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人
指導老師
製作團隊

本刊期數
發刊日期

蕭 蘋 教授
鄭安授 老師
張翊君、鄭傑文
陳郁雁、黃斯佳
32
2014年12月15日

訂閱傳管所電子報



【傳管活動】
「行傳」校友回娘家 大方分享職場經驗

校友專欄
跟著音樂去旅行 賀獲廣播金鐘獎

講座專欄
封鎖線下的網路 自由與權力的兩極

【傳講專欄】
災難新聞管理 媒體可以正向報導

【講座專欄】
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系所位置>
8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電子信箱
nsysu.icm.epaper@gmail.com




閱報累積人次

Free HTML Web Counter

 



【傳管活動】「行傳」校友回娘家 大方分享職場經驗

▲103年校友回娘家圓滿落幕
記者黃斯佳陳郁雁/採訪報導】

中山大學11月中旬不只盛大舉辦校慶活動,更是行銷傳播管理所校友回娘家的年度盛事,其中特別受矚目的無非是今年榮獲廣播金鐘獎的李明潓學姐!11月9日當天,來自各個工作領域的學長姐,跨越89級到97級的距離,熱絡交換近況,也向在場學弟妹無私分享職場經驗與獲獎經歷。所長蕭蘋以及李雅靖、鄭安授、周軒逸老師也前來共襄盛舉,最後更有陸籍在學生的求學心得分享,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毫無冷場。

蕭蘋所長在開幕致詞中提到,所上優良校友不只在業界茁壯,學術界亦然。從過去傳播管理研究所到現在的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已經邁入第18年了,校友回娘家活動絕對是外面看不到、網路上找不到,只會「關起門來跟自家人分享的重要經驗!」

現任於飛豪傳播有限公司節目部主任的校友會會長-陳志鵬學長則勉勵在場所有人,努力工作之餘仍需關心健康狀況。李雅靖老師曾指導數位專班同學,她認為專班同學每次回娘家,「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於經驗分享。」周軒逸老師更鼓勵同學以這些優良校友為楷模,仿效學習。鄭安授老師則表示,看到校友能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非常感動,期許在校生可以藉由這次機會認識學長姐,並祝福校友未來在其工作上發揮所長,有更好的發展。

▲蕭蘋所長頒發謝禮感謝校友分享 。
教師們與校友合影留念 。

※畢業校友求學就業心得分享

洪榮志學長(中國時報地方新聞中心召集人)


洪榮志學長目前為中國時報地方新聞中心南部召集人,是碩專班97級畢業校友。與談過程中,學長除了分享平面媒體的工作環境現況,特別提到「沒有人是天生就會跑新聞的」,勉勵學弟妹凡事必定要懂得「做中學」的道理,例如在地方中心工作,每天必須面對的是五花八門的資訊來源,平時必定要有多方涉獵,經過兩三年的磨練,回過頭來會發現已練就一身好功夫,同時,凡是有志從事新聞業的人,一定要實際跑過大新聞,才有機會真正磨練自己,

另外,洪榮志也提到,工作一段時間後,心中一定要有風險管理的概念,人生不會僅有眼前所見的一切而已,要勇敢跨出不一樣的步伐,多方嘗試,就像學長本身認為回學校念碩士是一種紓壓方式,人生也因此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李喬光學長(富邦金控人力資源處專案襄理)

李喬光學長是92級碩士班畢業校友,目前任職於富邦金控人力資源處。在本次校友職涯心得分享中,勉勵眾人可將人生以十年為單位進行初步的想像與規劃,從學校畢業後的第一個十年,努力在職場上累積實力,讓自己成為工作領域中的專家;到了第二個十年,正好是工作能力積累到一定成熟度的時機,此時可盡情在職場上發揮,建立屬於自己的舞台。

既然在人力資源處任職,李喬光也大方向學弟妹分享初入社會時應該掌握的態度以及原則。其表示,尋找第一份工作時必須要審慎,原則上至少在同一間公司待上三年較佳,由於工作到了第三年時,已經學習並累積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主管也會釋出較多的信任,此時能在工作領域上展現績效的機會變多,在職場上的成熟度漸能顯現。

另外,若有想要轉職的打算,對於前一份工作的穩定性也會是新公司是否聘用應徵者的關鍵,工作三年除了能夠顯示對於工作的穩定性之外,也較能了解產業內部的風險為何,在尋求新工作或透過人脈探詢時都會更有方向。

