人們的認知、情感、動機、人際溝通,對於不同媒體的使用與訊息處理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改變公眾參與科學相關議題的行動。在社會鼓勵公眾參與、表達自身意見的同時,卻沒有人討論參與公眾活動前,我們應該具備麼樣的能力。透過不同的媒體傳遞訊息,能幫助大眾瞭解與議題有關的爭辯,累積相關基礎知識,進而形塑個人意見。唯有透過真正的理解與關心,才能為公眾參與留下有效的討論與結果。

不同的媒體平台,會間接造成知識累積與建構的差異。相較於網路媒體,報紙與電視媒體在科學新知的累積下,能產生較佳的結果。而知識累積能力的不同,同樣影響著媒體建構知識的效果。對於高教育水準的人來說,報紙能反覆閱讀的特性,為知識的累積帶來較佳的效果,而網路媒體則明顯幫助低教育水準者累積知識,間接鼓勵偏鄉網路的建設。

根據TWNIC的調查,社群媒體的發展與使用趨勢連年上升,線上社群式的溝通與互動,豐富了訊息的呈現方式與傳播型態。施琮仁以泛科學PanSci網站為例,討論使用網站的動機與公民參與間的影響,結果顯示很多時候人們的參與行為,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群體社交的影響。過去的大眾媒體之所以能促進公眾參與,在於其提供時間、地點等資訊的特性,但今日網路媒體所帶來的社交動機,將會為提升公眾參與帶來很大的潛力。

身處於傳播領域,我們應對現今時事保有敏感度,並且關注不同議題的公眾參與行為,從討論中理解,從理解中形塑個人意見。而媒體做為公共領域,也應扮演促進公眾參與的角色,創造不同的對話環境,透過異質性對話,促進民主社會的討論與參與。
【講座專欄】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演講時間

主講人

演講內容

主持人

10/23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李峻德所長

(待訂)

王紹蓉教授

10/30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戴皖文主任

(待訂)

譚躍教授

  • 演講時間:p.m 6:20 - 9:00
  • 演講地點:管CM 4112

==本刊完==



感謝您閱讀本期行銷傳管電子報,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若有任何建議與鼓勵,請於上方惠賜您的寶貴意見,謝謝!

Copyright © 2011-15 中山行銷傳管所電子報 IMC E-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