李喬光用「目標」、「主動學習」、「市場價值」三個面向對學弟妹進行建議:只要心裡確立目標,就能夠堅持到底而不輕易受外界左右,面對困難也能更加堅毅;事事主動學習,能夠讓人成為專家;建立自身市場價值,就能在必要時收割成果。

最後,其以咖啡豆的故事勉勵學弟妹,許多人認為社會是個大染缸,年輕人最終仍會被社會環境給影響而變質,然而,我們應該像咖啡豆改變水的樣貌一般,用自身的力量去改變現存社會,並努力達成自我目標。

李明潓學姐(高雄廣播電台辦事員)

李明潓學姐是92級碩士班畢業校友,目前任職於高雄廣播電台,同時也是第49屆「廣播金鐘獎-最佳單元節目獎」得主。李明潓說,「我的人生就是誤打誤撞」,大學時讀的是國貿,受到室友影響輔修了廣告系,而後進了傳播管理研究所,因為沉迷網拍而將之融入論文之中,沒想到因為論文進了Yahoo!網路行銷部門工作,四年後回到高雄,再次受到朋友影響而考了地方特考的新聞行政,因此進了高雄電台節目組,才有機會達成今日廣播金鐘得主的成就。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李明潓隨遇而安,不限縮自己的結果,「人生有這麼多的岔路,那麼我現在就要在這裡做出成績!」這樣的信念,讓她在進入高雄電台不久即做出令人拍案叫絕的廣播音樂節目。積極爭取而不過度拘泥,是李明潓的處世之道,而其也勉勵眾人在傳播產業中不斷努力,只要有夠多的熱忱,必定能在傳播業界中成功。

王新昌學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課外活動組組長)

王新昌學長目前就任於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課外活動組組長,是94級碩專班畢業校友。他提到大學時代老師的臨別贈言:「找工作,是要注意大的趨勢變化的!」由此深思,得知由於產業變遷快速,所以必須培養適應不同行業的能力。雖然過去曾從事自己最絕對不想做的業務員和公務員,但無論如何都成就了人生珍貴的經驗與歷練,並勉勵在場所有人務必要對工作和生活充滿熱情和熱忱。

王新昌分享自己職場發生的一段小插曲,當時負責學校公關工作,對於記者會的準備工作一知半解,不僅不知道要先寫好新聞稿,也沒有準備記者的照片和資料,直到校長問道:「有沒有記者的照片?」時,才發現原來媒體公關如此重視與記者之間的良好關係,甚至連能否叫出名字都是重要的關鍵細節。經過這場震撼教育,王新昌開始思考成功是什麼?又職場的成功到底是什麼?檢討對於媒體管理的無知將無法勝任公關,於是開啟了與中山行銷傳播管理所的緣分,而在所上學到最多的,除了知識之外,無非就是和人的互動,以及擴展各種新興媒體行業人脈。

項賓和學長 (蘋果日報地方採訪中心主任)

項賓和學長為89級碩士班畢業校友,目前是蘋果日報地方採訪中心主任。義無反顧從事媒體行業23年來,雖然過程辛苦,但每當與高中或大學同學閒聊往事時,總還是深深覺得新聞媒體工作絕對是從事其他行業難以得到的特殊體驗。

當年解除報禁後,媒體工作者社會地會崇高、收入高而穩定,且工作機會繁多,然而項賓和還是遇上了電子媒體開放後的惡性競爭。雖然相較於二十年後的現在已經好上許多,不過「每一代的人總覺得自己生不逢時。」但若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突破重圍,從不同角度來看就是時勢造英雄。

項賓和分享媒體工作者的薪水行情與變動、工作內容,更強調記者工作「經驗是王道」,經驗愈豐富的媒體從業人員可能有更多跳槽與加薪機會,因此若有興趣投入新聞產業,無論平面或電子媒體,都必須按捺住不是太好的工作環境和待遇,包括低薪、長工時,與責任制。然而若能撐過去,經驗和時間累積而來的就是未來發展的調薪籌碼與本錢。

大學時代,項賓和的老師曾期許學生能在畢業後勇敢踏入媒體實務界,一句「如果你們都不進媒體業,那媒體就更沒有希望了。」啟發了他對記者工作的使命感,畢竟若沒有源源不斷的新血,哪裡有機會改變媒體環境?尤其記者本質上應該是有益於社會的工作。再從這樣的社會價值放大來看,其實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應該秉持這種想法,「你才能從那份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謝曜謙學長 (福樂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

謝曜謙學長現任福樂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是93級碩專班畢業校友。從讀書時就擁有機靈的商業頭腦,幽默地說自己「讀書時像一個生意人」,甚至在畢業典禮時做起花束的生意。五年專科求學經驗讓謝曜謙學長認識了許多人,雖然虧自己當學生的時候不像學生,但也找到了志趣與人生的方向。在建築業中,從基本的業務開始,一點一滴累積人脈與經驗,「在不好的時代裡,創造了很多個人認為還不錯的時機。」

謝曜謙學長說自己特別喜歡不一樣的想法,他分享幾項個人經驗,包括建置中山大學的網路大學系統,就是台灣首先啟用網路作為校內統一教學資訊平台的先驅。另外,他也是第一個在台南建立商場的建商。後來,甚至發展商旅業務,改裝原本40幾間的住房成為20多間頂級總統套房。這些新穎的投資或開發過程雖然風險非常大,但謝曜謙強調,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告訴自己:「做什麼像什麼,逆向思考做什麼不像什麼,可以做得比想像更好。」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你做不做!」

※兩岸求學心得分享

龍楚妍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二年級)

龍楚妍是目前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二年級在學生,來自廣州,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創意媒體設計系。作為兩岸中山大學的學生,龍楚妍說,「覺得自己很幸運,無論哪個中山大學都很美。」

選擇來台灣念研究所的契機,源自於2013年與同學一起前往台灣畢業旅行,旅程的最後一天,龍楚妍發現自己很喜歡台灣,「除了風景好、人好,又很熱心」,步調相對慢,非常適合自己,於是默默下定決心,未來勢必要以非旅遊者的身分再度踏上台灣的土地!雖然來台就學的主要目的並非求學,而是體驗台灣生活,但還是感激能夠順利錄取。

來到台灣之後,龍楚妍四處旅行,走遍大小縣市。然而在台灣也不完全是玩樂,由於從前念設計系,鮮少接觸英語文獻或做報告,想不到來台灣第一週就如臨大敵,笑稱「第一個通宵的paper就獻給了周軒逸老師,第一個報告則獻給了林穎青老師。」但逐漸地,愈來愈了解何謂研究所生活,現在也開始可以自己完成小研究、寫論文,對自己這一年來學業的進步與成長感到欣慰。

不過對龍楚妍來說,最重要的收獲還是認識台灣的朋友們。從世足賽一起熬夜看球、陪朋友在夢時代求婚,以及與所上創意無限的朋友們一起舉辦各種活動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回憶。「我們所是很容易接近、融入的團體,一年過得好快。」龍楚妍說,雖然偶爾會想家,但始終感謝有機會體驗兩年特別的生活,更由衷感謝眾人對陸生的得照顧與幫助。

錢蔚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二年級)

錢蔚來自浙江杭州,目前正在行銷傳播管理所二年級就讀中。談起到台灣讀研究所的契機,錢蔚直呼一切真的是不可思議的巧合。

還記得兩年前,回到家一打開微博,看到的正好就是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所的報名資訊,當時錢蔚正在離家車程兩小時距離的南京理工大學讀書,「反正到台灣也是搭機兩個小時的距離」,便毅然決然報名,希望能更加拓展對於不同環境的視野,成了踏上西子灣求學生涯的開端。

提到南京理工與高雄中山大學的共通點,錢蔚說,南京理工的二月蘭特別漂亮,每年3、4月時就會有許多觀光客到南京理工附近遊覽,學生和遊客經常在同樣的空間活動,沒想到,中山大學所處的西子灣同樣也是著名的觀光客到訪處,覺得自己似乎和觀光景點特別有緣,也很開心能在風景美麗的地方學習。

然而在不同地點求學,還是能明顯感受到兩邊學風的差異。錢蔚說,南京人讀書特別認真,人人積極又競爭,以前常常一大早起床想要到圖書館讀書,卻發現圖書館門口早已大排長龍,而錢蔚除了安全工程本科外,還雙修了市場營銷,課表因此排得滿,過的是標準的工科生生活,玩樂的時間相對很少。

來到高雄中山大學後,發現行銷傳播管理所的同學各個都相當可愛,有很多的奇思妙想,讓生活變得非常有趣,即便平時充滿了作業與論文,大夥兒還是能找出時機一同出遊。錢蔚表示,很開心認識這群夥伴,也很感謝能有這些好同學讓研究所生涯更加豐富多彩。


【校友專欄】跟著音樂去旅行 賀獲廣播金鐘獎
92級畢業校友李明潓榮獲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記者張翊君/綜合報導】

「無論是短劇或達人解說,皆能引領聽眾穿梭時光隧道!」金鐘獎評審如此形容這份廣播作品。92級碩士班畢業校友李明潓,現為高雄廣播電台辦事員,入行廣播界三年以來,今年第二次入圍金鐘獎,並且以其製播主持的「音樂旅行」單元劇,榮獲金鐘獎103年度單元節目獎。

回憶起當初念研究所的動機,李明潓大學時念的是國貿系並輔修廣告,認為還有一些不足處,因此選擇繼續念研究所進修。在觀察國內的研究所與衡量自身興趣後,發現傳播管理所恰巧符合需求,因而選擇就讀。在求學過程中,她認為最大的收穫是「人」,所上當初提供多元的管院資源,跨及整個管院的資管、企管、人管的課程,甚至是藝術學院的藝術管理所的課程,都可多方去涉獵。因為到處修課之下,認識了許多來自不同科系的同學,也間接的培養多元的看法。

因此畢業後進入職場,豐富多元的人脈也帶來許多幫助。像是在職場上,可能會遇到一些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與挑戰,必須尋找幫助,此時過去認識的各領域專家便適時給予協助,幫助她很快地克服挑戰。李明潓提醒學弟妹要懂得主動地去「要」,勇敢的去尋求資源,而不是被動的等機會降臨。

李明潓表示可以專注在一件事上很好,但有時候分心多學點其他東西也沒有什麼不好,當初碩士論文探討雅虎奇摩中網路拍賣的相關研究,後來也因此進入雅虎網路公司工作,之後也曾做過平面媒體業,也做過公關業,而最後在因緣際會下,透過國考的方式任職公務員。她認為多方地去嘗試,也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現在的工作-高雄電台隸屬於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李明潓在節目組中負責節目主持人、企劃與製作廣播節目等工作。而高雄電台屬於公營電台,因此協助高雄市做城市行銷,與市民溝通也十分重要,有時需要與衛生所、教育局等單位做跨領域的合作,像是幫忙宣傳活動,或是長期合作一個電台節目。

談及在職場上所需具備的能力,李明潓表示,英文能力很重要,當初透過國考的新聞行政普考進來,其中英文這項考科即佔了很大的比例。還有企劃、整合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都是廣播電台這個行業十分看重的。

對於傳播管理所更名為行銷傳播管理所的看法,李明潓認為這是一個新的機會,可以吸引到更多不同領域的學生,讓所上成員組合更加多元。最後,勉勵學弟妹「相信就會實現」,雖然生活變動很快,像是很多學長姐往網路產業發展,變動更是快,但行管所提供學生足夠的磨練,未來投入職場後,也可能會遇到上級突然指派有挑戰性的工作,經過研究所的訓練後,要多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講座專欄】封鎖線下的網路 自由與權力的兩極
David Atkin教授仔細解說新媒體與政府權力間的關係。
記者鄭傑文/綜合報導

網路世界的盛行,為多數國家人民帶來一個新興的自由平台,在其中人們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生活,但仍有少數國家,網路被政府視為宣張權力的工具。為探討在這背景下所衍生的影響,本所於11月22日所舉辦的《國際傑出學者專題講座》邀請到美國Connecticut大學的David Atkin教授前來與本所同學分享,在這新興網路技術的興起下,對於中國人民政治討論意圖的影響。

眾所皆知,中國政府封鎖境內大量的資訊網路平台,舉凡像是臉書、Youtube、LINE等,這些國人常用的網站均被禁止。對此,中國境內的網路使用者將產生何種反應,對其政府勢力是否真如預期般,在自由的網路世界仍屬強勢呢?

如同其他共產國家的現有現象,中國政府透過控制網路的自由意志,以此壯大政府的權力,在這些控制的內容中,又以與政治議題相關的內容更為明顯。而中國特有的信息網站也在這背景下隨之興起,如微博、微信等,除了這些受到官方認可的平台外,其餘的網路媒體若沒有經過「翻牆程序」就無法接觸。

David Atkin教授提到,在中國約有1800萬的網民會透過「翻牆程序」來瀏覽受到禁止的網路平台,而教授在近年也針對中國所存有的特有現象感到興趣,並對中國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這些以VPN進行跨區使用的網民,反而比起當地使用者更加熟悉當地的社會資訊,無論是在政治、娛樂皆存有此現象。

這些網民冒著受到「審查」的風險,透過翻牆工具接收全球的資訊信息,即便是在媒體多樣化的現今,仍有少數國家並未獲得網路世界中的基本人權。教授的研究提供了公民在政治參與上的新想法,中國網路的高牆雖短暫地阻擋了公民獲得真相與參與公眾討論的權利,但這些網民並無放棄,反轉而借助其他通訊工具的幫助,加劇了其在網路進行政治討論的意願。

David Atkin教授也指出,在這全球化的時代下,無論是線上的各種通訊、社群軟體或線下的電視、平面媒體,都讓資訊在全球的流通程度、透明化提升許多。政府在這以自由為特色的網路媒體中,應是扮演管理的角色,而非監控,以避免去造成物極必反的效果。

David Atkin教授在講座的最後,也與在場同學分享對於亞州學生的看法,雖亞洲學生不同於美國學生般樂於發問、表達自我想法,但在聆聽演講時,則相較認真專注,反觀兩者在社群媒體上發表想法的頻率與內容,則無太大差別,或許此也是值得研究的現象之一。

 
【傳講專欄】災難新聞管理 媒體可以正向報導
▲許瓊文(中右)演講結束後與同學合影。
記者陳郁雁/綜合報導

當災難與新聞報導結合時,一般人會想到什麼?除了在狂風中快被吹走的記者、罹難者家屬痛哭失聲的畫面,「不然還能拍什麼?」一名記者曾如此坦言。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系主任許瓊文在11月21日前來行銷傳播管理所演講,探討傳播與災難的跨領域研究,認為災難發生時,傳達逃生與避難等資訊的重要程度更甚於揭露灑狗血的畫面。

根據新聞室的災難新聞管理,許瓊文指出傳統的災難新聞報導總著重於報導死傷人數、重播災難畫面、追究政府官員責任,或以各種災難故事引發觀眾情感共鳴。然而這些報導往往缺乏對災難基本知識的理解與認識,且多不能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使閱聽眾理解,尤其氣象報導的專有名詞經常過度專業。

因此,許瓊文從2004年起致力於推廣正向報導災難性新聞,包括避免直接拍攝受害者及其家屬。雖然一開始曾被當成瘋子,但到2011年之後,尤其在台北地區,許多媒體工作者已漸漸了解到創傷症候群對受害者和家屬,甚至新聞記者的負面影響,所以逐漸學習改變災難新聞呈現方式,媒體大環境對災難新聞報導的正確態度更勝以往。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之後,許瓊文緊接著投入媒體工作者災難性報導後的創傷研究,因為並非心理諮商師,於是採用同儕討論(peer support)的方式進行輔導。許瓊文說,社會上惡意中傷記者為「妓者」的人,多以抱怨記者為主,但由於自己也曾從事記者行業,雖然現已轉任教職,仍希望能盡己所能幫助他們,尤其新聞從業人員的創傷並不輕易被社會看見。

那災難新聞報導內容應該有哪些?除了災難發生原因,受創地區、避難與物資等訊息都非常重要。此外,不同地區的受眾在災難發生的當下,所需要的即時資訊性質不同,因此協調報導順序與篇幅、電視新聞是否輔以跑馬燈、社群媒體資訊快速更新等,都是媒體平時可先習慣操作,或與觀眾約定俗成的作法。

「媒體其實可以有很多正面影響,但只是不去做或沒想到。」許瓊文說,日本311大地震後各大媒體也全力投入檢討災難新聞報導,包括主播態度是否緊急、嚴肅在內,都是討論範疇。但最重要的無非是釐清目標受眾、選擇適當的傳播管道,以及正確訊息傳達。至於由災民自主發起之災難資訊共享平台,許瓊文則認為能呈現第一手真實且多元的資訊,非常珍貴,但無論管理者或使用者,均需具備足夠媒體素養判斷所有資訊。

 
【講座專欄】傳播管理講座場次預告
演講時間 主講人 演講內容
12/19

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林穎青教授

Physical Activity and Food Consump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dividual Dieting Tendency
12/26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
/鍾從定教授

從中共對外經貿談判看中共談判行為
  • 演講時間:p.m 6:20 - 9:00
  • 演講地點:管CM 4112

==本刊完==


感謝您閱讀本期傳管電子報,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若有任何建議與鼓勵,請於上方惠賜您的寶貴意見,謝謝!

Copyright © 2011-14 中山傳管所電子報 ICM E-Paper